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独断大明 > 分节阅读 592

分节阅读 5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心翼翼。

大明现在各个阶层,从身在中枢的内阁六部的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紧皇宫,盯着内阁。

而今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大明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新政”,在革新过去的一切。

内阁的“新政”计划早就一点一滴的透露出去,这是包含了各个阶层的庞大计划,事关自身利益,谁都忍不住的多看两眼。

由于朝廷任用的“偏好”以及各种禁令,大明被贬低,禁止入仕的官员,士人以及决意不再入仕的人如过江之卿,遍及大明的角角落落。

能考取功名,入仕之人,无不是诗书满腹,才华横溢,名满一方。现在他们只能流落江湖,一个个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开门受徒,一个个学院拔地而起,各种学派纷至沓来,遍地开花。

这些人,尽管他们之间相互看不顺眼,彼此争个不休,同时目光又紧盯着庙堂,针砭时弊,大谈国事,高谈阔论,吸引了更多的人,可以说,大明民间对政事的热情,前所未有。

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江右,也就是江南,而江南最盛的,莫过于秦淮河畔。

这里名妓盈楼,艳名远播,才子风流,佳话叠传,名声隆隆,天下皆知。

有人是借酒浇愁,有人是醉生梦死,有人是卧薪尝胆,有人是穷途之哭,人间百态,皆能看到。

大明太大了,人也太多,千姿百态,靓丽纷呈。

乾清宫。

朱栩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桌上摆满了各种小手札,还有“随记”,一个个小本子,他写一阵子就抬头看几眼,然后继续写。

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对于大明各项政策的思考,以及偶然乍现的灵光,都记录在这里,他在整理,这些都是要在未来的施政中逐一实现的。

曹化淳陪站在不远处,眼见灯光暗了些,悄悄命人换了一盏灯。

朱栩这已经是常态,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什么清闲的时间。

“或许,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曹化淳心里道。

这个时候,张筠一身常服,在宫女的陪同下,端着一碗羹汤,悄悄来到门前。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连忙迎了过去,低声道:“奴婢参见娘娘。”

张筠向里面看了眼,轻声道:“皇上还不想休息吗”

曹化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估计还得三更。”

张筠看着灯光下,奋笔不止的朱栩,将羹汤递给曹化淳,道:“劳烦公公端给皇上,请他早点休息。”

“是,娘娘费心了。”曹化淳端过来,悄步走向朱栩。

张筠又看了眼,悄步的走了。

曹化淳进去,将羹汤放在朱栩桌前,低声道:“皇上,这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娘娘今晚在乾清宫留宿。”

朱栩一怔,抬起头,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看了眼眼前的白色羹汤,放下笔,吐了口气,伸手端过羹汤。

轻轻尝了口,清淡爽口,提神醒脑。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曹化淳看着朱栩,道:“皇上,明天就是大议,是否要早点睡,养足精神”

朱栩放下碗,看了眼外面黑漆漆的天色,道:“今天就到这吧,内阁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内阁近来的态度有些奇特,似乎专注于新政,其他的事情,已经不再插手。”

朱栩刚要起身,顿时一愣,道:“什么叫做已经不再插手”

曹化淳沉默一阵,道:“对于皇上的一些既定政务,内阁极少反驳。”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不由的笑着道:“内阁也算是学聪明了,好。行了,今天就到这里,都去休息吧。”

“是。”

这一夜,相当的漫长。

第二天一大早,东华门就排起了长队,内阁辅臣孙传庭领头,后面是六部尚书,侍郎,接着是各地的巡抚,总督,五十多人,分成两排,看着紧闭的大门,安静的等着。

内阁大议厅,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早已经在了,郑友元忙着指挥,布置,安排各种程序。

这个大议厅,本来是能坐下将近两百人,但实际来的人,只有五十多人。

孙承宗与毕自严并排而立,打量着这个大议厅,孙承宗道:“这只是个开始。”

毕自严抱着手,脸色平静的点头。

当今这位皇帝,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之中,以往不在意,现在稍微留心,就能发现端倪。

比如,这个大议厅,近两百个位置,预示着下一次大议会有两百人,只是,这多出的一百多人从哪里来,如何来,就不得而知了。

郑友元转了一圈走过来,道:“大人,差不多了。国旗卫队已经准备好,只等时间开启宫门,诸位大人进宫。”

毕自严与孙承宗却没有松气,反而心情越重,越到是这个时候,更要谨慎。

咚咚咚

宫里沉闷,厚重的钟声突然响起,响彻整个紫禁城。

东华门应声而开,两扇大门被拉开,孙传庭望着里面,抬步率先走入。

在这些外廷的大人们进宫的时候,朱栩也在张筠等的帮助下,穿好了龙袍,遥望内阁。

第1002章百官宣誓

内阁。

六部尚书,侍郎,诸巡抚,总督等在内阁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进内阁,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

内阁的文书等端着茶水,铭牌,文房四宝在大厅里穿梭,放在一个个桌子上。

这样的大议算起来也是第一次,尽管已经看过议程,诸位大臣还是觉得新鲜,相继的走进来,在位置上落座,目光却在毕自严等人身上流转。

傅昌宗,周应秋,杨景辰,王从义,余大成等人各领着所属的巡抚总督,分成五个部分,环绕着内阁以及后面的朱栩的高台。

在朱栩的高台右侧,是一个矮一点的桌子,那是今天主持人的位置。

在主持人的前方,有一个高脚桌,在朱栩高台与诸位巡抚的正三角处,人可以站在里面,侧向诸位总理大臣,巡抚的方向。

在大厅的正中间,有一个四方台,一杆银色的旗杆笔直而立。

在正对的不远处的门里,国旗卫队静静的等着,手里斜竖着一杆国旗。

在百官对面,朱栩左侧,正北方,是一个“壁橱”,里面摆放的是大明历代皇帝的灵位,檀香袅袅,庄严肃穆。

郑友元忙活了好一阵子,来到五位内阁阁老身前,抬手道:“诸位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毕自严微微点头,看了孙承宗等人一眼,道:“我们也就坐吧。”

孙承宗,靖王等人点头,随着毕自严在朱栩高台前的四个位置上坐下,孙传庭走向朱栩右侧的台子,他是主持人。

这么一来,一切就齐了,静等着朱栩入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