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0(2 / 2)
刘时敏躬身,道:“是。”
刘时敏匆匆出去,拟好旨意,待朱栩看过,盖好大印,带好人,先向着大理寺走去。
吴淳夫现在正坐在大理寺后院,心满意足,得意无比,嘴里哼哼的摇头晃脑。
本来是一条死路,硬是给他走活了,只要他今天离京,待他回来,一切就都定了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甚至还能眺望那内阁,当真是舒坦,惬意无比。
他那心腹,中年人判长走进来,看着他的表情,心里摇头。这把柄在他人手里,就等于是脖子在他人刀下,随时都可能落下,即便这次安然度过,肯定还有下次,难不成一辈子都要这样战战兢兢的在刀下苟活
中年人心里一叹,还是劝道:“大人,这一次您是躲过去了,可是下一次呢向皇上坦白是最好一条路,错过这一次,您就彻底没有回头路了。”
吴淳夫何尝不知,可能有活路,他为何要求死
他站起来,看着中年人微微一笑,道:“你放心,本官自有计较,我已经猜到背后是何人。这一次是将我与他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他今后的要求我一律拒绝,看他能如何”
中年人顿时苦笑一声,道:“大人,您真认为那人就会如此罢休,您能威胁到他吗”
吴淳夫信心满满,道:“你放心,本官心里有数,你去审杨涟,手段不用我教你了,那几个替死鬼我都给你选好了,你只要照判词念就是,绝不会牵扯到你。”
根据“新政”,大理寺的判案要有五个判官在,其中一个是判长,若是判决有争议,少数服从多数。
中年人心里叹气,他与吴淳夫是绑在一起,撇也撇不清,吴淳夫这样迟早会连累他,他要早做准备。
吴淳夫没有看到中年人的表情,蓦然道:“走,先去看看,我要亲自告诉杨涟一声,结个善缘,他是帝师,要是他出来了,肯定会复启,将来对你我必然有大用。”这是非常正常的逻辑,在天启之前百试不爽。
中年人脸色微变,连忙阻止道:“大人不可,你一定要与那些人划清界限,否则日后必有大祸”
吴淳夫看着他,从容一笑,道:“无需担心,我都想好了,定然不会有事,走吧。”
中年人刚要再劝,一个衙役来到外面,大声道:“大人,宫里来旨意了,是刘公公亲自来传旨。”
刘时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虽然不如魏忠贤时,掌内外奏章,主持阁议,权倾天下,那也是皇帝的心腹之人,谁都不敢轻慢半分。
吴淳夫神色微变,连忙道:“快,走”
一面小跑,一面心神紧张,他猜不透皇帝突然的旨意是何意图,要是不准他再审杨涟一案,那他就又要跌回去了。
跌回死路上,这回是彻彻底底的死路
第807章一盘大棋
刘时敏站在大理寺大衙案桌之前,手里托举着一道黄卷,也就是圣旨。
吴淳夫内心战栗,匆忙而来,跪在地上,大声道:“臣吴淳夫接旨。”
吴淳夫不敢抬头,他很怕,若是皇帝的旨意真的是禁止他再审,他那真的就没有活路了。
在他背后,是大理寺一干官员,有七位之多,都是寺丞,判长之类,算是大理寺的最高层。
刘时敏看了他一眼,拉开圣旨,肃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理寺卿吴淳夫恪尽职守,忠诚有加另调他用,即刻生效。钦此”
吴淳夫眉头紧拧,脸色变幻,他摸不清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
重审杨涟是内阁允准的,并非他擅自做主,若是皇帝生怒,也不应该是“另调他用”,可若是皇帝没有生气,为何又要在这个时候调离他
吴淳夫眉头拧的生疼,他实在不明白,这关乎他的身死,他不能不谨慎小心,想个明白清楚。
刘时敏话音落下,大堂上安静了好一会儿。
“吴大人,接旨吧。”刘时敏道。
吴淳夫神色一惊,醒悟过来,连忙举着手道:“臣接旨。”
吴淳夫头上冒着细汗,有些口干舌燥,站起来僵硬笑容的看着刘时敏,道:“刘公公,可否透露一二,皇上这道旨意的意思是”
刘时敏微微一笑,道:“这另调他用如果杂家没有记错的话,吴大人是要高升了。”
吴淳夫立刻双眼一亮,他知道六部最近有些变动,几个侍郎要调离,莫非,他要去任一侍郎
侍郎看是正三品,且比他的清水大理寺权力大,油水多
他大喜,连忙抬手,道:“多谢公公提点,他日必有报答。”
刘时敏眼神里笑的意味深长,没有多说,迈步出了大理寺。
吴淳夫心里松了口气,看着手里的圣旨,擦了擦头上的汗,脸上全都是笑容,仿佛已经升官了。
中年人倒是没有吴淳夫这么乐观,低着头,神色沉思。
这道旨意实在是太蹊跷了,云山雾绕不说,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诡异
吴淳夫没有想那么多,拿着圣旨就快步向里面走去。
事情起了变化,他即将高升,这个时候大理寺不能出事,还得尽快放出杨涟,他要好好琢磨琢磨。
傅昌宗这个“外戚”一直是清流攻击朱栩的一大把柄,傅昌宗被口诛笔伐,甚至是围堵,砸门,扔大粪不是一次两次,可实实在在被打,着实是第一次
他的被打,不但没有令京城燥热的气氛消减,让“民愤”降低,反而越发甚嚣尘上,仿佛傅昌宗的罪名已经坐实,要踏上一百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巡防营将傅府前后都护卫起来,不远处还是有不少人探头探脑,看着就鬼鬼祟祟,不等巡防营士兵靠近要么做正人君子状,要么就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