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 > 分节阅读 36

分节阅读 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力量消散。逐渐陷入瘫痪状态,隋炀帝三次攻高丽,在全国范围内连年征发兵士和夫役,每一个劳动民众穷困以外再加上死亡地威胁,有些人为求免于死亡,甚至自断手、足。称为福手、福足。因此在这样地情况下,大规模起义也就蓬勃地发动起来。

不过,基本上起义军,不讲纪律,从事攻掠,很少有人有王师之相,这其实决定了力量的强弱,因此张宣凝点头。问着:“可有兵士参与其中”

读书人想也不要想,肯定没有,现在问题是,有没有兵士参与,如果有原来军队中的士兵甚至下级军官参与,那性质和单纯的农民就不一样了。

“有,据说有十数逃亡的兵士。”县尉周良脸色一沉,说着。

“可曾掌权”

“据说。与王安是亲戚,占其骨干。”

“难怪,上千人,又有原来军中之人为其骨干,果不是县中可轻易剿之。”张宣凝脸色略带上一丝凝重:“上报得好,如果再等几时,也许更加势大难制。”

“县令大人就是如此考虑,也冒得几分风险。”

“恩。这点我也知道,我会尽快把他剿灭,以免节外生枝,或者事态恶化,还有,现在还没有乡党之人参与吧”

在起义的浪潮中,原本地主阶级也许会加入,并且夺取控制权,割据土地,自成势力。这个性质也就不一样了。

“还没有。”

“那还好。虽有一千余人,不过四五百可战之男。”张宣凝略松了一口气。民众参加起义,大抵全家相随,是因为造反本是株连全族地,哪怕老幼都必须跟随,否则的话死路一条:“不过,也必须快速绞杀,不然的话,也许又出事端。”

今年,隋炀帝因农民纷纷起义,户口大减,令郡、县、驿亭、村坞都修筑城池,所有民众都迁入城中居住,给城附近的田地耕种。城附近的田地为数有限,居城中将无以为生,这又驱迫一批民众不得不参加起义军,因此如果不快速镇压,立刻就会导致事大。

县尉周良苦笑的说着:“石大人说的极是”

顿了一顿,又说着:“我已经召集乡中乡兵,有三百人,县中武库装备,就请石大人统一指挥,将其快速平息。”

张宣凝笑着说:“先接触吧,如能够引出来,平地自可绞杀,如是退守林中山中,那就麻烦了,也许搜索几月都未必能够彻底绞杀,这不但贵县,连我都担些关系了。”

说的也是,初战第一场,如果不能干脆利落地完成,在军中评价就自然难堪了,虽然张宣凝并不真正准备在隋军发展,但是也必须干好。

县尉周良当然不知道他的心思,不过也以为他是想建立军功,当下说着:“这尽管放心,我们县中,还是能够有内情人,知得去向。”

张宣凝哈哈笑着:“如此,我就放心了。我在军营中修整,一旦周大人得了消息,就可倾力出击。”

“石大人如此有信心,我就放心了。”县尉周良欣然的说着,二人就巡查着营地,看着那些人一一安排入住。眼见五十人中,就有一队分成来营门值守,可见其军纪森严,当下就充满了信心。

“还请周大人让我看看乡兵操练,才知是多少。”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县尉周良立刻号令的说着。

当下,就发号施令,300兵就分成二队,进行不断的对抗,看了几眼,就知道是古代最简单最传统的对战,他们各持木刀木枪,相互拼杀。

“上过战场没有”看了半柱香的时间,张宣凝对身边站立地师兄说道。

县尉周良看着场中的演练,说着:“略有几次小战斗。”

再仔细观察了一下,张宣凝淡淡一笑:“能够有几次小战斗,就已经不错了,怕就怕军中上下都没有经过战斗。”

再过半柱香的时间后,场上形势就发生巨大的变化,来往搏斗的人都开始喘息,手脚也开始慢了下来。

一柱香的战斗时间啊,这才是古代战争的真正要意之一。

和拿着枪扣扳机的近现代军队不同,在古代,就和跑步一千米一样,没有几下,就体力耗尽了,如果没有安排轮流休息地话,那事实上高热度战斗是不可能延续多少时间的。

同样也可以说,所谓的运动战游击战,在古代就算不完全是渣子,也等于近于自杀,在一个范围内战斗,也有士气三衰之说,如果跑上几十里,没有马匹的话,这些兵还有什么体力打仗

扣扳机和肉搏完全是二个概念,在古代,这是唯死而已

可以说,当热兵器把士兵从单纯的体力衡量标准中释放出来,才有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存在的土壤。

张宣凝体会着古代兵法的精神,心有所悟,顿时彻底鄙视把太祖当年的游击战运动战搬回古代的行为那就是永远不成气候地流寇,而且通常是自杀。

再等片刻,其实二队都已经汗如雨点,大口喘息,看到这里,张宣凝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哈哈一笑,说着:“此兵也可战了,就收队吧”

“甚善。”

不再看着民兵收队,笑着向自己的营地走去。

入得自己地营房,就看见陶吉正在处理公事,一时间没有发觉张宣凝进来,张宣凝细细打量这位副手,这才发觉,当无人之时,穿着从九品武官的官服,他的

着军人特有的精干和杀戮之气。

能够爬上来的,都不是白痴,都有自己的力量,张宣凝心中微微一动。

收队过来的县尉周良的声音,惊醒了他,他连忙浮出习惯性的谀笑:“参见县尉大人,参见队正大人。”

“算了,不必多礼,县中给我们的粮草和酒肉,都送来了吗”

“已经送来了,粮草三日一次,酒肉也足份,大人要看吗”起来之后,拱手作礼,陶吉说着。

“不必,你办事,我放心。”

其实古代精兵是怎么来的无非是酒肉而已,不吃肉的人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精兵的耗费就是足够的肉和米堆积而来。

至于士气和官兵意志,如果脱离了这个而说,就已经和搞笑差不多了,现代军队加强训练,懂点的人都知道按照训练计划的强度而加倍给予伙食费,没有足够的营养,一周强化训练就可以使士兵尿血。

这还是扳机和按键的时代,如果在古代纯体力战斗时代,没有足够的米和肉,搞什么训练,就等着每天死上一批人吧

吃着酒肉,又加以训练的士兵,五十个,哪怕不靠马力,也的确可以把那些粗粮的三百民兵打跨,中国历史上,除了走到现代的太祖时代,任何所谓的农民起义,都只有为人开路的下场。

物资无疑是非常大的一部分因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