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2 / 2)
徐光启早有准备,抬手道:“皇上,我们经过多次测试,这种方法,射程在一千丈之外,若是在高处,可以飙升到一千五百丈”
朱栩脸上微微动容,这可是两公里多,依照他的了解,比欧洲现有的大炮射程还要远
朱栩转头看了他一眼,道:“嗯,不错接下来,还是要提高射程,还有火药的威力,一定要不停的试验,与海外可以多交流,但也要注意保密,明白吗”
徐光启连忙抬手,道:“臣明白。”
朱栩背着手,看着徐光启,这几年一直窝在这里,说不上功勋卓著,可也劳苦功高,沉吟一声道:“徐大化,明年朕考虑让他入阁,你好好做,工部尚书朕给你留着。”
这是直接的封官许愿
朱栩身后的曹文诏,孙承宗没有意外之色,熊文灿,毕懋康等人神色微惊,按理说,毕懋康,徐光启这样的“匠人”是没有资格入朝堂的,更何况是位高权重的六部尚书
徐光启是翰林出身,在地方,太仆寺都待过,履历厚实,是完全有资格的,可听着皇帝的话,还是一阵激动,长身拜道:“臣拜谢皇上”
朱栩摆摆手,道:“你应得的,用心做事就行。”
徐光启应了声“遵旨”,心潮澎湃的站在朱栩身后。
毕懋康一阵眼热,他的资历虽然不如徐光启,可这些年也兢兢业业,当个侍郎没有问题吧
他趁热打铁的上前道:“皇上,破虏枪几经改造,现在射程远,威力大,皇上,可否要看一下”
相对来说,朱栩更看重大炮,一来现在火炮技术都相对原始,明朝很容易赶上,超越,可步枪不同,工艺制约着,不论是明朝还是欧洲,都是一个瓶颈,真正的实战性并不高,哪怕再过几十年,也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这不止是技术的问题,工艺上也做不到,唯有工业革命开启之后,才能新的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强大的火炮对未来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皇帝也不能打击臣子的积极性,朱栩笑着颌首道:“嗯,待会儿给朕几把,朕试试看。”
毕懋康大喜,道:“是皇上。”
几人正说着,那一门门大炮都被出了仓库,在炮台上架好,黑洞洞的炮口,对着远远的靶场。
那里是一片假人,石碓组成的小土山。
秦良玉等很多人都颇为期待,从辽东到陕西,火炮屡建奇功,他们都对这些火炮很是热衷。
徐光启振奋之后,开始指挥火炮演习。
足足五十门火炮,炮口缓缓抬起,远远的对着靶场。
所有人目光都看过去,想知道皇帝兴师动众带他们过来看的火炮,威力究竟有多大。
“准备”
旗令兵挥动着旗帜,望着炮手大喝。
每个大炮都配了七个炮手,他们严阵以待,如同猎物的豹子,随时都会扑过去。
“开始”旗令兵旗帜猛的下挥。
炮手飞扑上前,训练有素,近乎整齐划一的调整火炮,对着远处的靶场瞄准,一根根火把上前。
嘭嘭嘭
如同闷雷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瞭望塔上的先是看到青烟,接着远处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鼓荡的灰尘冲天而起,乱石如潮,那一个个堆砌如小山一般的靶子早已经被撕碎
秦良玉神色凝重,对着身边的张凤仪道:“你看下,有三里吗”
张凤仪眼神极好,微微摇头,道:“怕是要多,这还只是放在车上,要是架到高处来守城,怕是足有四里”
秦良玉两眉如剑,这样的火器,当真是可怕
卢象升与杨嗣昌等人都身在中原,相对平稳一点,用到火炮的时候非常少,偶尔演习也都没有太重视,可这一次,却被震撼到了。
隔着数里就能炸毁一地,这还只是五十门,如是有上百门甚至更多,别说不堪的贼寇,哪怕是建奴的骑兵都未必能够承受得住吧
卢象升等人对视,心里都震惊,久久不言。
其他一些将领全都惊讶异常,这若是摆开阵势,横推向前,还有什么能够阻挡
不过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
这些火炮并不灵活,很笨重,或许可以一时的给予敌人巨大杀伤,可要是冲过这段覆盖的射程,大炮不但威力尽失,还会成为累赘
战场,敌人怎么可能任由你大炮轰击两军对阵,简直是鸡肋目前来说,除了守城,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这一点,朱栩也是看的分明,不过,火炮野战乃是大势所趋,还有一点很关键,在海上,大炮更重要
当然,这也算是朱栩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帅的一些不动声色的震慑手段了。
炮火还在继续,五十门大炮没有停歇,硬生生的将靶场的小山堆给削平,炸出一个个大坑来。
熊文灿看的最为激动,若是这些大炮能给他按在战船上,即便是红毛人也可一战啊
耳边是震耳欲聋的炮声,熊文灿无法开口,只是心底的默默计算,水师,现在应该叫做大明皇家海军了,到底需要多少门这样的大炮
第540章两面受敌
炮火演习之后,接着一队士兵翻越障碍物,工程兵构筑铁丝网,搭浮桥,火枪手射击不等的演练项目。
与其他地方的明兵相比,这里的士兵更加的“专业”,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每一个步骤都严丝合缝,没有丝毫错漏。
一群总兵们看的直出神,这里非常多的东西都很新鲜。
朱栩双手按在石栏杆上,目光炯炯,下面才是最精彩的。
没多久,随着旗帜挥舞,步兵,炮兵协同作战,步兵,炮兵,骑兵协同作战,再配合望远镜,空中的大篮子,居高临下,一切都尽收眼底,战争的节奏变化,快的出奇。
受限于基地大小,总共参与演习的兵士不过千人,可还是让一群将领看的暗自惊叹。
卢象升与杨嗣昌站在一起,卢象升神色颇为震动的道:“杨大人,若是流寇也这样作乱,怕是我们都难以应对吧”
杨嗣昌刚刚履职军情处,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变化,闻言摇头道:“这是只是一种战争变化的趋势,未来我大明军队就是要如此高烈度的作战,才能无往不利。流寇,不过是一群乱民,他们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