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1 / 2)
代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在农业国家,社稷,就等于天下,因此社稷代表土地,宗庙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土地共存亡的意思。
“至于中礼,祭山川,册封地上神灵,又祭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等,可非天子亲祭,遣使祭祀就可,洛阳城中,诸建都有,只是天地二坛、社稷与宗庙,必须重修,以示新统。”虞绰一一说来。
“寡人明白了,工部并礼部,可修建之,寡人登极之礼,也要筹办。”
“臣死罪,敢问王上何日登极”
“圣上今年驾崩,寡人不愿夺其年,今年是大业十四年,寡人于明年正月初一,登极为帝。”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神秘主义,早早说明就可。
“王上,天下不可无一日无君,圣上已崩,王上就应该今年登极,以应天数。”李播连忙劝告的说着:“三大祭,都已建成,稍加修改就可,王上还是早日登基才好,要知道,李唐也在筹办大礼,还是早日登极,应天命再说。”
杨宣凝自灵魂转世夺舍以来,对神秘力量就深信不疑,听了这话,心中一动,李唐原本有天命,虽然说现在大势已改,但是还是先称帝为好。
想到这里,他就说着:“先生考虑的是,那何时可登基”
“王上,下个月,礼制就筹办好,王上就可登基为帝,以应天命。”
“大体仪式怎么样”
“王上,选吉时,先于大殿设御座,前设宝案,上置传国玉玺,钦天监设定钟鼓鸣放时刻,早晨,王上先亲自祭祀天地二坛、太庙,社稷,祭后,鸣钟鼓,更换衮冕礼服,文武官员从午门进入,王上由中门出来,在御座上落座。百官上表,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领下山呼万岁,万万岁,宰相取传国玉玺,奉上王上,王上亲印,在即位登极诏书上,先是朝中颁诏,后是皇城之门举行,在城楼上宣读即位诏书时,臣民在城下聆听,以后传旨各地,以为正听。”
杨宣凝知道,这仅仅是一种简单说明,实际上仪式,要比说的要复杂无数倍,但是这就是臣民的事情了,他想了想,点头应是。
有点必须说明的是,以前电视电影,“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经常使用,实际上,这仅仅是在登基,和十日一次地大朝上如此,一般的情况下,平日君臣相见办公议事,平时,只要一拜一礼,称“圣上万福”就可。
“至于礼服,还请王上确定。”礼部尚书虞绰又严肃的问着。
杨宣凝不由头疼,他想了想,说着:“寡人之服,先分登基、大祭、册封时冕服,日常十日一次地大朝时冕服,主持日常小朝时的冕服,还有日常便服四等,具体事宜,还请卿为寡人制定是宜。”
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皇帝总穿那种电视电影中地正服有多傻,那是正服,相当于皇帝地制服,不得不穿的,平时哪可能穿总是差不多地一套,不觉得厌倦吗
而且,也根本不是一个颜色,更加不要说黄色了。
“登极之后,又要册封皇后,当刻玉玺,还请王上示下,应如何”传国玉玺,是国之重宝,基本上,只有在登极,册封太子,遗诏上使用,册封皇后都难说,平时旨意,根本不会用到这个。
杨宣凝一沉吟,就说着:“寡人先设一玉玺,上刻天子奉天而造命,是以专用册封和罢免皇后、王子、诸臣爵位而用。”
“寡人又设一玉玺,上刻天子奉天而治国,是以平时政事,皆出于此玺。”
“寡人又设一玉玺,上刻天子奉天而讨伐,是以平时军事,皆出于此玺。”
“寡人又设一玉玺,上刻天子奉天而上邦,是以与诸国联系,都用此玺。”
“寡人又设一玉玺,上刻天子奉天而祭封,是以专门祭祀和册封鬼神,以及追封功臣之三代,用以此玺。”
“寡人又设一玉玺,上刻开元行玺,寡人登基,立开元,以此为寡人私印,专以恩旨,外旨,以用此玺,不加于朝廷七品以上者,内庭不论,日后皇帝也可开印。”
“此六玺,都用白玉雕成,螭龙纽,紫色印泥,皇后和太子,也必雕刻玉玺,皇后就以坤位之极,以为历代皇后之宝,太子以潜龙在渊为宝,余者,全用金印。”
这些东西,都是大事,一口气说完,杨宣凝也不由叹,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必须由他亲来裁决,这可是日后的祖宗家法。
“臣领旨。”
♂第二卷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十三章步步紧逼―
大业十四年三月初三日
沈落雁正在殿上,与杨宣凝说话:“王上,洛阳城中,已经肃清了,连同军中异端,也各有名单,请王上阅之。”
她并没有穿着官服,眸子宛如秋水,配上细长入鬓的秀眉,如玉似雪的肌肤,风资绰约的姿态,确是罕有的美人儿,最难得是她有种高贵气质,使人觉得她身居高位正是合适。杨宣凝接过,稍一翻阅,就放下,说着:“很好,你这次,与洛阳隋臣联系,逼着杨出城降之,省了寡人五万兵,实是大功。”
沈落雁伸手拨弄秀发,让整张使人心迷神醉的脸容露了出来,淡淡的说着:“这是臣等应该有的事情。”
杨宣凝一下子笑了,又叹了一下,说着:“你对隋皇太孙,怎么看沈落雁知道这个话题重大,但是王上所问,又不得不回答,想了想,说着:“王上,杨今年才十七,据我所知,的确是天生英才,只是年纪太轻,又无时机,才不战而降,王上有问,臣当尽心而说。”
杨宣凝点头,对杨,他只见过一面,但是其人的确年少英才,略皱眉,半响之后,才又问着:“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此人现在居于一宅,一直被臣的锦衣卫监督,前几日,已经转移到厂卫。”沈落雁回答的说着:“不过,臣在外面,还遣了一队观察。”
杨宣凝沉吟:“你看如何处置”
“如依先朝法度,亡国之君,都是封为公而闲置。不许外出,不许多与外人接触,杨非是皇帝。但是也是皇太孙,也可按此减等处置。只是此人年纪虽小,又有英气,无论是落在外人手中,或者得了鱼水,只要稍有机会。就立时能翻起大浪来,王上,隋统一天下,虽然先帝失德,但是文帝励精图治,风评甚高,潜在影响不可小视,如何决断,这是王上之权。”
杨宣凝点头。其实以前,不杀亡国之君的传统还在,但是自刘裕开了头。杀害前朝皇帝皇族后,历朝历代无不以诛杀前朝王族为首要之务。
不过。宋太祖。也还是留下了后周宗室,其实南唐后主李煜。也留下了,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