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9(2 / 2)
曹化淳在一旁看着,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朱栩的心思,等了一会儿,上前道:“皇上,卢总兵明天就能到京,曹总兵估计还要两天。”
朱栩默默点头,静了好一阵子,道:“嗯,外面盯紧了。”
这个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他要控制住局势,完成他的既定改革计划。
“是。”曹化淳道。
朱栩说完这一句就手里拿过桌上的奏本,继续他的工作。
内阁,毕自严与傅昌宗对坐,正在商讨明年的财政情况。
傅昌宗手里是一个小本子,道:“虽然明年会进行裁军,但一时半会支出不会减少,预计白银在两千万以上,移民支出是七百万以上,工部的支持估计还要在四百万以上,其他五部在三百万以上,除此之外的支出比较零碎,下官都列了单子,林林总总也有六百多万,粮谷的支出也要近两千万石这么大概算下来,加上今年的亏空,明年缺额白银在一千万以上,粮食五百万石以上”
这些毕自严心里都有数,听着傅昌宗说出来还是不停的皱眉。
天启年间朝廷的税银是两百万两上下,粮食在一千三百万左右。由于皇帝将惠通商行等移交给内阁,使得朝廷税银增加到三千万左右,税粮也有一千八百万,看似增加了很多,可支出更为庞大,且一时半会不能立即节流,未来两年的亏空甚至比天启一年的赋税都多
未来税赋还会减少,亏空却未必能填补,也就是说,除非动用十大粮仓,否则这个漏洞根本填不上,只会一年比一年的大,要是遇到些突发事情,甚至没有多余的能力去抵挡
节流迫在眉睫
内阁收权迫在眉睫
推动“新政”迫在眉睫
毕自严心里计较着,看着傅昌宗以一种坚定的语气道:“新政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田亩策,本官打算将户部管理的田亩,户丁等都司独立出来,成立一个衙门,你怎么看”
这一项是户部最重要的职责,一旦被拿走,户部就算空了一半,仅剩下对钱粮的管理了,并且这个管理是书文上的,实际保管还不在户部。
傅昌宗看着毕自严,神色平静,目光微闪。
第837章该下猛药了
户部不是普通的衙门,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掀起巨大波澜,毕竟傅昌宗是皇帝的亲舅舅,在户部多年,他的门生故吏,至交好友,还有不知道多少人在看着他,要是户部突然被拿权,可能会引起朝野巨大的震动以及一系列不必要的猜测。
周应秋现在已经被“另调他用”,因为刻意压制才没有多大波动,要是傅昌宗再倒了,可能会引起滔天般的官场震荡,甚至有损皇威,波及到“新政”
周应秋,傅昌宗是吏部,户部两大尚书,是朱栩控制政局最为关键的两大支柱。
周应秋现在已经赋闲在家,若是傅昌宗再出什么事情,很容易让朝野猜测朱栩这个皇帝可能“大权旁落”,引起不可预测的政治危机,会波及整个大明,影响方方面面,后果难以预料
傅昌宗沉吟好一阵,抬头看着毕自严道:“毕阁老,切莫操之过急。”
毕自严看着傅昌宗,心知肚明的道:“若是傅尚书配合,本官能将影响降到最低,争取在年前完成对户部的革新。”
这句话一出傅昌宗就皱眉,抢人东西还要人配合,并且说的是“革新”,他这位多年的户部老尚书,怎么听都觉得刺耳。
但他也知道,收权内阁是朱栩的既定计划,压着怒气,道:“阁老要怎么做,尽管吩咐就是。”
毕自严能感觉到傅昌宗语气不对,还是道:“本官打算将户部的一些职权进行拆分,其中一些直接归属内阁直辖,对户部的政务,尤其是钱粮出入严格把控,对户部的官吏进行重新调配”
傅昌宗眼皮跳了跳,这位毕阁老好大的胃口,居然要一口气吞掉户部,简直视他若无物
若是平时,他绝对不会与毕自严客气,但一来这是朱栩的国政,二来他也即将离开,还需要与内阁有和睦的关系,否则他一走他的那些关系就都处于危险境地,还需忍耐。
不过傅昌宗对毕自严的咄咄逼人还是深感厌恶,面色不动的道:“近来天气寒冷,下官身体一直不大舒服,今天也是来向内阁告假,还请毕阁老允准。”
毕自严眼见傅昌宗在他面前一副撂挑子的模样,心里也有怒气,直接顺水推舟的道:“好,具体的革新办法本官会通知户部,也会与皇上商议,傅尚书大可放心。”
傅昌宗见毕自严执意如此,心里怒火难出,起身道:“下官告辞。”
毕自严没有再说话,看着傅昌宗离开,心里长吐一口气,面色沉着。虽然得罪了傅昌宗可能有不少后果,但相对于他的计划,这些他都能承受
傅昌宗出了内阁,又看向景阳宫方向,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去一趟。
毕自严这么迫不及待的乱来,很可能会将六部都给打乱,加上他与周应秋相继“离职”,可能会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现在又是年底,明年的大议已经不远,可不能出大乱子。
傅昌宗站在原地,想了很久还是转身走了。
这件事的根源还是皇帝的既定计划,毕自严是顺着计划在走,虽然急了点,皇帝也不会因此就做什么。
在傅昌宗走出宫的时候,一道消息在京城上空炸响。
“降爵”
传言最广的一个版本就是鲁王上奏,宗室人口太多,岁禄不够,英国公张维贤建议“降爵”,公爵三代无功勋降为庶民,亲王五代无功勋降为庶民。
在京城的宗室,勋贵有几十万,他们都是依靠朝廷俸禄过活的,“降爵”不止意味着他们三代以后就是一无所有的庶民,还意味着他们的岁禄会大幅较少,好日子不在
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一群在风花雪月,酒色财气中醉生梦死的宗室,勋贵公卿们,陡然间清醒起来,满京城的打听消息,将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传的面目全非,变成了谣言。
在差不多一个时辰后,一群人各显神通,动用各种关系向宫内探听消息,接着就一群人男女老少的拥挤在皇宫门口,要求见皇帝,见太后,见太妃,甚至于李解语,海兰珠都没逃过。
鲁王,晋王等也召集了宗室的一干王爷,包括靖王在内,十多个人王爷,聚集在宗人府。
他们商议最多的就是关于“降爵”这一条,都非常诚恳的讨论了宗室人口,岁禄,朝廷面对的困难,最后才讨论“降爵”的事情。
这件事一干王爷,哪怕是靖王都不敢应承,缄口不言。
一群王爷商讨半天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鲁王等人也早有所料,无非就是一个正式的通知,还得看日后事态是否有变。
老奸巨猾的张维贤现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