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8(1 / 2)
游四知道葛荣心情不好,毕竟一百多万两银子不是一件小事,以前游四从来都未曾失过手,但这次却失手了,是以,葛荣的确是心情不好。
ot想不到包向天这老匹居然帮着鲜于修礼来算计我,我一定要他好看ot葛荣愤怒地道。
ot我们这次的确是算漏了包向天,其实他早就是鲜于修礼的人,包向天的夫人,正是鲜于修礼的亲姑姑,这是我前几日才查到的消息。ot游四无可奈何地道。
ot这事不能怪你,只怪我一直都小看了包向天这只深藏不露的老狐狸ot葛荣叹了口气道。
ot包家庄内也的确有一股不可轻估的实力,一直以来,他们极为低调的作风,定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本想进包家庄一探,但其中机关重重,高手似乎极多,连扫地的都是好手,我们被发现后,只好半途退了出来。ot游四淡淡地说着。
ot你做得很好,至少我们现在弄清楚了包家庄与鲜于修礼的关系,我们只会吃一次亏,绝不会有第二次ot葛荣道。
ot鲜于修礼有这一百多万银子之助,定会声势大涨,而我们已与之发生冲突,有包家庄的介入,他定知道我们对他不利,相信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要早作提防ot游四出言道。
葛荣微微一皱眉头,道:ot这个我知道,只是你们刺杀包向天没有成功,倒叫那老狐狸有所防范,我们最近不宜再对包家庄采取什么措施,知道吗ot
ot属下明白。ot游四认真地应道。
ot你说那赤尊者和蓝月法王又是怎么回事ot葛荣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
ot那赤尊者的武功属下领教过,的确是深不可测,不知他的禅宗大手印是如何练成的,竟然至刚至猛,我想只有庄主的aos天罡正气aos方可胜过他ot游四心有余悸地道。
葛荣心中微感自豪,淡淡地自语道:ot不知那蓝日法王又是怎样一个人,武功到底会高到什么程度呢但定是个难得的对手ot
ot是了,大公子不是曾在西域住过十多年吗他一定知道蓝日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ot游四提醒道。
葛荣眼中亮起一抹神采,是呀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蔡念伤呢其师门不正是西域吗只怕没有人比蔡念伤更了解西域各种派系了,杨擎天对西域也极熟,但他却不知身在何处可蔡念伤就在庄中,自然可招之即来,忙道:ot去把念伤传来ot
鲜于修礼起兵,蓄谋已久,极快地便占了左城。今河北唐县境内。
天下本就是动荡不安,一旦出了乱子便立刻会有很多响应之人,本有些隔岸观火之辈,此际也趁乱而出。
鲜于修礼之所以选择年关新春之时起兵,更有一种心理作用,那就是此时正是土豪逼债之时,穷人无米无粮过年,与富人家里张灯结彩、大鱼大肉形成了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只要是人便会有不平之心,谁不眼红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呢
鲜于修礼为起兵可花了一番心思,打出ot他亦人,我亦人,人人平等,粉碎不平,还我公明ot的旗帜,如此一来便极为深得人心,忍饥挨饿的老百姓还有谁会不奋起响应举起锄头扁担冲入张灯结彩的土豪劣绅的家中,一气乱砸猛打,遇到东西就抢、就拿,然后聚汇入鲜于修礼的军中。
鲜于修礼本身因其家世的原因,加上破六韩拔陵的旧部,加之各路有组织的响应队伍,势力迅速膨胀到近万之众。
同时更有包家庄的几大势力早为他暗地里招兵买马,所聚集的人并非一群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极为有素的精兵。
当然,包家庄只是在暗中出力,江湖之中,知道包家庄与鲜于修礼关系密切的人极少,就连眼线遍布天下的葛荣也是近来才知晓包向天与鲜于修礼的关系。
左城所处的地理方位极妙,被唐河所环绕,西与太行相近,惟幽湖相隔,进入左城,可直接由唐河顺水而下,久而久之,幽湖便成了藏兵练兵的极好场所。注:幽湖指今日之西大洋水库。
鲜于修礼也是一代枭雄,行事极为缜密,早在幽湖之中安置好了一切,一起兵就将幽湖完全控制于掌中。
藏于白石山和插箭岭的群盗及在白石山潜伏训练的秘密人马迅速控制走马驿,攻破倒马关,顺河而下,应鲜于修礼布局,立刻突破神南、黄石口,将唐河至左城这一带完全控制于手心,形成进可攻,退能守之局,绝对不会成孤战独挡之势。
鲜于修礼身边更有包向天提供极擅水战造船的人物,早在多年以前他就已有了积极的准备,鲜于修礼乃个大野心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策划着如何起兵,更机智深沉,所以包向天才会在很早就积极地为他张罗准备,而鲜于修礼更游遍北朝,对北方的地形几乎了如指掌,很早就看中了左城的地势,便提供大量财力,派内侄隐姓于左城为他营造实力和环境,而他加入破六韩拔陵军中之后,致力结交各方英雄,拉拢重要人物,形成自己的实力。是以,他在看清局势之时,知道破六韩拔陵只有败亡一途,他就毫不犹豫地弃城,举军投降。这是一种保存实力的最好方法,也便因为如此,他所保存的实力实际上比杜洛周更多,只是这些人散布各地,但很快又被其招拢,暗自组成一股绝不能轻估的实力。
这些人分散在各地并没有停止活动,反而吸取了更多的响应者,这就成了鲜于修礼的后备力量。
包向天提供的擅于水战造船的人物,在鲜于修礼内侄鲜于城的回护下,早将太行山上的竹木运至幽湖,沉入湖底,一旦起兵,迅速就可组成轻便竹筏、战船,这种竹筏、木筏更有利于在河流上作战,轻便灵动,装载力也不小,使得鲜于修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把自己的军队装备得极为精良。
一些最新涌至的穷人,全都有人加以编排、操练,使彼此间的协调更为灵活。
鲜于修礼发展之快,就连葛荣都有些意外,他不得不再次承认一直低估了鲜于修礼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