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 / 2)
用手段。
就算是在张宣凝所在的现代,如是犯罪,第一时间就是控制其家人。
因此,古今之道,起事谋反,第一就是要不惜家人,或者提前转移也可以。
当然,对着起事的叛逆,当局也很少有人真正把希望寄托亲人的要抰上,刘邦姑且不说,那绝对是分父肉而吃的主,历史几千年,不到万不得已,谁会真正把亲人放在战略上考虑
要挟亲人,对豪强来说,是没有用的,恩,有点用,用处就是你作初一,我作十五。
起事时,朝廷杀得其族满门,起事后,有关官员和皇家,以几倍几十倍的人头来补偿,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明亡后,皇家朱族,就被杀百万,这就是理所当然的政治报复,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政治规则。
甚至一些政治斗争和日后清算,为什么如此残酷,也无非是你作初一,我作十五了。
这点可以解释无数的历史事情。
虽然失了先手,输了一局,但是李阀的实力如日中天,不是石无忌这个小人能够比喻的,哪怕才能再高,如是实力不行,也只有当孙子和蚂蚁的份。
因此此时,李世民倒根本不担心,他如此幽幽想着,心中却生出一丝欣赏之意:“此人必杀无疑,但是如是愿意投靠于我,我就可以更有羽翼了,父兄那里,也必须安插人手了,等日后起事,分得君臣,各有系统,就难以安插了。”
年仅十七,已经有深谋远虑,丰富羽翼,甚至扎根监察父兄之心,这才是真正千古一帝的真面目
也是世上真豪杰本色
♂第二卷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四十四章会稽―
业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日夜赶路后,张宣凝终抵达了目的地。
运河直通到余杭,但是会稽郡正是沿海,也见到江水滔滔,自西而东,滚流不休。
此时,大地逐渐沉黑下去,张宣凝卓立一座小丘之上,远处隐见会稽郡的。
赶来的,是李播,他青衣飘飘,欣然说着:“贤侄这一年多来,当是进步神速,几可进窥第一流境界,与名声而言,二个身份都名传天下,这对贤侄的大业,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张宣凝耸肩说着:“所以我就索性拿着破军之刀,想必有心人如是仔细调查,也可以知道我和石无忌是同一个人,这时,就可利用圣上赐予我的官职来影响了,有没有官职,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那是草寇,有,就有安身立命的身份了,至于武功,我还必须一段时间,才能臻达一流境界”
一流高手,其实就已经开始先天之境,可是一日邪气没有完全消化,就自然无法真正臻达一流境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968965
李播露出缅怀回忆的神色,目光深看着夜中的会稽郡,悠然神往的说着:“看见贤侄如此英姿勃发,我就想起你父你祖当年,如今,是你来纵横天下了。”
张宣凝默然不语注,我写错了,张宣凝大业九年十五岁,现在是大业十一年,就算虚年也只有十七岁。现在和李世民同年。
李播瞥他一眼,又问着:“贤侄,这样快,就要起事了吗”
“就是如此,时不待我啊”
“哦,正想听贤侄所说。”李播感兴趣的说着。
“那就请世叔指点了。”
想了想,大体上组织了一下,张宣凝就说着:“我把天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大业五年之前,虽说也有一些草寇,但是大体上威压天下,可所谓江山铁桶,四夷臣服。”
“虽然说开运河,是大业元年就开始。每月役丁200人,但是,民可驱之,因此后果是在大业五年之后,役丁死者十之四五,不断积累。导致了百姓困苦,怨恨勃发,因此天下开始大乱”
“于外而言,突厥此是指东突厥四分五裂。启民可汗依靠亲近大隋的国策,在东突厥的内部争斗中胜出,由于根基不稳,汗位不固。实力不足,因此启民可汗娶义成公主,终其一生,而进贡不断,但是启民可汗在隋大业五年去世,其子咄吉世为始毕可汗,其时,突厥王廷,已经强盛。因此就算大隋未衰,也必有一战,何况大隋妄用民力,内乱而起呢”
“因此大业五年,内外格局都发生变化,大隋开始衰败,但是此时,大隋还非常强盛,因此与内而言,还可平内乱。与外而言,还可慑突厥,所以始毕可汗还是勉强称臣。”
“但是情况继续恶化,圣上三征高丽,折损元气过巨,而乱民起义也已经出现燎原之势,最重要地是,各地官家门第,也开始不安本分,直到今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公然袭击圣上,而各大世家门阀又正式开始密谋对抗朝廷,因此,可所谓天下大乱,就在今年。”
“今年不起,来年无多,就没有趁乱而起的时机了。”张宣凝总结的说着,这是结合了他所看见的情况,又结合了未来历史的判断,因此精辟无比。
李播顿时动容,眸中闪过无法相信的神色,思考了一下,又问着:“那贤侄,又何以选择会稽郡”
“起大事,必占空白之地,小侄如是还有世家,自然当取富强之地,作为帝王之资,但是小侄现在白手起家,兵不过上百,自然要取其空虚死角之地。”
“自魏晋以来,会稽大兴,是南方最富庶的地区,又得运河之终点,再加上会稽郡少有实力,正是空虚,而杜伏威李子通之类,又集于江都附近,占有历阳,事实上隔离了隋军,可以说,我得会稽郡,极其富裕,又无人攻我,大可集精兵,修政治,然后上可沿运河而上,下可蚕食更南的郡县,可所谓帝王之资也”
“再说,你可知杜伏威先后击败隋将宋颢,合并苗海潮、赵破阵等部起义军,势力大盛,本无需外援,但是今年却偏偏和李子通部汇合,却不料李子通企图吞并杜伏威部,对杜部进行突然袭击,杜伏威受重伤。隋军乘机攻击,杜部惨败,此时,无论是李子通部,还是杜伏威部,都元气大伤,偏偏大隋精兵还在北方,又被隔离,所以都无法攻我,因此,我取会稽郡,正是其时。”
“可惜,如是杜伏威不受此劫,必可卷席南方,至少也可成对峙南北之格局,却因为错信李子通,急于求成,导致前功尽弃,实力折损十之八九,此人虽是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也可再兴,但是却已经耽误了战机,再加上处于大隋重点围剿之人,地理位置也是不佳,因此此人再无夺取天下之机了。”
“无论南北,无论官贼,这时都无暇顾我,虽有谋士如雨,将才如雨,精兵万众,也是鞭长莫及,可所谓天时,地利,人事,此一时之间,都在我手,岂不成事再有延误,无非自取死路。”张宣凝哈哈大笑,这就是阳谋了,就算这时人人知道他要事,也无济于事,谁也阻挡不得。
李播默然无言,大家都是聪明人,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张宣凝起事之心,已经不是任何天花乱坠可以动摇了。
“那贤侄如何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