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 / 2)
「陛下实力似乎如昔」闻仲收棍於身後,暂停对打。
平息喘气,纣王横棍於身前,「太师此言过早」
看出纣王并不认输,闻仲再摆架势,「如此,请陛下赐教」
话方完,纣王握紧棍尾跃身而起,向下劈落。
偏身侧开,闻仲转动长棍,打开来袭长棍同时,手上棍棒一转,另一端就向著纣王头脸敲下。
为了避开眼前棍影,纣王长棍一放,人向後退。
挑起将落地之棍,闻仲一击再一收,长棍向著纣王飞回。
伸手接回长棍,纣王再次冲了上前。
以自己拥有的怪力为主,纣王的攻击招招以蛮力为其诉求。
反观闻仲之反击,招招以灵动为基准,於是轻轻松松将纣王攻势化解。
每被挑落长棍击退,纣王再接棍又是冲上前的反击。
虽说是对打,可是实际说来,等若闻仲单方面教导纣王守势的重要。
当二人努力於对打,一人自远端行来。
「陛下、闻仲」黄飞虎在二人眼前站定。
正在战况中的二人,眼各向他一瞥,随著话声向他发动合击。
漫天漫地的棍影,一由上、一由下,夹击的十分完美。
淡望上下二方合作攻来的长棍,黄飞虎摇首轻笑,脚一抬、一踹再一踏,轻松将由下方攻来的纣王之棍踏於脚下。
同时,手一张一握,黄飞虎将闻仲手上长棍尾端握於掌中。
没有花俏的手法,黄飞虎十分简单就将二人的连击解决。
「你依旧这麽非人」闻仲轻笑著意图收棍。
二人武艺齐名,闻仲岂会轻易被他打败,黄飞虎蹙眉放手,「少来这套,你有让我吧」
纣王亦放开长棍起身。
「陛下、您的棍法增长不少。」黄飞虎将脚一抬、一挑,长棍昂扬空中。
伸手接过翻转的长棍,纣王苦笑,「还是比不上二位爱卿」
登基七年以来,纣王不曾胜过二人。
==============
「陛下太谦了。」闻仲抱拳躬身,受之有愧。
而黄飞虎搔搔头,有话要说又不知如何措词。
「飞虎有话想说,就说啊」纣王双手盘胸,认真催促。
又被闻仲瞪了一眼,黄飞虎还是说了,「如果陛下能让攻守兼备,我们二人也望尘莫及。」
与事事进退有礼的闻仲不同,黄飞虎的个性是莽撞与过直。
纣王同意他的发言,「飞虎说的是。」
总是不喜黄飞虎的不负责任发言,闻仲伸手将他拖开。
「有事」挑在这时来练武场,应是意料中的事有了发展。
黄飞虎不意外点头,又偷看向纣王,「你不是很重君臣之礼」
一般而论,君主在身前时,身洛u雕是不该窃窃私语。
一向将条文奉洛uc臬的他,今天哪里反常
闻仲放手没有答话,只是眼神转了转。
「太师,发生什麽事了」对商朝人而言,身为太师的闻仲其地位之高,让身为帝王的纣王亦是不敢得罪。
毕竟,当日能立他为帝的是他,而往後能废他的也是他。
再加上,自小到大直到成了帝王,闻仲都是他身旁第一能臣,更是他的优良教师,於是纣王对闻仲不敢直称其名,跟所有臣子一同尊称他一声、太师。
闻仲不需再问原因,回看向纣王,「北海造反」
短短四字,让纣王有些兴奋,也让黄飞虎有些错愕。
「你问我的,我还没答,你怎知」黄飞虎十分好奇。
闻仲瞥他一眼冷笑,「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的造反企图,在去年朝供不足上、显而易见,只是没想到他们直到此时才发动攻势。」
对闻仲而言,他已等了他们太久
「太师有何见教」纣王巴不得能亲自出征。
自登帝位连续七年安和岁月,让纣王有些蠢蠢欲动。
「请陛下勿有其他打算。」闻仲缓下冷笑,「小小造反,由臣平定即可。」
还以为能亲率军队出征,没想到话未出口,已被打了回票,纣王黯下脸,「就请太师多费心。」
「不敢。」拱手回礼,闻仲看了黄飞虎一眼,「请恕臣告退。」
「去吧」没有可留他的事,纣王挥挥手,就算准行。
当闻仲转身离去,黄飞虎亦同样准备走人。
「飞虎」看著背影,纣王叫他一声。
停下脚步,黄飞虎回首,「有事」
不合君臣之礼的动作,纣王却没动怒,因为那是他率直的一面。
「你也认为,我不适合上战场」纣王一直认为闻仲与其他大臣对他太过保护。
论及武术与兵法所学,也许他不及闻仲与黄飞虎,可是除了二人之外,他有自信不输任何人。
明白纣王的不满,黄飞虎将视线移回前方,远端闻仲的身影渐远。
「话不是这麽说。」黄飞虎笑著,「身为一国之君,您要做的事,是将朝政处理完善,而身为太师与将军的职责,才是踏上战场。」
「可是--」纣王向前一步,才想辩解。
黄飞虎已举步离去,「陛下有心已是人民之福,但闻仲请命出征,更是为了人民,毕竟北海路遥,若由陛下亲征,一来一往数年时间里,陛下置朝歌臣子与人民於何处」
随风飘落的话,带著浓浓劝解。
纣王不再开口,看著黄飞虎快速远去,迎上停在远处的闻仲。
明白其实国家富强,实力惊人,自己所能做的事,却仅是让自己成为一任明君。
「我不想这样下去」握紧长棍,纣王转身又自行练起。
对他而言,依附在他人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