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独断大明 > 分节阅读 514

分节阅读 5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之色,抬着手道:“臣谢皇上。”

朱栩手里端过内侍送来的茶杯,边想着边道:“嗯,孙传庭到京之后,你们聊一聊再走。辽东现在看似安稳,问题也很复杂,你要有心里准备。”

周应秋坐在朱栩不远处,躬着身,道:“是。臣有几点想法,特来与皇上面呈。”

“说。”朱栩喝了口茶,看着周应秋道。

周应秋顿了顿,道:“第一,辽东地广人稀,开垦之地还不足百分之一,臣以为,辽东目前需要的是,增加人口,全力开垦,不管是接纳陕甘六省的灾民,还是增加朝廷赋税,尤其是抵御异族的再次入侵,都至关重要”

朱栩目光微动,微微点头。周应秋的这话有些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句,虽然他说的“异族”可能指的是建奴或者蒙古人,可最终来的,会是俄罗斯人,算是歪打正着。

周应秋见朱栩点头,又道:“第二,孙大人在辽东构想了环城之法,臣认为相当有见地。各地以大城为中心,围绕着逐步建立小城,环环相扣,彼此依托,既能集中能量发展,也是对异族入侵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臣深为赞同,将继续大力推动,并且还会进一步衍生,在异族脆弱之时,尽可能的拓展我大明版图,继续削弱异族,增强我大明”

朱栩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整个大明都知晓他“好武功”,对扩张版图十分热衷,周应秋分明是有意在拍他马屁。

周应秋见朱栩微笑,神色无波,道:“第三,辽东这几年已经接纳了近六百万移民,每年耗银千万,现已经到极致,无力继续接纳灾民,未来两三年会是一个缓冲期,臣打算扩大在辽东的商贸,尤其是海贸,以期增加总理大臣府收入,以减少对国库的压力”

朱栩静静的听着,辽东要进入一段消化期,未来两三年应该相对平稳,国库对辽东的输血将会逐步较少,控制得宜,未来辽东的移民钱粮甚至不需要国库来出,辽东自己就能承担。这两三年耗费的地方将会是安南,多尔衮在安南大兴杀戮,北安南清理的已经差不多,明年可以大规模移民了。北安南不同于辽东,土地肥沃,成熟,不需开坑,会很省事,很省钱,但也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周应秋喝了口茶,继续道:“第四,臣打算对辽东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最北端以海参崴为中心扩建三府十六县,中段以沈阳为中心,扩建六府二十七县,末端以锦州为中心,扩建二府九县,以严密的区域划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以强力推动辽东的各种政务”

朱栩又习惯性的端起茶杯,默默的思索着。

周应秋显然是下了功夫的,言辞之间虽然颇有些宏图大愿,但也没有什么莽撞之举,都在孙传庭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周应秋在吏部的能力朱栩是看到的,在地方上朱栩心里没底,此次让他去辽东,一来是避开京城的复杂局面,让内阁集权更为顺利,二来在辽东希望他能“萧规曹随”,稳住辽东渡过消化期,安安稳稳的,三年后顺利入阁。

不过周应秋显然不会这么坐等无为,还是有些企图心的。

朱栩倒是颇为欣慰,下面的人能务实的行事总比天天上报麻烦的好。辽东他倒是不这么担心,相反是陕甘等六省,朱栩一直记挂不下。

傅昌宗为人沉稳,步步都精打细算,从不逾矩,面对六省的复杂局面,他能撑得起吗

周应秋倒是不知道朱栩心里的想法,继续着他的话头,刚才都是大框架,现在又开始说一些细节。

朱栩抱着茶杯听着,倒是对周应秋有些刮目相看,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幕僚的计划,都说明周应秋是上了心的。

好半晌之后,朱栩点头道:“嗯,不错,回去之后,写一道详细的奏本来,朕看看。还有,孙传庭毕竟是前任,品级也高你半阶,不要端架子,该去迎接就迎接一下,在辽东也不要为了证明什么就刻意对他的政务怎么样,都是朝廷大臣,该有的心胸要向外界展示出来,小肚鸡肠,扣扣搜搜的不要有”

周应秋看着朱栩,目光突然微闪,继而躬着身道:“是。”

朱栩看着他的表情,眉头微抖,端起茶杯,淡淡道:“你明白什么了”

周应秋躬身在那,道:“皇上有意和解,臣等会做的妥善,绝对不会有损皇上威仪。”

“和解”朱栩手一顿,旋即醒悟过来。从他赦免东林党开始后一直就有些闲言闲语,各种揣测,倒是没想到周应秋是这样想的,只怕傅昌宗等人也是这么揣度。

他放下茶杯,手指习惯性的在桌面上敲击着,俄尔,沉声道:“你听清楚,回去告诉一些人,朕从未想过所谓的和解任何不彻底的改革都是妥协退让的结果,朕绝对不会退让半分赦免东林党是为了定案朕只是不希望总有一些人老想着给他们翻案,隔三岔五跳出来惹人厌烦,也顺手为新政扫除一些障碍。至于其他的,朕无意做出什么让步这一点,你,外面那些人都要牢记”

周应秋面上微惊,他一向善于揣摩朱栩心思,难不成这次想错了他内心有些忐忑的抬头看着朱栩,眼神很是不安。他的过往并不好,之所以能一直身居高位,就是因为帝心在他,若是失了帝心,他离告老还乡就不远了,还谈什么入阁

朱栩看着他的表情,面色微冷的道:“你们没有多做什么吧”

周应秋连忙起身,抬手道:“皇上放心,没有。”

周应秋低着头,面上发紧。尽管这点事情皇帝未必会多说什么,可周应秋担心这是一个开始。现在“新政”越来越有人心所向的趋势,朝野,士林间的舆论在发生分裂,皇帝是不缺支持者的

第876章孙传庭入京

一个时辰后周应秋出了乾清宫,心里沉甸甸的。

他心思向来敏锐,他从朱栩的话中听出了一些让他不安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令他心神不宁。

出了乾清门,周应秋默然一阵,又折身前往内阁。

在内阁待了半个时辰,他就出了宫,向城门外走去孙传庭快到了。

朱栩坐在暖阁内,还在回想着周应秋的话,一阵子之后,抬头看向曹化淳,道:“朕最近的动作,真的像要与那些人和事和解吗”

曹化淳神色微凝,躬着身道:“奴婢不觉得。”

朱栩看着他,手指在桌面敲击着。虽然曹化淳觉得没有,可周应秋都有这样的感觉,外面怕是会更多。

与外界“和解”,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现在朝廷格局大变,他基本上也已经稳固了的权势,并且“新政”需要与外界“和解”,种种条件看来,“大和解”几乎是一种必然之举。

可朱栩完全不会这么干,他要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改革,不会给那些余孽一丝机会,哪怕是幻想都不行

朱栩自顾的倒了杯茶,又道:“内阁那边近来有什么安排”

曹化淳上前两步,道:“内阁的精力现在主要为的是大议以及军演,外加皇上的大婚,其他的按顺序是,降爵,审判钱谦益,流放东林等。”

朱栩喝了口茶,微微颌首。

傅昌宗,周应秋已经确定要离京,内阁的“心腹大患”没了,做起事情来变得相当从容,不急不躁。

现在内阁到是站到了他一边,已经是推动“新政”的主力,不管有意无意,按照计划都会打掉外界对“和解”的幻想。

“老曹最近在干什么”朱栩放下茶杯道。曹文诏回京后,还没有来见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