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2 / 2)
几人一翻客套,那“药师佛”却是邀请李长安两人,一起来到一处大殿。
“我琉璃世界,为琉璃而成,不贪不惧,全身净洁,没有痛苦,是为净土之地,不知比之大楚国如何”
琉璃世界,便是这个药师如来用大神通,开辟出来的一个世界。
闻着药师如来之言,李长安却是摇了摇头,并不想过多做评价。
“我观婆娑世界,有五浊恶世。五浊是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与,命浊,我这琉璃世界,便消却了命浊,如此一来,除了“劫浊”不能消除之外,见浊,烦恼浊,众生浊,便全部消去。此之世界,难道比不得大千世界么”
此中五浊,是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劫浊是为不可抗拒之劫难,如量劫。
见浊是为个人见解不同引发之劫难,如门派之争。
烦恼浊,是因个人欲望引来之劫难,如私欲之难。
众生浊,是为不识因果引为之劫难,此之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而命浊,是为寿命引来之劫难,如大限将到,你能奈何
琉璃世界,第一消灭的,便是命浊。如此,既然寿命永固,自然诸多烦恼便不会再生。此之世界,便是琉璃世界。
“琉璃世界,虽不贪不惧,不嗔不痴,不怨不恨,没有病痛,更延年益寿。只是,如此一来,却消除了人之欲望。即使是没有痛苦,可也没有欢乐。此之世界,虽如琉璃,内外光明。又有日夜菩萨,照遍万人。但却不欢不乐,不喜不忧,如画中之城,虽如真实,却又虚幻。”
众人虽然安享其中,个个满足,但却不知满足何意。如行尸走兽,虽号琉璃,但存之何意
见“药师佛”逼问,李长安才开口述说。
“大师果然了得。”
李长安此语,并没有恼怒到药师佛。反而却是在细细量李长安的话语,这琉璃之地,是为他用大神通所化,只是近千年来,他却感觉到这琉璃世界的不足之外。
“那敢问大师,我这琉璃世界,难道要重返如来所掌的婆娑世界么”
婆娑世界是为西天如来掌管的大千世界,此之世界,名为婆娑,意思是为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皆是苦,只有堪忍,才能活下去。通俗的讲,婆娑世界,也就是人的世界。因为人世间有五浊,而药师佛便是看到婆娑世界的苦难,便用大佛法,消去了“命浊”,创造出了流璃世界。
李长安见此一问,心中也是震动。
婆娑世界只得堪忍,一生受尽磨难,仍超脱不得。此中的琉璃世界,怎么说都比婆娑世界强上一些。可冥冥之中,李长安却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世界。但药师佛问及,李长安却又不知道从何回答。
只好摇摇头,说道,“我从东土而来,便是要去西天极乐世界,如我下次回来,想必会有答案。到时药师问起,我便全数相告。”
“如此甚好。”
药师佛大喜,心道,那西天极乐世界,乃我教之最高世界,我之琉璃世界,虽也欢乐,但却不知欢乐何意,比不得那西天极乐。只是他虽然踏遍极乐世界的每一个脚落,仍是没有什么感悟。若是这个大和尚能帮我解开此愿,我便能踏出佛法当中的最后一步,位证周天圣人。
此后,李长安两人告别药师佛,一路向西前行。
“师父,那琉璃世界固然没有欢乐,但却少了痛苦,我等修真之人虽然不喜这个世界,但万千之世人,却未必如此。”
陈希夷久居世俗,见惯了世俗间的痛苦离别。若是告诉他人,琉璃世界已无命浊,也无痛苦,恐怕世人无不是争先前往此地。
“为师也在寻找这个答案。”
李长安叹了口气,他之修炼,却是到了最后一步。此之劫难,意为火劫。此火不是别火,是为心火,心藏神,神为神念。要渡得火劫,便要彻底的在大千世界中得到感悟,这也正是李长安要来西域的原因。他却要看一看,西天极乐世界,比之大千世界,又有何分别
“前方之国,是为天竺国。”
李长安指着前方的城池说道,然后又说了一句,“天竺国,是为“如来”掌管之地,也称之为婆娑世界,我与小乘佛教教主“如来佛”有一些恩怨,进入城池之后,希夷切记,只看不说,也就是了。”
西方佛门有两教,其一为小乘佛教,其二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教主,便是那多宝如来。而大乘佛教的教主,却是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两人皆为天地圣人。
“是,师父。”
当年水陆大会时期,陈希夷却是亲眼见着了李长安将那些个佛徒,全部击退。李长安这一说,他却是份外明白,便依李长安所言,只是跟在李长安身后,不发一言。
如此,两人进入了天竹国城池。
天竹国与大楚国相似,皆是人间世界,但远远比不得大楚国的繁华。好在这座城池甚大,百姓纵多,城池中心,却也是一片热闹,人间疾苦之类,暂时还是看不到的。
“宝光刹。”
前方有一座宝塔,宝塔共有七层,宝光绝伦,上书二字,名曰“宝光”。其内佛音盛耳,又有高僧讲佛,诸多善民,依言倾听,好一片人间安乐之境。
见宝光刹的神奇,李长安带着陈希夷,进入到了刹中。
“我佛世界,西方万万里,有极乐世界,此之世界,内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若是修炼有成,便可往生极乐。”
宝塔之内,有一位高僧,此时正开坛讲佛,述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处。
多宝如来虽说是婆娑世界之教主,但也知婆娑世界之疾苦,便将极乐世界介绍给人间众生,以此布道教化。虽然下乘,但却靠此功德,拉拢了亿万万子民,当得了小乘佛教的教主。
“敢问大师,婆娑世界不知有何苦难,却是要往那西天极乐之境”
见那位高僧讲坛完毕,李长安站于其下,却是问了一句。
“婆娑世界有八苦,谓之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苦,烦恼人之一生,永不得脱离。只有前往西天极乐世界,便可永离此八苦。”
极乐者,安隐也。安隐者,安泰而无任何隐忧。
极乐世界,便是天第一安隐之处。如此八苦,你还留恋人间什么,还是尽早归依我佛,证得无上道果,才能上得西天极乐世界。
“多谢高僧。”
李长安并不想与这些个和尚争辩,他只是想了解一下西域外佛的教义。此中之八苦,最是迎合百姓之心。若是个个信佛,则超脱有望。此之教义,难怪能传承千百,永绝不断。即便大多人等永不证佛,也经久不衰。
婆娑之地,倒没什么奇特的,就是一个人间界,只不过这里众生信佛,愿力昌盛罢了。
退出宝光塔后,李长安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