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劫炼仙录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锦帕,果然如生铁浇铸般一动不动,随手交给妻子保管。

欧野明自是大喜。

袁道宗也回屋里翻出一本薄薄的书呈上来,道:“老爷、夫人,这就是那些妖人故意留下来害我的秘笈,我不敢再留在身边,请老爷和夫人处置。”

陶勋这回没有推辞的意思,接过来略翻一翻,全书共两篇,前篇类似于他们前晚教给欧野明的炼气口诀,是用来催动和操纵剑体御空飞行以及发出剑光的基础,每一句口诀之下都有详细的注解和指导、提示建议;后篇是巽风七叠阵的阵图,同样有十分详细的注解。

陶勋指着阵图对袁道宗说:“袁叔,此阵不能留在这里,你和野明还有老孙、玉虎一起把它拆掉。通天教在土丘下面布置了血祭坛,还有一道咒符,都不能留,你回屋取出常用的随身物品带走。”又指着与天坑入口方向相反的绝壁对孙思正道:“你们做完后到那边绝壁下等我们。”

两路人马分头行动,等孙思正他们稍稍远一点之后,陶勋和丁柔动手推平土丘。据天涯子所说,他们埋的咒符有摧毁首髡剑身的威力,两人不知道它具体的埋藏地点,所以行动起来非常小心,每推一处必定由丁柔用雷光镜反复照看,陶勋再用天册搜灵术反复探看,确定没有异常之后才动手。

土丘被推掉一丈的时候目标终于被发现,通天教布置的不是单独一张咒符,而是一组由三十三张咒符组成的符阵。

看到这个符阵,陶勋大感惊讶,因为它竟然跟天册里记载的一个攻击符阵完全一致,忙取出天册玉简反复对照,很快就得到确认。陶勋心头惊诧异常,先不说天册玉简里的内容在他之前从来没有被人破解出来,就是咒符本身绝非凡界能制作,陶勋记得当初地藏老人解说的时候讲过,画这种咒符需要修炼天册至无上圆通的境界,彼时道基近于太清天诸仙道基方可施为,也就是说画出符合要求的咒符由道基的境界决定,而不由道力强弱决定,即便他也自认没达到那个境界,真不知画出咒符的人怎么懂得天册又怎么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

陶勋小心地拆掉符阵中作为引信的符纸,将符阵收起来,两人不必再小心翼翼,飞到半空,陶勋放一道青木天雷将土丘轰成平地,在会合地点,孙思正几个正在等候他们。

第八章关卡风波上

秋垣县西南距景云府五百多里,境内多山,西南山脉山麓从北、西、南三面扇形分布逐渐过渡到丘陵、平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单单论辖境,比一个普通的中等县大一倍多,不过其耕田的面积却仅仅比普通中等县多一成左右,而且由于近山的田地大多硗瘠,再加上耕作方法落后,全县每年的收成仅仅约五万多石,所以仍只算作一个中等县。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前任知县周介真在其一任半的任期内做出了相当不俗的成绩,据省、府上报的考绩称,在其治下秋垣县每年赋税征收皆冠于全府,狱案皆断无羁縻复讼,教化风行而民知礼义,盗匪绝迹而无拾遗闭户,凡此种种,由于政绩突出,被提升为邻府的同知并署理知府事,于七月中旬赴任去了,县衙的公务眼下暂时由县丞署理。

枰浍镇是秋垣县东境的门户,全镇三百余户,从西边山上流下来的浍溪从镇旁经过,浇灌了这一带平地的近万亩良田,这里集中了全县肥田中的近八成。

官道沿丘陵和浍溪修建,经过枰桧镇再走上差不多五十里就到县城,常年有行商经过这里到西边的邻县贩运山货,对他们征收过境税是县衙一笔不算小的税收来源,由于山货有利可图,不算低的税收并没有阻止行商们的热情,故官道上人来人往也不算冷清。

枰浍镇外的官道上有县衙所设立一个路卡,按例只核对出境行商的路引、税票、货物等,但近段时间值守路卡的公差比往常多一倍,并且有县衙的一位经书文吏每天坐镇,对入境的所有人、货严加盘查。

守卡的衙役为了在上峰面前图表现,更为了趁机捞点油水,对进出的人多有刁难,惹出不少怨言。

这天过了卯时,路上的人多起来,守卡的官差查得十分仔细,找出各种借口索要好处,办事效率十分低下,很快要过卡的人排起长队,在排起队的人当中两名身背包袱的壮年汉子尤为显眼。

每天过卡的人大部分为邻近村镇的人,常来常往的已经与守卡的官差熟络了,生人中以行商居多,由于常年行走在外相貌多数偏黑偏瘦,他们面上尽是风尘之色,而这两名壮汉子肤色稍浅,其中一人还比较白净,不象常年在外的贩夫走卒之属,另一人体格高壮,两人眉目之间甚是英武,沾满了尘土的衣裳比较平整,没有一点破损,褶皱也很少。

守卡的司吏李冬平早就对这两人多留意几分,等到两人入卡接受检查的时候他起身走了过去。

衙役见县吏大人走近,调门当即提高几分,接过两个汉子递来的路引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停,瞪着眼睛喝道:“你们谁是欧焕,谁是袁笠”

稍白净一点那人答道:“我是袁笠,他是欧焕。”

衙役扫了他一眼:“你们的路引有问题吧。”

“怎么会呢,官爷。”袁笠陪笑道:“我们的路引是景云府府衙开出来的,上面盖的大印如假包换。”

衙役将眼一瞪,怒喝道:“我说有问题就是有问题,难道我还能平白冤枉你们两个不成”

欧焕脸色一跌:“官爷,难道上面盖的官印是假的”

“印倒不象假的,可是你们的路引上官印印迹明显比字迹陈旧,肯定是拿空印纸后填的。”衙役的的语气十分笃定。

“官爷,你一定看错了,”袁笠辩道,“这路引明明是我们从官府领出来不久的,你们再仔细看看。”

“妈的,老子吃这行饭的,看过的路引不计其数,从没看走眼,难道你的眼神比我还准”衙役破口骂道。

欧焕面色不善,沉声道:“我们到官府申报,签押、盖印都是府衙老爷所办,我们只管领来带在身上,哪知道他是先盖印还是先填字。”

“大胆,你这是诽谤官府呀。”衙役马上给他们扣上了一顶帽子,嚷嚷道:“你这刁民皮痒痒了是吧”

李冬平走到旁边道:“将路引让我瞧瞧。”

衙役连忙双手递到他手上。

李冬平对着光仔细看了半天,凭他的经验马上判断出路引上的官印的确比墨迹显旧。他将路引交回衙役的手里,问两人:“你们是景云府哪里人怎么你们两人的口音都不大象到秋垣县来做什么”

“官爷,小的本是蒲城人氏,欧焕是祟宁人氏,都因家贫欠债无力偿还被讼于官,后遇景云府药号淳杏堂丁员外代偿,便自愿做了他家的仆人。这趟是受丁员外派遣到贵县收购山药,我们两人打前站。”

李冬平听完点了点头,对衙役使了一个眼色,道:“他们两人的路引的确有问题,你们要好好盘查。”他自打被派到这里后,要从衙役们敲诈过往行人的油水中抽取三成,平均每天有七百多文钱收入,听到袁欧两人都是药堂里的人,猜想他们身上必有油水,朝廷严禁百姓擅自迁移,明令凡离籍地出行的人必须持有官府开出的路引,如果路引有问题可以治重罪,只要抓住不放,不怕不能从袁欧两人身上大敲一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