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三花聚顶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想不到,来的如此之快。”

姜子牙虽然做了些准备,但也没想到,这天庭兵马,这么快就已到来。

“子牙勿须担心,我可带领一队兵马,去看一看这天庭到底有多少威风。”

这时,比干却是微微一笑,并未对天庭之兵马有太过于担心的地方。

“比干兄,这天庭兵马神通非凡,你只是肉身凡躯,怎么会是他的对手”

姜子牙与比干是为多年好友,不忍比干就此送死,便是不允。

“哈哈,子牙兄客气。你却是糊涂了,我为人族之重臣,自身人族气运,比任何一位仙神都是强大,那些个仙神虽然厉害,但此次天地大劫,他们恐怕也拿我没办法。”

比干虽不修道术,但一身刚正不阿,心意坚定,冥冥中,却是感受到了天地大势。是以天庭兵马一到,他便想去会一会他们。

“比干兄一说,却是有理。”

姜子牙仔细一听,觉得先派比干前去打探一下天庭的虚实,也好为下一次争斗做好准备。思绪了再三,于是便允了。

比干楫了楫礼,拿了兵符,只带了三千兵马,未带任何一位仙神,便一路杀向了洛阳郊外。

“报,大帅,新唐何宁人,率三千兵马,直冲我前军大营。”

天庭兵马一路有李靖帅领,一路由闻仲率领,一路由黄飞率领。分东南西,三个方向,将洛阳包围于其中。

此时东边方向的,正是闻仲率领之兵。

“何宁人。”

闻仲听得何宁人这三个字,心中一惊,却是未有立刻做出决断。

“闻相,这何宁人,区区一凡人,闻相为何如此”

两军交战,自然要打探各方兵马。这个何宁人虽然只是区区一凡人,但却刚正不阿,有古之大夫作风,是以闻仲却是留意过此人。没想到,那洛阳都城的姜子牙,第一个派出之人,便是何宁人,也不知这姜子牙使的何计

闻仲与姜子牙,早在封神之时,却是交手了无数次。如今天地大劫再次来临,不免又再次相遇。不过,这次天庭全军出动,又统管着人间道统,气运旺盛,倒不怕那姜子牙。唯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那些个天外圣人,是否会因为一干个阐门弟子被杀,从而下得了山头。

“各位有所不知”

见雷部众神惊异,闻仲却是开口说起了何宁人,“这何宁人虽然只是区区一凡人,但一生刚硬,人族气运旺盛。如今天地大劫来临,恐怕我等之神通,他都无所畏惧。”

“却是这样。”

众位仙神却是点了点头,以前在他们眼里一点也不算什么的人族兵马,现在只要他们抱成一团,便是神仙到来,也可能不敌。

“众人不必如此,这何宁人虽然人族气运旺盛,但如今来我大营,仍要取下他的首级。”

如今天庭高手云集,不说何宁人,便是石敬瑭来得此地,恐怕也是再劫难逃。当然,所废的时间恐怕要更多一些。

说罢,闻仲便点了雷公,也领着三千兵马,打算先探下这何宁人的虚实。

“来者何人。”

只见那人族兵马,手中提旗,上书一个“子”字,并不是“何”字。雷公心疑,便是手拿雷公锤,张开大口,大吼一声。一时雷音阵阵,好像天空之中,猛的炸响了一道巨雷。那人族兵马听得此雷,却是心中一惊,队形不稳。

比干是为子姓,如今记忆拾回,便不再用“何宁人”之号,改回商朝之姓。见着那雷公喊将一声,众兵将却是心惊胆寒,连忙高声笑起,用目光扫了扫手下兵马。尔后,却是念出一句刚正雄烈之音,“我乃比干。”

便是这区区一说,那天雷之音,瞬间便消失于战场之上。而三千兵马听得比干之言后,心下却是定了下来,再也无所畏惧。

“什么比干。”

闻仲在后营之中,听的真确。再细眼一观,虽然何宁人与当年的比干形貌变了许多,但声音,气容,却是与原来一至。想不到,这何宁人,居然是比干转世。

“哈哈,原来是比干兄。”

闻仲与比干同朝为官几十年,怎会不识得呢。见比干报上了名号,便直接从后营中走了出来。

“咦,想不到,却是闻太师。”

当年封神一战,不知有多少商朝之将,封得了天庭众神。如今天地大劫来临,想不到,以前的商朝重臣,便又重逢。

“我也想不到,比干兄怎会在洛阳”

当年比的太早,还没到封神之时,便死了。所以,比干就算是再有才,也没有封得神位。

“唉,在下仙缘浅薄,只能世世受轮回之苦。今招却是转世为何宁人,最近才拾回记忆。只是没想到,我只是想保得新唐江山。闻太师便要带着天庭兵马,想灭我家园么”

“比干兄何出此言你难道不知,如今新唐江山,却是气数已尽。而且,这石敬瑭,为了保得自己帝位,居然勾结北辽,将我中土之江山,送于北辽。这份耻辱,比干兄怎么还尊其为帝。枉你当年,却是刚列忠节之辈。如今来看,恐怕转世千百次,早将你之人心,变得圆滑透润,再也没有从前的刚烈。”

闻仲本想与比干再叙旧情,只是不想,比干却是帅先说自己带兵来讨伐人间界一事。

“闻相骂的好,不过,我之性情,就算是轮回千百次,也不会消失。之所以仍尊石敬瑭为帝,实为我中土大好河山,这一百来年来,一直是诸候争乱。好不容易,那石敬瑭统一了中原之地,若是将其赶下帝位,恐怕这天下,又将大乱。到时,苦的仍是天下。”

“比干兄却是找得了一个好理由。”

闻仲哼了一句,又说道,“如今石敬瑭病危,若是再由石姓担任帝位,恐怕天下百姓,仍是疾苦其中,不知比干兄有何建议”

“自古帝位,皆是子承父位,石敬瑭虽然病危,但仍有小儿。就算石敬瑭身死,有我等再此,他之小儿,便可让他学得万千圣人之言,成就一个绝世明君也无不可。”

当年纣王年少之时,一直得比干众大臣辅助,是为一代明君。只是后来变了性情,成就了他的荒y之身。比干见石敬瑭病危,心中也想道,这也正是一个机会。若是有他及各位在臣辅助,说不定新唐江山仍有得救。

“比干兄好志向,只是如今北辽已得幽云十六州,不用几年,便会来攻我中土。恐怕你之养育一代新君之念,便要不攻自灭。我观镇州节度使“赵匡胤”素有高德,又礼贤下士。新唐何不效防上古之时,阐让退位。如此一来,再加我等相助,这幽云十六州,恐怕指日便回。”

镇州节度使赵匡胤,是为镇州一方诸候,天庭一方,却是想在人间立一帝王,选中之人,便是赵匡胤。

“上古帝王阐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