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仙戮佛屠 > 分节阅读 656

分节阅读 6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虽说李一鸣之前修炼从没有对功法有过什么犯愁的时候,那是因为他的炼气诀被太上忘情篇这传承心法影响之后,成为一片旷世奇功,这些年来他踏足上古之路,金丹九转,前途无量都是在这篇奇功上创造的。

但李一鸣却知道,这篇功法再好,那也仅仅是变异过来的功法,若是跟原本经历无数人修改,能够完美配合太上忘情篇的修行功法相比,却又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了。

所以在得到太玄之门中传出功法时,他毫不犹豫的决定了更换功法,在将功法强记道心头,再默默理解了上百遍,将其中经义尽数明了之后,他也乘着肉身被强化的这一场东风,开始修炼这一篇唤作一气太清化玄诀的功法。

一气太清化玄诀乃是一篇上古奇功,不仅仅秘不外传,而且修炼更需机缘,所以本来在太上丹道之中也只有少数人能够修炼,这不多的人之中能练成的人就更少。

不过李一鸣并不知道这件事,拿到手来便开始修炼。也不知道是他本身符合了此功法的要求还是因为修炼变异炼气诀为一气太清化玄诀打好了基础,入手可谓是毫无障碍。

“一气太清化玄诀”也是走得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路线。不过因为是上古功法,除了最初的炼精化气一样之外,后面的炼气化神便是金丹九转,而后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就更是仙人境界了根本就不是他能够企及的了。

本来旁人转修功法,都要废除之前的修为,从头开始,虽说没有了门槛,但积累元气的过程也是十分漫长。

但李一鸣此次却是不同,因为他原本修炼的变异炼气诀也是从太上忘情篇中变异而来,虽然比起化玄诀来说层次低不少,但从性质上来说却算得上是同源而出。

为了减少元气积累的时间,李一鸣进行了一番大胆尝试,果然发现自身真元力竟然能够转化成化玄诀的元力,只不过在运转功法的时候需要同时逆转变异炼气诀。

一心二用对与李一鸣这种能够一口气操纵千万剑光的高手来说从来不是什么难事,虽然两套功法同时运转有些阻碍,却也难不倒他。

经过一番尝试之后,他解决种种难题之后,发现这种元力重利用的法门果然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因为两种元力一脉相承,后来被炼化出来的化玄诀真元力反而更加凝实。

掌握了这种法门,不利用才是笨蛋。又加上他早就金丹二转,甚至快第三转的心灵境界,对于修行上更是没有瓶颈,所以,他修炼化玄诀可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

炼精化气的先天、辟谷、筑基、他只花费了十天时间;凝结金丹,达到一转,他只花费了三个月时间;金丹二转他花费了五个月时间;此后重悟法则,融汇金丹,利用剩余的真元力增强金丹二转的修为又是三个月时间,直到一年时间过去,他完成了别人数十年,上百年的修行过程。

第一四一七章古今之道,丹成九品

看着丹田之中,那重新凝结的金丹,虽然因为真元再次淬炼,使得个头要整整比之前的要小了一半有余,虽然这样表明他的真元力损耗了一半有余,但他非但不担心,反而欣喜不已,因为他在得到化玄诀的同时,也知道上古的部分秘闻。

一番分析比较之后,他渐渐掌握了上古修行之道与当今修行之道的异同之处,以及其根源所在。

若说上古时候的修士与当今有什么不同,那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修行条件的不同,另一个则是上古有道行传承,而现在只有修行之法,没有悟道之法。

前一个不同,导致了上古的繁荣,当今的凋零,而后一个不同才是真正决定了上古修行之路与当今修行之路的不同。

试想,上古时候有道行传承,修行者只要修炼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体悟道行,奠定道基。借道基感悟法则玄奥,天机变化。

故而炼气化神这一步,根本无需在凝结金丹之后再改变形态,直接以金丹这一最符合天地初始的形态,就能够将炼气化神这一步基础打得最为牢固,为今后修行铺一条康庄大道。

而当今,道行传承断绝,虽然能用修行之法达到金丹期,但因为没有感悟道行,所以没有人能够在金丹期感应到法则的存在,进而炼气化神。

所以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有大神通者创出捷径之路,那就是碎丹成婴,在元婴上隐含人体窍穴,上应天地之奥妙,进而减少参悟法则的难度,而后迅速跨过炼气化神进入炼神返虚,然后再借着元神之妙,才开始体悟天机大道,冲击炼虚合道,达到飞升成仙。

古今两种修行体系本没有高下。若非要比较一番,前者乃是吻合大道痕迹,后者巧妙绝伦另辟蹊径,前者力量强大,后者修行速度更快。当然由于当今修行环境远远不如上古,所以修行体系本身速度快,却也比不上上古时候。

至于说在当今的环境下,老老实实的进行上古修行之道,即便能够凝结道行,除非有李一鸣这样的机缘,恐怕老死也难以将金丹几转,更不用说完成炼气化神的过程。

当然,此时李一鸣走上上古修行之道,自然更加关心上古时候的情况。其中便有一条与他现在的情况相关,这一条在上古秘闻便是与金丹品级有关。

话说由于上古修行之道,很多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炼气化神琢磨金丹,所以除了金丹境界之外,对于金丹的质量,他们也像外丹一样详细划分各种品级,而这个划分规则就唤作丹成九品。

所谓丹成九品,就是将金丹划分成上中下三个档次,每一个档次有三品。其中上者一二三品,中者四五六品,下者七八九品。虽说品级界限并不是十分明了,但品级不同,今后修行成就的高低却是差别很大。

上古俗语之中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丹成下等地仙之资,丹成中等天仙之姿,丹成上等问道可也。

这个说法的解释很简单,那就是说在丹成如果只有下等,七八九三个品级,那这个人充其量混一个人间修士的水准;

而若是某个人,丹成达到中品,有四五六三个品级的水准,若是有足够机遇,倒也是可以冲击仙道,飞升成仙,成为仙道中人;

至于说某个人若是能够而丹成上等,达到一二三品,那其修行的上限就不仅仅是仙道能够约束,甚至能够触及大道,成就一方道祖的存在。

当然,这只是上古的比较方法,若是套弄在当今的修行体系上却又些不准,但不论如何差别,这一套评判金丹的品质办法却是实打实的可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