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5(2 / 2)
司马懿和陆逊再一次见面了。
每次陆逊见到司马懿,司马懿都会给陆逊带来很多惊讶,之前在荆州的时候,司马懿屡次阻挡陆逊前进的脚步,之后到了淮南,陆逊见到司马懿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投降了,并且还献上了徐州。而这次陆逊见到司马懿的时候,司马懿不但攻取的青州,而且还将要把水军控制在手中。
在政治上,陆逊虽然比不上司马懿、诸葛瑾这样的老狐狸,但是并不代表陆逊是个白痴。
一旦东莱大港建立起来,陆逊就失去了对水军的控制,而从孙登的态度看来,日后进攻冀州的中心也会放到青州,而这也就代表着司马懿同样会控制住大量的陆军。
江东一系的将领一惊看出了苗头有些不对劲,稍微有些政治觉悟的人,都看出来江东政坛上将要会出现一片新的。江东世家的排外是人所共知的,此时东吴的大小官员,已经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毕竟现在前线的战事还在继续。朝中两派还只是小有摩擦,并没有真的做出很出格的动作,一些性格沉稳的官员,还没有介入其中的争斗。
孙登这几天睡得格外的安稳,接连得到了三个州,而且又有司马懿这样的人才投靠过来,孙登也不用担心朝中势力一家独大了。
细细回想一下,孙登反倒是挺羡慕自己的那个表哥的。阿斗仿佛是从来没有担心过麾下臣子一家独大功高震主的事情。
“哎”孙登长叹一口气。想想阿斗十几岁就建立起来的威名和功绩,再想想这几十年阿斗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不用担心什么功高震主的事情。更何况关张赵三人的影响力是何其巨大,有这三人在,即便是有人有不臣之心,也只能隐藏起来。
“哎,父皇啊,你怎么没找这样几个结拜兄弟啊否则的话,孩儿也就不用这样整天疑神疑鬼的了”
顾雍府。
包括陆逊在内,江东出身的臣子都聚集到了这里。
“这个司马懿,动作可真够快的。这东莱一旦建港,水师可就落入司马懿手中了。”阚泽开口说。
“伯言,你怎么看”顾雍开口问。
“我与司马懿交手多年,司马懿此人智谋心计十分了得,决不能小觑”陆逊开口说。
“如今看来,陛下是宠信司马懿。看来必须是铁了心的想要将水师交给司马懿了。”顾雍叹了口气说。
“这倒是无所谓。水师当中全都是我们江东子弟,就算是他司马懿做水军都督,我们只需派人去透个口信,让他们给司马懿来个阳奉阴违,他司马懿也没办法。只不过是陆军倒是有些麻烦。”陆逊开口说。
“说的是,那些淮南招募到的陆军,不是我江东出身,至于山越人嘛,本来就与我江东人不和,恐怕会很快被司马懿所控制。”
“哎,想想还是以前好那时候陛下只有我江东一地。所以只能依仗我等,现在可好,陛下的地盘大了,用不着我们了”后面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
“伯言,我倒是有个办法。”顾雍突然开口说。
“什么办法”众人急忙问。
“既然陛下准备让司马懿统兵,就让他做这个水路大都督又何妨”顾雍开口说。
“那怎么成”
“绝对不行”
“顾雍大人,您怎么能这么说”
堂下的人乱成了一片,纷纷表示反对顾雍所说。
“大家静一静让元叹说下去”陆逊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顾雍等到大家静下来,才接着说:“诸位,陛下的旨意,不是我等能够决定的了的。陛下宠信司马懿,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夺取青徐二州,司马懿也是功不可没。若是我等阻止司马懿为这水路大都督的话,等于违逆的圣意,反倒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如今冀州大战将起,此战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依我看来,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司马懿当这个大都督,统帅三军的同时,就必须在青州前线待着,不得回来”
陆逊恍然般的点了点头,开口说:“我明白了,司马懿不在都城,日子久了,陛下也就不会天天想着他了。到时我我们再在陛下面前多说些司马懿的不是,司马懿不在陛下身边也没办法反驳,如此陛下与司马懿定然会日久生隙司马懿不再受陛下宠信,这便好办多了”
“伯言说的没错”顾雍点了点头,接着道:“伯言你可趁此机会待在寿春,你我二人在一起,朝中在诸葛瑾面前,就能占到上风了。”
“可是如此以来,司马懿手中有兵,若是他想对我等不利的话,也是非常容易的啊”
“这个我也想到了。司马懿手中有兵,对我等是有威胁。所以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将司马懿家小妻女留在寿春。如此司马懿便不敢轻举妄动了。况且水军历来都是你伯言管理,里面你的亲信极多,我们大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人,趁着这个机会接近司马懿,博取司马懿的信任,若是司马懿真的有异动的话,我们便可以将计就计了”顾雍接着说。
陆逊点了点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随后开口说:“元叹,此计可行,诸位以为呢”
下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表示反对。
过了半天,陆逊见大家没有反对,于是站了起来,朗声说:“既然这样,那就按照元叹你说的办吧”
更新送上,求下保底月票
第五卷天下大势第一一五章前奏
第五卷天下大势第一一五章前奏
转眼间,便到了腊月。眼看便又要到了新年了。
不过注定的,这个年很多人是无法安心的过了。
曹爽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黄河沿岸的动向,根本没有心思去过年。
如今正是冬季,黄河水量最少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渡河的时候。所以曹爽在黄河沿岸每隔二十里便架设了一座墩台,随时预警,防止敌人渡河。
不过此时无论是兖州的徐庶,还是青州的司马懿,都没有渡河。两个人都是老狐狸了,自然都知道这个关头曹爽定然是在黄河沿岸积极布防,渡河被半渡而击的话,肯定是吃不到好处的。
而且徐庶和司马懿也都知道,这个形势下谁先渡河,便成了那个出头鸟,会吸引曹爽主力的注意力,相反后渡河的一方则所面对的压力会小很多。两个老谋深算的人都开始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对于徐庶来说,不走黄河的话还可以走并州的壶关和幽州攻入冀州,所以徐庶并不着急。同样的司马懿也可以走水路,进攻冀州,况且如今司马懿也忙着建立东莱大港。没有非常好的时机,也不会急于渡河的。
而这反倒是给了曹爽机会,魏国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曹爽趁着这个机会,不计后果的大肆征兵,只要是户籍上有的人家,便要出一丁为兵。同时还命各县出民夫,以备战时之需。
终于,在新年刚过的时候,这种情况却因为老天爷发生了变化。
按理说春节过后天气应该逐渐的转暖,但是刚刚转暖的天气却在这时候遇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