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3(1 / 2)
,人数超过两千人”
朱栩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他,奇怪的道:“为什么县学有这么多人”
曹化淳看了眼四周,道:“回皇上,扬州或者大明全国,似乎都不太在意县学,都拼命的往府学,省学里挤,现在大部分府学,省学都是直接招录,并不是从县学考入。且,县学都是免费,分了年龄层次,从八岁到十五岁不等,是以,人数比较多”
朱栩心里微动,明白过来。
为了照顾现在的士林,加上时间短,书院还不够多,除了穷苦百姓,稍微有点家底,学识的,都拼命的挤入府学,府学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而省学可以直接参加会试同时省学,府学都名额有限,种种原因就造成了县学的膨胀。
这是一种畸形,只能由时间来慢慢消化。
曹变蛟的人很快回来了,曹变蛟询问清楚,低声奏报道:“公子,查清楚了,那人叫做顾炎武,字忠清,苏州府人,看样子受打击颇大,现在想去应天军院。”
“原来是他啊”
朱栩笑了起来,这位是未来的大儒,在思想上有着极其独特的一面,虽然是儒学大家,可很多地方都有突破,单单看他现在的札记就知道,已经有了初步的破封建萌芽,十多年后必将触动世间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情报渠道很多,闻言没有出声。
朱栩背着手,慢慢的走着,心里思忖着。
顾炎武等人的思想,在这个时候肯定与现实有着极大的冲突,他们还是普通的学子,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他们要是不能低调,韬光养晦,今天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要怎么才能让他们安心的,尽快的完成他们的新思想突破呢”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突然道:“钱谦益到了吗”
曹化淳心里暗惊,还是道:“回皇上,已经到了,正在过去的贡院准备今年的科举。”
“礼部侍郎”
朱栩眯着眼,笑了笑,道:“调那个顾炎武给钱谦益做助手,回京之后,让他做礼部报纸的副编辑,每一期都要拿给朕看。”
曹化淳闻言不知为何心里稍安,道:“遵旨。”
朱栩一群人很快来到江都县学,院落明显就不如府学,但远远就能听到郎朗的读书声。
朱栩侧耳听了听,应该是大学的简略,微笑着走了进去。
门卫倒是没有阻拦,任由朱栩一群人走进去。
走过一片小竹林,入眼就是一块偌大的场地。
弓箭,骑马,长跑,兵器等等,不太像一个县学,更像一个小型的军事基地。
有一群人在跑步,有一群人在射箭,还有一群人在学马,都是十多岁,充满了青春朝气。
朱栩微微颌首,道:“我朝确实不许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错。”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知道朱栩一直在有意的清扫士林风气,这书院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能看到这样昂扬向上的书生士气,怎能不高兴。
刚走几步,曹化淳上前,在朱栩耳边低声道:“公子,听说刘宗周要在扬州讲学。”
朱栩眉头一动,这位在大明文坛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的“慎独”二字也让不少大家鸿儒为之惊叹,想要拜师之人络绎不绝。
朱栩捏着下巴,这位对入仕极其抗拒,就本身来说,也未必有多少能力,只是他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他思想革新的一个阻碍
正思索着,朱栩就看到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个六十多的白发老者带着一群学生,席地而坐,正在讨论着什么。
朱栩抛开刘宗周,向前走了几步。
这样的场景,当年他幻想了很多次,毕竟是励志要做教授虐学生的人。
“好了,今天两个题目,回去之后,写好上交给我。”老者理了理下摆,笑着说道。
一群学生都恭恭敬敬的听着,神情异常专注,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人。
“第一个问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何汉董仲舒还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个问题: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如何看待皇帝敛财”
“是教授”一群人学生起身,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离开。
“好大的胆子啊”
朱栩看着颤巍巍起身的老者,嘴角似笑非笑。
第一个问题,直接拿儒家的根本开刀,讨论“独尊儒术”的正当性。第二个就更了不得了,当今天下谁不知道他这个皇帝爱财,“惠”字头商铺遍布大明,这个老者居然要学生讨论他
曹化淳等人也都听到,不由得暗自皱眉,神色微冷。
私底下讨论皇帝,尤其皇帝的缺点都是犯忌讳,更何况还拿来做教学用
朱栩背起身,扇子拍打着后背,看着这个老者颤巍巍的离开,突然笑着道:“你们说,这两个问题很有趣对不对”
严格说起来,这算是“非议圣人”,“非议君上”,捅出去是要治罪的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没有说话,士林间的风气近年来算是越发的“放肆”,一些事情没了规矩与敬畏,堂而皇之的被拿出来讨论,质疑,以至于否定
其中固然有皇帝的推波助澜,实则上是多年朝政败坏,士林混杂,思想流派激荡后的缘故,一些人的“痴话”,“梦话”,“狂悖之言”,甚至远超当年的李贽,过去的朝廷往往都是以“年少轻狂”,“恐阻塞言路”为由,置之不理,任由发展。
到了崇祯以及现在的景正,就更加没有阻止,还故意放纵,甚至推动他们的发展。
朱栩对这方面没有干预,他希望能够在现实环境中自然发展,而不是他强行塞入私货,最多就是出现偏差时他纠正一二。
第659章天下大同的启迪
“看来,有些事情必须要早点做了。”
朱栩一合扇子,笑着说道。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矛盾都发展到了极点,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封建君权的质疑声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重修了大明律,在律法上确定了皇权的合理合法,不过想要彻底的理顺思想,获得足够的认同,不是单靠一部大明律就行了的。
“在书院,科举中增加一个商业论是不是太早了点”
朱栩一边走,一边思索。
大明现在的商业环境很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小冰川”在影响各个方面,若是大环境好一点,商业发展推动起来应该比较轻松,商业发展起来后加上对外交流,或许有些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终究是处在最艰难的时刻啊”
朱栩忍不住的仰天轻叹一声,历史上的明末真的是太艰难了,绕是他现在,做起事情来也是处处束手束脚,被现实所压迫,难以施展。
曹化淳与曹变蛟默默的跟在朱栩身后,他们对于朱栩的话无从理解,只能安静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