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2 / 2)
刘琰低着头,向宫门处走去。
此时刘琰还觉得刚才的那一切,如同做梦一般。本来刘琰是打算向皇帝进谏,迁氐人如雍州的事情,应该再详加考虑的,可是没想到,这位皇帝陛下随手之间就弄出来一个敬贤阁,如今就连刘琰自己,也想将自己的画像挂在那敬贤阁上,流芳后世。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让刘琰完全措手不及,刘琰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跟自己的那些好友去说这件事情,刘琰有点害怕,那些大儒学士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会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表现。
流芳百世,这个诱惑太大了
“哎呦”
一个叫声从刘琰前面传来,刘琰只觉得自己撞了个什么东西,抬头一看,眼前地上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长的眉清目秀。
“大人恕罪,小的没看路,冲撞了大人”小太监一见眼前人身穿官府,立刻下拜。
刘琰老脸一红,刚刚是自己想事情太多集中精力了,低着头没看到路,撞了人也有自己的责任。
“恩,本官没事,下次注意点”刘琰干咳一声,绕过小太监继续向前走去。
“黄皓,你干嘛呢,快过来黄门大人叫我们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小太监一骨碌爬起身来,同时答应道:“来了,我这就来了”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明天馋虫就要上班了,结果今天又喝多了,整个春节假期都没醉过,今天差点晚节不保。看了看月票马上破百,各位有月票的给馋虫张,凑个整数吧。下面就有推荐月票的选项,轻轻一点,方便省事。
第五卷天下大势第三十三章九品,六部
第五卷天下大势第三十三章九品,六部
东汉末年的时候,曾有宦官担任中常侍一职,这中常侍手握大权,加上皇帝的信任,在朝中更是横行无阻,特别是汉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玩弄权术,铲除异己,更是弄得朝廷之上乌烟瘴气。
如今仍然有中常侍这一官职,但是却再没有一个宦官敢于担任这个职务,毕竟汉末十常侍的事情太过敏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如今的未央宫中,中黄门冗从仆射成了宦官当中最大。
黄门冗从仆射是六百石的官员。统领着未央宫内所有的宦官。而除了中黄门冗从仆射以外,实权比较大的应该便是小黄门。因为小黄门是专门在皇帝身边伺候皇帝的宦官,说到品级,要比一般的宦官大得多。
未央宫内的中黄门冗从仆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自小就被阉割进入皇宫,伺候过桓帝,算的上是宫中老资历的人。当年献帝出逃,带走了大批的宦官与宫女,当时这位中黄门冗从仆射在混乱中北撞晕了,没有跟着献帝一起出逃,而是留在了长安未央宫。经过这几十年的功夫,慢慢的混上了这未央宫的宦官之首。
如今,这老宦官正站在一处小广场前,半眯着眼睛,扫着眼前一群小宦官。
这群宦官清一色的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最小者看过去不过十一二岁,而最大者也不过十六岁而已。小宦官们站成了两排,低着头,等待着老宦官训话。
“咳咳”老宦官轻咳几声,慢慢的张开嘴,扯着一副公鸭嗓子开口说道:“咱家都听说了,你们都是从成都皇宫调到这里来的,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伺候过先帝,这宫中的规矩,你们肯定都知道,咱家就不说了不过咱们丑化说在头里,不管你们之前在成都怎么样,到了这长安,就得听我的若是谁不听话,惹着了陛下,休怪咱家依法伺候你们都清楚么”
“奴婢明白”下面的小太监异口同声的答道。
“恩,很好”老宦官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到众人近前,开始巡视起这些小宦官,同时开口说道:“现在,咱家要挑选几个伶俐的人,去伺候陛下,若是能够将陛下伺候的舒舒服服,便会升为小黄门,以后便陪王伴驾”
老宦官说话的同时,刚好走到了黄皓身边。
“这小子长得挺俊俏,你叫什么名字”老宦官开口说道。
“回大人,奴婢名叫黄皓。”
“识字么”
“回大人,奴婢识字。”
“识字好,想必你也读过些书吧”
“回大人,奴婢读过论语。”黄皓答道。
“恩”老宦官点了点头,冲着旁边的小黄门说道:“去取笔墨来”
片刻后,两名小黄门抬来了一个桌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
老宦官一指黄皓:“你去写几段字。”
“奴婢遵命。”黄皓低着头,来到桌案前,提起笔来,开始写了起来。
“恩,不错,很工整”老宦官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黄皓:“行了,伺候陛下算你一个了。”老宦官说完,接着去挑选下一个人选。
管家一溜小跑的来到了刘琰近前,气喘吁吁说道:“老爷,孙先生求见,我已经把孙先生请到了堂中。”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刘琰微微的呼了口气,但是却难以掩盖脸上的疲惫。
自从敬贤阁的消息放出来以后,长安城内的儒子学士就如同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