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5(1 / 2)
于诏命,旨意,臣请由内阁起草。”
朱栩眼角眯起,笑着道:“毕师这样说了,朕也不能驳,嗯,起草好送到御书房,朕盖印之后,也由内阁颁布,今后非重大事项,政令皆出内阁”
听到“政令皆出内阁”,毕自严“受伤”的心里总算有了不少安慰,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一连完成了几件事,他心里也很开心,笑着道:“那就这么定了,加了一个靖王入阁,应该对新政大有裨益,但内阁的人还是少了点,你们也再物色物色。”
“遵旨。”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有些口是心非的应道。他们现在都已经清楚,皇帝对内阁有着通盘的考虑,不是他们能插得了手的。
朱栩又打量了眼这个内阁,道:“这里到底是太小了,你们拿个主意出来,对这个内阁进行改建,扩建,毕竟是我大明总理朝政的地方,不能太寒酸了,各种机构,直属的衙门,都要搬进来,重新梳理一下,我大明的这些衙门还是太乱了些”
对于这些,毕自严,孙承宗都没有什么意见,点头应下。
朱栩又交代几句,便起身离开了内阁。
内阁大堂里,只有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三人,这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眼下的情况,需要他们“变通”去处置,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毕自严看了眼张问达,向着孙承宗沉吟着道:“事已至此,只能让靖王入阁了。”
孙承宗沉着脸,点点头。
他们是挡不住的,换个角度来想,靖王入阁确实有很多好处,稳定宗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推动督政院,督政院一旦完成,内阁对天下的控制力就会进一步增加,“新增”推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那就以破格为由擢升靖王,另外,对督政院的限制也要明确摆出来,不能引起一些人的妄念”毕自严道。
“我来起草”孙承宗道。这道旨意非同一般,一不小心就可能为日后埋下大祸,他要慎之又慎,不能假他人之手。
毕自严没有多说,转头向郑友元道:“将靖王请来吧,本官要与他谈谈。”
内阁以往就两个人,能在“身份上”要六部,督政院一头,现在靖王入阁,这些身份,关系要好好梳理一下了。
“是。”郑友从外面进来道。他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毕自严,没有出声。今天皇帝看似为了靖王而来,可宫外的事情绝口没提,显然还另有打算今天的事情不算完
毕自严仿佛没有看到,犹自思忖着。
靖王的入阁会对内阁,尤其是现在的朝局关系产生冲击,若是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再调离,影响就更大了。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没有入阁,反而靖王入阁了,皇上到底要做什么他说还要加人,还有谁能加入内阁”
毕自严心底转悠着,难以平静。
朱栩走在回去的路上,在乾清宫前,停了下来,背着手,远远的望着。
他一直住在景阳宫,这偌大的乾清宫长久空着,现在空荡荡的,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刘时敏站在朱栩身侧,心里微动,却没有开口。
乾清宫一直是皇帝的居所,是最重要的办公之地,已经空置了好些年。
“你说,朕是不是该搬进去了”朱栩似自语的道,明年他将大婚,亲政,不能一直住在景阳宫。
“奴婢认为,现在可以了,年底之前,应该能彻底搬完。”刘时敏道。
虽然两宫离的并不远,可收拾,重新装修,再搬,个把月是要的。
朱栩心里涌出一股豪气,挺了挺胸口,道:“那就搬,让人收拾吧”
“遵旨。”刘时敏道。
朱栩转身走了,回向景阳宫。还没走几步,一个内监匆匆而来,拿着一个纸条,道:“皇上,海军那边的飞鸽传书,曹总兵已经回到福建,旧港,吕宋基本上处置完毕了。”
“唔。”朱栩没有接纸条,心里算了算时间,道:“是该回来了,告诉他,让他立刻启程进京,快马加鞭”
“遵旨。”刘时敏道。
听到曹文诏要回来,朱栩心里底气更足了一点,走了几步,又道:“再让卢象升也进京。”
“是。”刘时敏道。
第814章下一个对付谁
督政院。
今天的督政院显得是格外的清冷,往常一百多人挤在这里,喧沸鼎天,这都快晌午了,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多人,纷纷缩在角落里,大气也不敢喘,偶尔的低声议论也压的贴耳才可闻。
因为当今皇帝太过强势,靖王在督政院的事情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忘记了“祖法”,现在被人翻出来,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心惊胆战,难以安宁。
“祖制”,“宗法”看似简简单单是四个字,但足以逼死无数人,想想十多年前的“国本之争”就知道其中多么可怕,强如神宗皇帝,撑了十多年,杀了四任首辅,十几个堂官,罢免的不计其数,最后还不是妥协了
当今皇帝纵然强势堪比太祖太宗,在这个时候也只能退让
督政院一百多人,都经过严格的选拔,可关系错综复杂,现在告假,出京的已经走了大半,现在剩下的都是实在走不掉,以及靖王的一些心腹,追随者。
靖王的班房内,他一身朝服,正做着他的例行政务。
督政院现在已经铺展到省级,一些省会的府也开始筹建,虽然还没有行使督政院的各项职权,政务量却已经庞大到让靖王有些难以负荷了。
魏学濂从外面进来,看着一如往常的靖王,神色犹豫着,抬手道:“王爷,外面已经闹翻天了。”
靖王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个人是皇帝看中的人,并且是政院派的领袖之一。
靖王随手将一道文书合上,不在意的道:“外面都是什么情况”
魏学濂看着靖王毫无动容的神色,仿佛不知大难在前,心里佩服面上焦急的道:“王爷,现在您被弹劾的事情,已经传遍京城,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看您的笑话,下官认为,您还是进宫一趟吧,只要皇上肯保王爷,那些人不会得逞”
靖王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却没有多说。
魏学濂一怔,道:“王爷,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您被下狱,整个督政院就垮了”
靖王抬头看了眼外面,影影重重,显然有不少人在偷听。
他坐在那,默然一会儿,道:“督政院,日后我不常回来,你要照看好。反贪局针对的是所有官员,除了内阁之外都能查,分寸你自己拿捏,山西那边还是要养案,在这种时候,以稳为主,再等等明年吧,我就不拦着你了。还有,打铁还须自身硬,咱们督政院一定要干净,要是被人捅出什么窝案来,不止是你,本王也没什么脸”
魏学濂听着靖王如同交代后事的话,脸上动容,他想起了以往靖王对他的庇护,神色一正,抬手道:“王爷,既然您不去,我去我一定向皇上阐述您对督政院的重要性,不能任由宵小作祟,构陷忠良”
“圣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