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5(1 / 2)
眯,俄尔嘴角似笑非笑。
孙承宗的话头停了下来,想了想道:“皇上,大致就是这些了,诸位总兵都没有什么意见,是否可以命内阁拟诏,盖印,明发天下”
朱栩看得出,孙承宗有些着急,这件事确实是宜早不宜迟,各省总兵离开驻地时间太长,谁也不敢确定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朱栩没有说话,将两张纸条向前推了推。
孙承宗坐回来,低头一看,神色动容,看向朱栩道:“皇上,是否要调虎狼卫增援”
申用懋这个时候也看到了,两张纸条的内容一个:科尔沁兵犯察哈尔。二个:黄太吉率军出现在沈阳城三十里外。
申用懋心头直跳,建奴这个时候来犯,到底是因为各地总兵“空虚”,还是真的要卷土重来
实则上,明朝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骑兵,察哈尔还好说,最多撤到长城内,可辽东不同,哪里没有关隘可守,骑兵来去自如再难听一点,哪怕黄太吉打到朝鲜都能安然返回
申用懋看完,向身侧的曹文诏推去。
曹文诏一眼扫过,顿时双目如圆铃,站起来向朱栩沉声道:“皇上,臣请命北上出长城,与建奴一战”
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看到了,秦良玉坐在前列,立身道:“皇上,臣请在草原铸城”
朱栩双眼一亮,看着秦良玉道:“继续说。”
秦良玉声音清朗,坚定有力,道:“皇上,草原多骑兵,我朝多有不敌,若在草原上立起三座大城,互为犄角,以火炮相守,充足粮草,以骑兵衔接,足以震慑整个草原”
朱栩心头跳了跳,这个想法确实好,他也想过,只是知易行难,在草原铸城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黄太吉在这个时候挑衅,朱栩必须要给他一点厉害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神色冷漠道:“传旨给顺平王,命他召集蒙,古各部落,以我大明的名义,讨伐科尔沁,再传旨给孙传庭,要是黄太吉还没走,打开沈阳大门,看黄太吉敢不敢进”
顺平王,就是林丹汗的封号了。
孙承宗暗松口气,就怕皇帝在盛名之下,真的听信曹文诏的豪言壮语,要是明朝真的大军进草原,那绝对比萨尔浒还可怕。
“遵旨”
曹化淳应声,快步走出去。
曹文诏与秦良玉对视一眼,都各自坐下。
朱栩心里断定黄太吉不过是虚张声势,真要开战,绝对不会两面作战,他们没有这个本钱
孙承宗,申用懋对视一眼,道:“皇上,建奴,科尔沁威胁不在眼前,还是要尽快完成军制革新。”
朱栩神态从容,道:“嗯,继续吧,有朕在,他们翻不起什么浪来。”
不少人心里还是蠢蠢欲动,认为建奴不过剩些余孽,应当尽早斩除,以大明现有的军力,配合大炮,一定能做到
可朱栩心里清楚,建奴虽然不同于蒙古,可也能变成游牧民族,偌大的草原,明军根本无法深入,彻底剪除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孙承宗快速调转话头,继续军改议题。
第541章粗暴
“对于大明的所有军队,将进行严厉的考核,优胜劣汰,精兵简政”
孙承宗声音大了一点,以转移在座的将领们的念头。
建奴威胁了辽东近百年,明朝是胜少败多。自当今皇帝登基以来,大明从未有败绩,声名正盛,一干武将自然好战之心蓬勃。
孙承宗是难得的冷静之人,声音越发的大。
朱栩对黄太吉这个动作嗤之以鼻,辽东正是最冷的时候,也就是示威,如何能战更何况,拿不下沈阳,他连根基都没有,以建奴现在的人口,哪怕加上科尔沁,那也根基浅薄,每一战都是损耗,补充却会异常的缓慢。聪明的话,只能在蒙古草原上征战,吞并,不断壮大。
秦良玉脸上多少有些欲言又止,朱栩能猜到她的心思,在她看来,哪怕无法一战消灭建奴,也要逐步压制,找到适合的战机一举灭之,不能这样放纵。
朱栩没有解释,今年才是真正灾情的开始,会越来越严重,还要延续十几年,大明的日子会非常的不好过,相对的,草原上会更难过没有大明的输出,他们会痛入骨髓
那个时候,大明的骑兵,应该可堪入草原一战了吧
朱栩眯着眼,突然打断了孙承宗的话,道:“战区分的太多了,就划分为五个,东南西北中,依照地理位置来,另外,海上也要划定安全区,海军定期巡逻,保护渔民,商船的安全,有合适的机会,海外也可以建立海军基地”
孙承宗一怔,稍作思忖道:“皇上说的是,臣等再议,另外,臣建议将每省常备军扩充到五万,同时招募新兵,老兵三年退役,如此轮换不休。”
朱栩嘴角微翘,这就是预备役了,退伍的这些人经过严格训练,一旦发生战事,兵力不足,只要召集回来,稍加训练就能派上战场。
其他人也都觉得这个办法非常不错,不过,这个是“题外话”,属于孙承宗的临时发挥。
他这话音落向,曹文诏连忙接着道:“皇上,臣还有个建议,在各军驻处,专门设立一个小队,只负责教导兵卒识字,读书,学习兵法,其他的不管,最好是秀才举人”
曹文诏的提议让众人都是双眼一亮,藏将于兵,这可是好办法
朱栩笑而不语,这个是他以前一次与曹文诏闲聊时说过的,没想到他倒是记住了。
曹文诏一开口,秦良玉也道:“皇上,臣认为,屯田法,现在也当适用,各地常备军当有一块地用来耕作,两百顷,足以给满足三万大军一年粮草所需。”
杨嗣昌默默的听着,作为执掌军情处的兵部侍郎,他要推算他们所说的每一个细节。
其他将领也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秦良玉的这个提法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正常,朝廷本来就有军田,孙承宗在辽东也开垦了数千顷的田亩,原因是朝廷的粮饷不足,只能自筹。
当然,秦良玉现在的说法与过去不同,她是实实在在的为提出合理性的建议,这个也不是“自筹”。
朱栩微微点头,同时心里感慨,两百顷就能养活三万大军,一个亲王往往都坐拥数万顷,还天天嚷着吃喝不够,向朝廷伸手。
曹文诏见朱栩没有说话,心里一动,开口道:“这里有人记录,诸位大人可以畅所欲言,只要对朝廷有益,皇上都会采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