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2 / 2)
宁勿缺边想边走,也记不清到底走过了多少间石室,却仍是毫无收获。
突然,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自己似乎一直朝一个方向走的,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走到尽头整个大石室也不过就二十多丈见方,桉理他应该走到尽头了
宁勿缺定了定神,又继续走了一阵子,却仍是未见尽头,前后左右都是一模一样的石室
扫描,破邪ocr
第六章奇门石阵
宁勿缺的手心开始冒汗了这事一定有些不寻常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丁凡韵的声音:“宁少侠、银月夫人,你们在什么地方我怎么走来走去好像永远都没有尽头”
宁勿缺忙道:“我在这边”他心想:“原来丁姑娘也有这种感觉”顿了一顿,又道:
“听到我的声音了吗”
丁凡韵的声音传来道:“听到了”
“好,你便沿着这声音的方向走过来”
宁勿缺原地不动,过了半刻钟,宁勿缺高声道:“丁姑娘,你在什么地方”
“我在这儿”声音与开始一样远,但方向却变了,成了在宁勿缺的背后
宁勿缺心猛地一沉:一定是身陷奇门阵法之中了
宁勿缺忙高声道:“丁姑娘、银月夫人,你们两个都别乱动我们现在已被一种奇门阵法困住三个人走与一个人走没有什么区别,你们要保持体力,看样子这石洞是个凶险之地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我会设法找到你们,只要咱们三个人在一起,我们便可以一起想办法
你们都听到了吗”
丁凡韵道:“听到了”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过了一会儿,银月夫人的声音才响起来:“如果三个人在一起仍是出不去又该怎么办”
她显得有些烦躁了。
宁勿缺沉默了片刻,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她们两人再也没有说话,想必定是已同意了宁勿缺的意见。
宁勿缺开始沿着一个方向走,走了一阵子,果然又是永远走不到边,周围永远是无穷无尽的石室
看样子,这种阵法威力颇大,既然三个人聚在一起,也未必能出得去,但现在他要做的事首先是将三个人聚作一处现在三个人都在同一个阵中,那么终是能走到一起的,至于是否能走出去,就很难说了。
又走了一阵子,宁勿缺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他不由大吃一惊,还以为是自己气血太虚而出现的短暂晕眩,忙扶着石墙静立,但很快他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事实是所有的夜明珠在这一刻,齐齐灭了
整个石洞顿时一片黑暗
宁勿缺本来有一对香烛,却因为看见有夜明珠照明便将它扔了。
银月夫人的声音响起:“怎么回事”
丁凡韵不安地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宁勿缺道:“镇定一点,既然这是阵法,所以有没有光线仍是一样的”
丁凡韵有些惊喜地道:“宁少侠,好像你与我很近”她自然是由声音听出来的。
宁勿缺道:“你别乱走,也许很快我便可以找到你了。”
丁凡韵不再说话,宁勿缺摸着石壁,继续不停地向前走,他心中暗道:“建造石洞的人似乎存心要将我们引入石室之后再设法困住我们,否则夜明珠怎么会突然失去亮光了呢”
他继续思索:“好象只有我这柄步光剑才能使这个大石室分隔成如此多的小石室,从这看来,古人修建这诡异之石室,目的就是为了困住手中有步光剑的人。”
“那么此人又是谁呢虽然自己现在手持步光剑,但千百年前的人自然不知道我这一号人,同样也不会知道无牵无挂边左城,他要困的人,应该是千百年前拥有步光剑的人”
“那么千百年前,拥有步光剑的人,又是谁呢”
宁勿缺脑中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他想到了“剑匠”丁当说过“步光剑”与“属缕剑”同为吴越争霸时期中的宝剑,而且出自同一个人手中,那人好像叫绝东子,“剑匠”丁当还说绝东子将这两把剑都进贡给吴王夫差了。
那么,石室主人要困杀的是吴王夫差
不对,因为“属缕剑”后来是在越王勾践的手中,并以此剑杀了文种。最后,成了封家的传家之物,显然,“属缕剑”在吴越争霸后期赵国吞了吴国之后落入了勾践手中
“属缕剑”如此,“步光剑”也不会例外。
也许,“属缕剑”最后成了封家传家之物,而“步光剑”却仍是在勾践手中,那么石室的构建者就是要以此对付勾践
是谁对越王勾践怀有如此恨意是吴国之臣吗
一个名字突然浮现在宁勿缺的脑中:范蠡
不错,一定是有“鬼神不可测之机”的范蠡设下的石室他知道即使他归隐三江五湖,勾践仍是对他怀有戒心,这是每一个为王者的通病
同时,为了保护文种的遗体,保护自己那难以计数的家财,他必须设下重重机关,对付勾践只有勾践的“步光剑”能启动这个机关,所以,石室对别的人没有威胁,这样便不会伤害其他人了,但范蠡没有想到“步光剑”以后并不永远在勾践手中
也许,他想到了,但他当时认为除了勾践之外,是不会有别的人苦苦追寻他及其财富的,即使外人得到了“步光剑”,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偏偏千百年后的宁勿缺并无意冒犯他及文种,也不想找什么财富,却仍是鬼使神差地进入了此地
宁勿缺暗暗叫苦:自己能斗得过千百年前的奇才范蠡么
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无牵无挂”攻打“空剑山庄”,是不是就是这个目的会不会是边左城也知道在“空剑山庄”的下面有一个神秘的石室,但他不知道这石室中只有致命杀机,而没有他所期望的东西
宁勿缺觉得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不错既然元曲也知道文种、范蠡、封隐,那么边左城也应该知道,因为他们同为杀人坊的人
他们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便知道某个地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