分节阅读 290(1 / 2)
后不必过虑。”
符家六妹勉强展颜笑道:“在内宫之中,姐夫就不必称小妹为皇太后,还是依着原来称呼叫我符小妹吧。”
符英在一旁道:“阿郎,我们是至亲,只要没有外人在场,也不必太过拘礼。“
兴致勃勃的柴宗训举着一只色彩斑谰的蝴蝶,边跑边喊:“阿娘,我又捉到了一只漂亮蝴蝶,我要把它放在竹篮里面。”
“这小小地孩童,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却要承担这样一个大大的天下,真是为难他了。”符家六妹神情复杂地看着奔跑过来的侄子,她和柴荣也育有一女,刚刚出生就夭折了,柴荣已逝,符六妹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女了,所以,她视大姐的儿子柴宗训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失去母亲的柴宗训也特别依恋符家六妹,称呼符家六妹为阿娘。
符六妹为柴宗训擦去头上的汗水,又低声吩咐了几句,柴宗训又带着侯宗林到别处玩耍。
符家六妹看着柴宗训蹦蹦跳跳地身影,脸上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才扭头对侯大勇道:“此次北上迎敌之策,既然姐夫已经同意,我也就放心了,以后朝中诸事还要请姐夫多多费心。”
柴荣驾崩以后,在侯大勇的提议之下,形成了一条的制度:凡是五品官以上的人事调整、动用一万人以上的军事部署,必须由中书门下五位宰相中地三人同意以后,书面呈报给陛下,陛下同意之后才能具体实施。
侯大勇想出这一条建议以后,先发制人。未经商议,就交由一品以上大臣讨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在五位宰相之中,王蒲、魏仁蒲不置可否,王著大力支持,范质虽然对侯大勇此举心有不满,可是这条建议十分敏感,又得了大多数大臣和皇太后地支持,范质也不敢公然反对,此条建议就成为了一条正式制度。
柴宗训年幼。符家六妹实际上就对中书门下呈报的公文有最后地决定权,符家六妹不过是一位青春可人的少女,没有经过任何历练和学习,如何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军国大事,因此,中书门下呈送的公文,她某本上是照批不误。
在符家六妹的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只有符英、父亲和侯大勇,在符六妹心目中。侯大勇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既然侯大勇也认同范质的北上之策,符六妹悬得高高的心才放了下来。
用过餐,侯大勇一家人这才离开了皇宫。
符英脸色极为难看。回到侯府以后,没有理会侯大勇,径直回到了主屋,也不洗浴,和衣躺在床上,留给侯大勇一个背影。
小梅看到侯大勇和符英回来,喜滋滋就端着茶水来到主屋,见两人面色不对,就急忙退了出来。侯大勇和符英向来夫唱妇和,几乎没有红过脸,小梅是第一次见到两人闹别扭,回到偏房之后,就坐在胡桌旁。用手撑着下巴,想着自己地心事。
侯大勇是一位极为爱干净之人,每日回家必然要洗浴,小梅人极聪明,在侯大勇的指点之下,很快就掌握了按摩之术,这是消减疲劳极有用的方法,小梅技成以后,洗浴之事主要就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一年多来,小梅对于侯大勇身体熟悉之极,闭着眼睛也能完成工作,睡梦中也时常出现侯大勇健康匀称的身体。
小梅这种贴身的使女,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侯大勇的小妾,她自然也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已经多次用嘴和手帮着侯大勇彻底地放松,令小梅十分遗憾的是,侯大勇还没有彻底地占有她。
侯大勇对小梅地心愿心知肚明,只是人的精力有限,眼下政局纷乱,他根本没有精力把心思耗在一个使女身上,占有,或是不占有,对于侯大勇来说,都是极其微小的事情。
但是,妻子符英在侯大勇的心中份量却重如山,符英地情绪是一定要安抚的。
侯大勇坐在床边,把手放在符英的腰上,指尖轻轻的动了动,道:“小英,还有一月就要临产了,不准生闷气,这样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符英极为疼爱孩子,她转过身,平躺在床上,握住侯大勇的手,道:“小妹和宗训都是我的亲人,他们一心一意把我们当成了靠山,面对他们的信任,我实在是愧疚万分,无脸见他们。”
侯大勇把手放在符英隆起的肚子上,静静地看着符英。
“阿郎,我们尽心辅佐宗训吧,等到宗训能够亲政,我们就退隐山林,快快乐乐地做一个富家翁。”符英用满怀祈求地眼光看着侯大勇。
侯大勇仍然不著一言,只是轻轻的抚摸着肚中的孩子,孩子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大手,小脚用力顶着母亲的肚子,形成了小拳头似地凸起。
当前政局,就如身上的血液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侯大勇脑中转动。
历史已经因为自已的到来而发生了似是而非的改变:柴荣死了,但是他夺取幽州的愿望却实现了;侍卫司禁军和殿前司禁军被铁骑六军所替代,但是赵匡胤借着契丹国主率十万大军南下之机,又有机会重新指挥数万禁军。
侯大勇道:“在我的家乡有一句乡间俗语,叫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此语的意思是谁掌握了军队,谁才能真正地执掌朝政,唐亡之后的五十年,已经无数地证实了这句家乡俗语的正确性。”
符英辩道:“大周禁军、各节镇之军队,都是忠于陛下的。”
“不错,大周禁军和各节镇的军队都是忠于陛下的,他们忠于的是柴荣陛下,而非柴宗训陛下。我们细细数数,禁军六军的大将,韩通、韩令坤、袁彦、向拱即向训,因避柴宗训的讳,而改名向拱、李继勋、王彦超、赵匡胤,对宗训和符家六妹忠心耿耿的到底有几位”
“这些统兵大将,不管谁来当皇帝,对他们影响都不大,只不过换一个人磕头罢了,梁、唐、晋、汉、周,五朝莫不如此,包括魏王符英的父亲符彦卿为魏王也是经历了三朝的大将。”
五朝以来,领兵大将夺权是最为正常之事,符英喜读书,熟知这一段历史,侯大勇所言虽然大逆不道,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符英想了想,道:“向拱是澶州旧臣,赵匡胤是忠厚之人,此二人定然忠于当今陛下。”
“只怕未必。”侯大勇“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