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独断大明 > 分节阅读 846

分节阅读 84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工部的工作,更务实,没有那么多虚招,百姓们,官员们都看的实实在在,加上方孔炤沉稳,低调,不涉是非,是以在朝野声望极好。

方孔炤是前任的南直隶巡抚,在礼部也待过两年,各方面资历十分厚实,是一个朝野都看重的人。

他听着朱栩的话,微微躬身,道:“目前内阁给的钱粮很多,臣不忧。臣担心的这么大规模的动作,尤其是那些灾民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方孔炤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工程是交给地方去做的,这个地方上,是商会,不是官府。

如果一个不好,这些灾民闹事,席卷之下,可能就是一场民变,并且会是一个极度膨胀,转眼间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巨大民乱

一般来说,这件事很容易控制的,方孔炤完全有能力,他既然这么说,应该看到了一些什么。

朱栩面色如常,端过曹化淳递过来的茶,淡淡道:“又有人在里面生事”

“臣还不确定,臣的想法是,这一次参与工程的灾民,分三波,向辽东,安南,倭国移民。”方孔炤神色始终平静如常。

朱栩微微侧头,好奇的看着方孔炤,道:“这一次,可是近十年,超过五百万人”

方孔炤抬头看着朱栩,目光直率,道:“这三地缺人,中原不缺。”

“不缺”,就是多了。

朱栩右手在桌面上轻轻拍了拍,方孔炤的话,应该是与户部那边年终审计有关。

户部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人数,但结合地方的数据,推断大明传统明人的人口接近八千万,这超出了他们以往的认知两千多万。

方孔炤这个话,怕不止是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朝廷相当一部人的意思。

朱栩也听出了话外之音,方孔炤等想移出去的,怕远不只是这五百万人。

第1455章驱逐性移民

按理说,大明疆土现在空前辽阔,容纳个七八千万,甚至一个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现在是天灾日渐加剧,各种矛盾日趋尖锐的特殊时期。

不管是为了灾情,“新政”,还是日后的发展亦或者控制新占领的地方,朝廷想要大规模移民都是有足够理由的。

朱栩对这件事不置可否,大明的土地是足以容纳这些人口的,等灾情过后,可以预见的会有一个人口极度膨胀发展期,相对的,海贸会更加发达,人口向海外移民,也会是一种潮流。

总体而言,人口会疾速增长,即便现在移民,也阻挡不了人口增长的现实。

方孔炤自然知道瞒不过朱栩,道:“皇上,内阁那边有种看法,目前的人口,对新政来说是障碍。”

朱栩拿过茶杯,轻轻的喝口茶,道:“这种看法,不足为奇。”

所谓的“不足为奇”,是因为现在灾情如火,大部分百姓过的很是艰苦,这个原因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明朝缺粮食,而是人口过度。

一定人、地比率及产出的环境下,养一百人与一万人的差别是巨大的,一百人可能堪堪果腹,一万人的就会打生打死。

这也是后世研究“小冰河”时期的一种观点,认为明朝这边人口众多,地域太大,承受的灾情自然更重,突破了承受极限,是以发展到了改朝换代的程度;而倭国等一样承受灾情的国家则平稳的渡了过去,是因为承受的灾情小,抗灾能力足够,因此平稳渡过。

方孔炤看着朱栩,不知道他这句话代表着什么,沉吟一阵,道:“皇上,内阁那边正在计划一种同化政策,主要是针对倭国,现在有两种手段,一个是移入,一个移出,明年下半年计划实施。”

这也是像朱栩暗示,内阁正在发生某种变化,这种看似“同化”的政策,实则如同安南等一样,采用的是驱逐政策,然后将大明子民移过去,完成“同化”。

朱栩神色不动,道:“移到哪里去”

方孔炤道:“在锡兰北面,有一些大小国家,就是莫卧儿的南面,联合舰队已经占领了一个。这些人,是土著,也是蒙古人的后裔,但已经被驯化,崇尚佛教,攻击力不足,联合舰队以剿匪为名,扶持一个傀儡统治该地,内阁还在考虑设立锡兰总督。”

总督在大明已经走入历史,包括海外。吕宋,旧港两省曾经设立总督一职,主管军政,民事,是一个实权非常高的职位,并且意味着大明朝廷对这个地方的重视。

如果孙传庭想要在锡兰设立总督,那就表示他对莫卧儿所在的印度大陆有了想法。

朱栩神色玩味,是傅涛的动作让孙传庭意识到海外的重要性还是海贸的惊人利润亦或者,是从他这里看出了什么,在配合着提前布局

不过,不管怎么说,孙传庭这个安排很合他的心意,放下茶杯,朱栩道:“嗯,朕知道了。”

方孔炤一怔,看着朱栩,不知道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他没有再问,而是有说了一些其他事情,半个时辰才起身告退。

朱栩坐在椅子上,静了一阵,铺好纸,拿起笔,右侧竖排写着四个大字:安民定策。

然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的写了近千字。

认真看了一会儿,他对外面道:“送去内阁。”

曹化淳快步走进来,接过手,神色微怔。

因为这不是文本,而是一张纸。

曹化淳没有迟疑,对口合起,没有折叠,匆匆送去内阁。

将近年底,孙传庭一堆事情,看着曹化淳笑眯眯的进来,神色一动,起身笑着道:“曹公公是稀客,请坐。”

曹化淳道:“可不敢耽误首辅的时间,这是皇上让咱家送来的。”

孙传庭不敢耽搁,接过来连忙看去,看完又斟酌片刻,道:“请公公回禀皇上,内阁会立刻研究,年前做出预案上呈御览。”

曹化淳笑着,却没有走,看着孙传庭,略带好奇的道:“首辅,为什么会想到请方尚书去说”

方孔炤这次进宫,显得颇为“没事找事”,更多的,就是去替孙传庭代奏。

孙传庭对于这位不干政的皇宫大总管有些好感,笑着道:“有些事,皇上不能开口,有些事,首辅不能做。需要有人居中转圜,还请公公体谅。”

曹化淳的位置很特殊,能看清楚很多事情,对孙传庭的话有所理解,道:“咱家明白了。”

曹化淳刚要走,孙传庭忽又道:“曹公公,听说曹家近来有些不平静”

曹化淳本欲转身,听言神色顿变,道:“首辅这话是何意”

大明的朝廷向来是风声鹤唳,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位置越高的人,越是如履薄冰。

这次倒是孙传庭意外了,道:“奏本已经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