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 / 2)
堂上堂下等得累了的人纷纷询问:“大人到底怎么了是何急症要不要紧妨不妨事”
袁道宗沉默不言,眼光如利剑般地扫过人群,盯得人心头发毛,过了一会他突然大声道:“大夫会诊,一致认为,陶大人是累倒的。方今白莲妖教起兵造反,不日兵临城下,军政、民政千头万绪,乱成一团麻,一件件、一桩桩都需要陶大人亲自处理。
大人白天晚上都要在这里开堂审案,哪得片刻空闲只好尽量挤一点时间处理紧急军务,大人连吃饭、解手都在批阅公文,几天来的睡觉时间加起来总共不超过两个时辰,这等繁劳就是铁人也禁不住。”
百姓们纷纷道:“陶大人是勤政爱民的青天大老爷,是百姓的再生父母,摊上这么好的大老爷是我们的福气。”
袁道宗厉声道:“既然如此,你看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他激动地翻着案上那些状纸道:“本来我不想说的,现在却忍不住了。大人放告十日,是为了清理狱讼,为蒙冤的人讨回公道,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可是你们呢你们都干了些什么
屁点芝麻绿豆大的事也拿来告状,象这件被路上的树根绊倒了就要告裁树的人赔钱,还有屋顶的茅草被风刮跑了也来告状,家中幼童打架输了也要来告状,还有这些那些琐碎的小事都拿来告状,难道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们圣人温良谦让之道你们的爹娘从来没有告诉你们睦邻敦和的道理
你们这样为屁点大的事来告状,是嫌大人的事不够多还是嫌池屏现在不够乱是觉得衙门里的人太清闲还是觉得你们的事比朝廷剿灭乱匪的事还要大是不是要将陶大人这样的清官、好官累倒了、累死了你们才满意是不是要重新换回以前的贪官墨吏欺压着你们,你们才舒坦”
他这番疾言厉色的连番质问用上了内劲,说得中气十足,不但门内的人听见了,还传到门外。
大多数人面有惭色,也有小部分大不以为然,却也不敢当众说出来。
第十六章天师炼丹下
很快,李子升从二衙出来道:“袁侍卫,你这话说得过了些,有违陶大人的初衷,王爷有令,陶大人有恙,自当延医医治,袁侍卫不可切责旁人。”
“遵命。”袁道宗敛气施礼,直起身问道:“大人醒了没有大夫们可开出方子来”
“还没有,王爷已经亲自请华天师进去探疾了。”李子升抬高声音让下面的百姓能听见,这样做是为稳定人心。
“神仙出手,陶大人一定有救的。”众人闻言,纷纷如是议论。
内衙。
华元朔走进病房,目光在躺在床上的陶勋脸上扫过,立即将房内的大夫、探疾的官吏、服侍的下人尽数赶出房间。
他回身施个隔绝声音的法术,没好气地道:“起来吧,装病旷工,你真做得出,看不出你小子年纪轻轻一肚子坏水。”
“华前辈休乱讲。”陶勋爬起身取出一个玉雕人偶放到床上,施法术将它变成自己的模样,回转身正色道:“我突然有紧急的要事必须出一趟远门,最快明天才能回得来,此间的事全托付前辈照料了。”
“不行”华元朔斩钉截铁地道:“你分明是见势头不对想开溜,你跑了,通天教找上门来,我找谁去你前脚走,我后脚就到外面将你的底细全掀出去。”
“前辈要我如何做才能相信”
“嘿嘿,你总得留点什么做抵押吧,我也不想血本无归呀。”
“也罢,有桩事正要开始做,现在时机正好。”陶勋一边说一边拿出孜蕠鼎。
华元朔一见此物立刻双眼放光,凑近前左看右摸,连声称赞:“好鼎炉,好鼎炉,比我手上的强多了。既然你盛意拳拳,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勉为其难地收下它吧,算做你预付的利息。”
陶勋笑道:“休得妄想。我拿鼎出来是要请你炼丹。”
“炼丹我有什么好处”
“前辈以天庭神仙的身份亮相已有几天,一直还没有在众人面前显过任何神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仅凭着你骑鹤从天上飞下来的事迹还不足以让百姓信你、敬你、畏你、崇拜你。你得学学白莲教,他们最善通过施丹药、符水治病救人的方法赢得民心。在这个方面,如果你这正牌的天庭神仙不能把妖教比下去,如何能让百姓改弦更张成为你的信徒所以从今天开始,请前辈开始炼丹,第一炉专炼治疗外感疾病的三阳丹和三阴丹,前辈救苦救难神仙下凡的名声就从此开端。”
陶勋煽动了一番后,拿出一块玉瞳简递去:“此玉简中有此鼎炉的用法和丹药的方子,鼎炉里我已经准备了足够的药材。等炼完了这批丹药便开始炼其他的东西,许给前辈的仙器,因为有几种材料不齐只好放到后几批了。”
华元朔接过玉瞳简,迅速浏览一下,赞道:“不错,无论丹方、炼丹之术还是鼎器的使用手法都有些门道,我得好好参详。你有事先去吧,快去快回,你自己说的一天时间,不然别怪我摞挑子啊”
“有劳前辈。”陶勋略施一礼瞬移走了。
华元朔先将玉简好好研读了几遍,在脑海中结合自己所知的炼丹术分析、对比一番,很快有了大概的腹案。
当他揭开鼎炉盖清点、核对过里面所留的药材后,他勃然大怒,跳起来骂骂咧咧地嚷道:“妈的,这小子诓我,每种丹药全都没有留下主药,居然骗我说药备齐了。”
骂归骂,炼丹的事仍得办好,他想了想又忍不住笑道:“他怎么知道我身上带的丹药的主药跟他这几种丹药的主药是同一味妈的,这下亏大了,还没收到利息,反要先赔进老本,这小子真他妈的不愧是奸商出身。”
门外,瑞王正亲自守候。
见华元朔开门走出来,瑞王急迎上前询问:“天师,亭渊他怎么样了要不要紧什么时候能痊愈”
华元朔摸了把胡子,酝酿了一阵气氛,开口说道:“陶大人是累垮了,伤了三阳经,刚刚吐了不少血,眼下气血两虚,虚不受补,凡间的大夫纵然能治好此疾,最少也要百日。本天师倒是有速效的方子,不过在要保证他在服药之前绝对安静,绝不能有人打扰。”
瑞王立即下令:“李同知,陶知州病愈前由你暂掌州衙讼狱。你向外传孤的命令,从今天起衙门放告只许半天,再有人拿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胡闹就乱棍打出去。袁侍卫,你守在病房门口,没有孤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病房五丈之内,更不得在这附近大声喧哗,否则视同行刺。”
“遵令。”李子升和袁道宗一齐答应。
“天师,您看孤这样安排可还有不妥之处么”
“嗯,不错,这样挺好了。本天师手头有两个方子,第一个方子要用七十二味药材,抓齐药材后三蒸三煮三晾,天雨时以玉盏接无根水文火煎汤,服下后半个月内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