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1 / 2)
样用法呀会不会出意外”
“这便要请教华先生了。”陶勋暗暗向华元朔使个眼色。
“山川地理图乃仙家至宝,于滇老神仙身具绝大法力,再有我在旁指导兼护法,华某敢打包票,绝对安全,王爷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
“此事宜速不宜迟。白莲教前日杀官造反,封锁出州道路,这里的消息肯定没有传出去,莫说京城,就算邻近州县也不知道此间事变,殿下越早一刻让圣上知道实情则朝廷的援兵来得越早,免得被人耽误时机。”
“亭渊快将画轴取来,孤马上就用。”瑞王站起来,似乎想到什么:“可惜孤只能魂魄回家,父皇身边总有佞臣进献的道士围绕,孤与他们的关系不大好,偏偏父皇对他们极为信任,只怕父皇不相信呀。”
“殿下被掳时妖人曾明言去向,想必陛下已知此详情。俗云:疏不间亲。圣上与殿下父子连心,非外人可轻易离间,陛下一次不信还可试第二次、第三次,圣上总会动心的。”陶勋冷静地分析着:“华先生有飞剑千里传书的神通,下官请殿下动用钦差关防大印和亲王玺印,写下奏章和谕令由华先生以仙术送到邻近府、州、县,令他们用五百里加急将奏章送往京城,谕令中要饬令邻近州、县警惕本境内的妖教活动,严防他们造反,还要严令他们在朝廷军队未来之前不得往池屏发一兵一卒。”
“亭渊,不让邻县来援却是为何”
“今年西南数省大旱,粮食产出锐减,知州张臻乘赈灾之机中饱私囊,荼虐百姓,以致激起民变,岂独张臻如是,周边州县皆类此,余显儒是西部三省白莲教的掌教,本省及邻省白莲教的势力极大,他在池屏扯旗造反,其他州、县白莲教徒必定起兵响应,民变势成燎原。观池屏州兵备松懈,而张臻历次考绩皆称能吏,以此度之,其他各州县的兵备恐怕好不到哪里,一旦民变能缨城自守就算不错的了,若引兵来援,必败无疑。”
“言之有理,可是如此一来,池屏面临的形势不是更加艰难了吗”
“所以殿下这第一次魂见陛下,务必奏请陛下允准三事。第一,允许殿下依亲王之仪制暂建三卫用以平乱,但三卫之兵全部交池屏州主官指挥。第二,赋予殿下以亲王玺印及原钦差关防大印暂节制池屏及邻近数县军事及政务之权,无需请旨可黜、斩文官从四品以下、武官正三品以下从贼、附逆、贪渎、不听号令、贻误军机者并任命代官之权,上述决断之权交池屏州主官,殿下只掌用印之权;第三,马上由朝廷任命池屏州主官。”
“池屏被贼兵封锁,就算朝廷任命别人做知州他也进不来,全州军政要务不可一日驰废,本州主官之职于平乱之前非卿莫属,孤一定会奏请父皇恩准的。孤疑惑的是,卿要孤争取到这么大的权力转而交出去是何意”
“掌军、掌地方政事、掌地方官吏陟黜、生杀、任免大权,此皆为本朝藩王之大忌,大违祖制,虽因事急从权,到底落人口实,言官必上章弹劾,有心人再大加利用众口烁金,积毁销骨,就算今上可一笑置之,亦难保将来新君心怀芥蒂,殿下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莫如现在要权而不掌权,体现殿下一心为公,又不落众人口实。况且殿下不谙民政,不知兵事,将从中御更乃用兵大忌,方今池屏兵凶战危容不得半点差池,故征战之事由方员主持即可。”
“好个要权而不掌权,亭渊思虑周远,孤心钦服。”瑞王呆立了半会后道:“卿之计最关键在于所请三事必须取得圣上首肯,孤以为最好能拿到父皇的手谕,否则后患无穷。华天师可有法术助我魂魄从京城携带圣旨回来”
“于老神仙的法宝奥妙无比,我法力有限,只恐”
“只恐有些难度,但一定能够成功。”陶勋抢过华元朔的话头,斩钉截铁地说道:“殿下只管请旨,华先生肯定有法子。”
第十章万民大会上
两天后,池屏州城西大操坪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官府在操坪西、北、南三个方位各设十个施粥处,五尺的大锅下火焰腾腾,锅中热气翻滚,诱人的粥香顺风能飘出十里远,引来无数饥民。
每个施粥处至少有三个衙役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大声地吆喝:“都不要急,陶大人的布告上已经说明了,今天下午在此召开万民大会,有重要事情宣告,凡来参加大会的百姓可在入口处领粥一碗,开完大会后出来时还可领粥一碗。
诶,说你哪,领了粥得在左颊画一笔,开完会到礼台下再在右颊添一笔,凭此方可领第二碗粥。
他妈的,大老爷的墨水里有神仙配的药水,两天之内是擦不掉的。
神仙等下开会的时候你就能见上了。”
左颊上被点了一点墨的众灾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破碗里的粥,一边在其他衙役的指引下走进大操坪。
这个大操坪是千户所的操练场,长宽各两里,能同时容纳数万人,因多年未曾使用过,原本长满一人多高的蒿草,狐鼠出没其中,不过大会前一夕之间不知被何人尽数除尽、整平。
操坪内每隔十丈竖一根木竿,上端绑着一个状似喇叭花的东西,却不知如何用途,惹得到来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操坪偏东靠近城墙的位置圈出一块三十丈见方的空地,旁边搭起两个简易凉篷供主宾歇息。其中一个池屏州及观屏县的官员、缙绅所坐的凉篷四面通透,另一个凉篷四面围着黄色布幔,只有同知陶勋能进出其中。
操坪内身穿崭新皂衣的衙役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秩序。这批衙役总数不下五百,皆是最近一天新招募的。经历前几天的变故后,州衙门的衙役总数不过四十,不够维持衙门运转,这时陶勋赴任前的一个伏笔起了大作用。
原来早在得知即将调任池屏州同知之初,陶勋在丁柔的建议下决定暗中安排人手提前在当地招募同知衙门的差役。接受任务的乌衣门旧人李新景安排当地昔年投降太平门后被纳为外围成员的原乌衣门成员六人充任衙役,他们在当地挑选了家世清白、人品厚重的三十七名贫寒农家子弟,一直暗中集中起来训练。
前天晚上他们突然接到上峰的命令,必须在一天之内向州衙门输送三百以上老实可靠的人充为衙役,逢灾年招人不难,难在人品是否可靠,好在这四十三个人皆地头熟、人头也熟,一夜之间一个人至少带来十个人便将人数凑齐。
那六人皆心思缜密、阴狠之徒,精干、练达、长于御众之辈,前期培训的三十七人已堪用,他们组成的核心班子再加上旧有衙役的帮衬,新的衙役队伍很快上了手。
陶勋在人手上缓了口气,当即安排袁道宗充任瑞王护卫,欧野明主持征调民兵和监铸兵器,遣孙思正出池屏州境办件秘密差使。
进场参会的人除了四乡的灾民外,还有州城的百姓,他们是根据官府命令按户籍每户来两人参会,池屏城共有两万余户计十万余人,来参会的不下一万。其中有的人见过世面,到了会场环顾一番后讥笑道:“都说陶大老爷是个能吏,今天一看才知道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