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1 / 2)
、共命之鸟,又有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无数梵文经卷,群佛礼唱,滚滚宏愿之力,瞬间穿透内心。
在此之中,只要心念稍想,便生出无上智慧,头顶之光,如日月之明万千亿倍。又天生神力,妙眼世千。只是一观,三千大世界便在其中。闻得“阿弥陀佛”之名,就算从未修得佛门中论何一种功法者,来到此处,便感觉自己就是那无上佛佗。
此中之境,是为大圆满。
此中之意,是为大极乐。
极乐世界,便是无数安乐。心中所想,便能心想事成。论何一人进入这里,都不愿就此离开。说不出的欢喜,言不尽的多情。如那众佛子,一起唱曰把经讲。又有那菩萨,欢声辩经乐无常。此中逍遥,此中快乐,不足为外人道人。
难怪多宝如来,只说的一点极乐世界的妙处,万千佛子,便拜入其门下。
而后,又闻得接引道人的四十八愿。那些还没有感受到的乐处,一瞬间,便又传递至李长安耳中。随着宏愿,却是一一体会着其中之妙境。如那神足之力,他心通之境,全身如紫磨金色,光艳盛洁。
虽然这四十八愿,一一被三清破去。但那只是破得其表,宏愿之根,并没有就此散去。只有破得四十八愿,再破去极乐世界的地水火风,才是真正的消灭此中极乐。
“这里虽好,却不是我之故土。”
看遍极乐之景,若李长安之前没有感悟,恐怕还真会留恋其中。但明白了那“苦中有乐”之真理,那份极乐就算再强,也留不住李长安。就在李长安快要醒来之时,突然又感觉头顶之上,有一股极强的意志灌顶而入。
心中神念一起,那一处埋藏在内心之中的心火,就此一喷,冲出体外。
五行之火劫,便正式开始。
“这火居然厉害如斯。”
刚开始这道心火只是为了抵抗那接引道人的意志灌顶,待将接引道人的意志冲出天门之后,李长安才真正的感觉到了,此火的恐怖。
什么叫做火炼真金,这便是了。
无数的心火,从心底而生,经由全身脉落,通透整个肉体。一时之间,李长安整个身躯,全部都是火红之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李长安自小到现在,读圣人古籍,行圣人作风,以为做到了明心见性。可是,到了现在,他才真正的了解到自己。原来心底之中,那份恶念,私念,欲念种种念头,却是犹然而生。而那心火,便是由这些念头化为而成。不管是私念,善念,邪念,全部化为心火。
如道家自开始修道的法门,便是那入静之功。这个入静之法,为的就是不让自己产生任何念头。这种念头,不管是善恶也,恶念也罢。只要有了念头,便是欲望来临。有了欲望,就不能做到清静如水。无法做到清静如水,古波不惊,便修不得那无上神通。
“唉,就连堂堂巫族,万万年来,都没有一人渡得了这火劫,也不知那紫微帝君,为何下得俗世之后,却要练那什么命功。”
太上老君感慨了一句,回想起当年巫族全部身陨的下场,不免长叹口气。心中想到,换做是我,恐怕也无法止住自己念头,同样也渡不得那心劫。
天地三清,还有西方二圣等人,皆是性功修炼之辈。虽然没有修得命功,但性功炼的是天下无双。最后将无数念头,全部寄脱在天地人三魂之下,此后一剑挥去,就此斩出三魂,位证大罗金仙。
五位圣人,看得李长安这一切,皆是连连摇头。心中暗道,此翻那紫微帝君,恐怕是渡不得心火大劫,这天地大劫,怕变得更加是扑朔迷离,再无大势可寻。
“我却是要死了么”
李长安喃喃自语,那心火之威,烧得他全身颤抖。再渡得个盏茶功夫,他便也要跟着那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入那地府之中。
就在李长安支撑不住之时,胸中光芒一闪,一片祥和之光开始笼罩着李长安。那心火本来是千万丈光芒,碰到此祥和之光,却也变得温和如常。
“功德之力。”
最后关头,那超办水陆大会取得的功德之力,却是救了李长安一命。
众位圣人虽然惊奇这功德之力,但还是摇了摇头。这功德之力虽然神奇,但却太过稀少。若有当年女娲造人之时产生的功德之力,便可一跃之间,化为天地圣人。可惜,那水陆大会产生的功德之力,也就只有那么一点。最多能延迟一些时间,仍解不了那心火之威。
果然,就在众位三清摇头之时,那本是温顺如常的心火,突然之间,又猛烈的喷出了几丈。虽然没有最开始的威猛刚烈,但经此下去,不用多久,肯定又是烈焰千百万丈。
“哈哈,就让这心火,来的更猛烈吧。”
不知何故,那被心火重重包围的李长安,却是大笑了起来。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清醒过来。
众圣不知何故,以为那心火,已将李长安烧得神智不清,开始胡言乱语。一时之间,却是不忍再看。而那西天两圣,也也是念了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
我为紫微万万年,位于北极星恒天。
洪荒年间我已生,封神之后我才现。
突闻天地大劫至,我弃河图下人间。
如今心火从身起,皆是心中存杂念。
若要弃念证无欲,但却令我无欢颜。
今朝看山还是山,任他心火上身前。
一道唱词,李长安再不管心中杂念,任他私念,善念,恶念,邪念,还有无数杂念。心火要来,便让他来。心火要灭,也随他灭。
而就在李长安如此舍去一切,放开心神之时,却不想,正合了道家最高层的道义。
“炼虚合道。”
道家修炼有三境界,一为炼精化气,二为炼气化神,三为炼神返虚。
无数人等,连炼神返虚都做不到,更不用说,那传说中的炼虚合道。就连三清,西方两圣这五个周天圣人,也只做到炼神返虚。
传说炼虚合道之境,就只有他们的老师,也就是鸿均道人才做到了。
而这个炼虚合道,不光要做到将自己放于虚空之中,尔后,忘记虚空。最后,还要做到,知道自己是在虚空。如果拿来比喻,便是忘与不忘,存与不存,若有若无,若分若聚。
此中忘与不忘,存与不存,若有若无,若分若聚,便是混沌之意。
李长安将心神全部打开,将杂念放于虚空之中,忘记之中又记得,记得当中,却已忘记。
无数心火,便因李长安此举,却是轰然熄灭。那万丈之高的火焰,一瞬间,便已不知去向。仿佛刚才之火,只是天地之幻想。一切都是虚幻,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五气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