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2 / 2)
孙承宗的想法是“镇抚并用”,也可以说是“剿抚并用”。不过他没有在这上面纠缠,看着众人道:“我与毕大人之前与皇上商议过,调天津巡抚李邦华入陕,诸位大人有何看法”
众人都对视一阵,周应秋开口道:“下官没有异议,李邦华是合适人选。”
吏部尚书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话头。
见都没有反对,孙承宗与毕自严对视一眼,将他们昨夜整理,关于皇帝所说的,外加他们商议,共整理出十条,命名为“治陕十条”拿出来,递给众人道:“这是我们与皇上商议之后,连夜整理的,诸位大人先看看,若有不妥,我们再议。”
两人虽然这么说,心底还是不安。
皇帝说的“六条”明显是早有盘算,不是随口而出。而这六条,每一条都关乎甚大,哪怕他们进行了稀释,可还是担心会引起反弹,朝野,还有乡绅以及百姓。
简而言之,这几条虽然针对是灾情最重的西南,可随时都有可能推及到全国,明眼人一眼就会看到这个潜在的“可怕威胁”
第一个拿到的是傅昌宗,他看的眼皮直跳。
虽然孙承宗,毕自严将朱栩的六条进行了修改,可还是很惊人。
成婚年龄推迟到十七岁,勉强可以,最多生两个孩子,这怎么可能
重登户籍可以,怎么分田大明田亩经过两百年都已经分完了,还能怎么分
移民这一条倒是关系不大。
严控人口流动,倒也可以。
可官身纳税这一条皇帝之前与他说的是“官绅”,也就是几乎大明所有人都要纳税,哪怕剔除了“绅”,依然还是会掀起轩然大波,震动天下。
严苛执行株连法,这个傅昌宗并不在意,这个松紧可变。
下面的是毕自严,与孙承宗商议的几条,包括设置赈灾点,登记受灾人口,严查贪腐,扩大挖河筑路的规模等等。
傅昌宗看完就递给身侧的周应秋,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的太阳穴不停的跳动,疼的厉害。
周应秋匆匆看了眼,递给身侧的袁可立,他微眯着眼,脸角无法平静。
他能清晰的分辨,哪些出自皇帝,哪些是出自毕,孙二人。
袁可立算是饱经世故,可看着也一阵头皮发麻,看了眼孙承宗与毕自严,递给对面的靖王等人。
申用懋是知道的,他最后还是看了眼,又还给毕自严。
这么一圈下来,议事堂安静的可怕,却好似能听到每一个人的呼吸声。
毕自严见众人都不说话,轻声一笑,故作放松的道:“大家不必拘束,这是我们私下之议,不会记录。”
他话音落下,一群人相互对视,谁也没有轻易开口。
这“十条”里有五条是“致命”的大明的命
孙承宗算是预感到了,看向傅昌宗道:“傅尚书,你先说。”
傅昌宗作为皇帝的亲舅舅,深得信任,不管说什么,至少是开了头。
傅昌宗神色肃重,看向毕自严,孙承宗道:“两位大人,这十条是暂时之策,还是长久”
毕自严稍作沉吟,道:“这是为了应对西南灾情,只是暂时之策,为期两年。”
这句话不止傅昌宗,其他人也都暗松口气,这说明皇帝还没有一意孤行的意思。
袁可立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明决策层的议事,看着毕,孙二人道:“两位大人,下官认为,规定生两个,三个没有意义。孩子出生往往夭折过半,不说民间,哪怕皇宫的皇子公主,能够成年的也是寥寥可数。外加西南灾情严重,能养活亦是殊为不易。”
毕自严点头,道:“这些本官也想过,是以,这一条规定,更多的是劝导,官府本就无法强迫百姓。”
众人都恍然,这第一条解决了,一群人心里都有底了,不再那么慌张。
“关于分田,两位大人是如何考虑的”这次问话的是傅昌宗。他是户部尚书,田亩,户籍,都归他管。
毕自严道:“本官刚从西南回来,算是有些见闻。西南多山多林,耕田少,不过,这次移民,加上有宗室,无主,新开垦之地等等嗯,外加朝廷会进行回购,以点扩散的方式慢慢进行,应该不成问题。”
众人都颌首,话虽然这么说,里面肯定非常复杂,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去做才行。
不过,只要朝廷不强行分田,就不会有大乱子。
第二条也算顺利过关,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目光看向在座的。
这些人就算是大明的高级决策层了,过不了他们这一关,就预示着失败。
第三条是移民,第四条是控制人口流动,第六条是严苛株连法,这些都是有弹性的,众人都不怎么在意,最关键的,就是第五条对“官身”征税
官话是说,在朝为官的人,要带头交税,为西南抗灾做贡献
不过,若说是捐纳,亦或者短时征收也可以,可规定上是只写了“官身如白丁”
最为令人不安的是,这一条,要是推及全国,那就是山崩地裂,会天下大乱的
这里也就是袁可立与皇帝打交道少,其他人都心底冒着寒气皇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这分明就是一波试探
第530章收拾安南
傅昌宗算是最能明白皇帝用意的,“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这个想法,朱栩也不止一次与他谈过。
而且,之前还做了不少试探,都是点到即止,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自然,每一次的试探都说明官绅阶层不好对付,户部,甚至是朱栩都没敢再轻动。
不过,陕西这件事显然给了朱栩一个非常好的借口,拿西南做试验田,由此估量天下。
傅昌宗知道,他该说话了,他不动声色的环顾一圈,然后看向毕自严与孙承宗,语气极其平静,道:“毕大人,孙阁老,下官认为,不止为官之人,西南官绅世受皇恩,恩泽绵长,也应该为西南灾情出力,为朝廷分忧。”
傅昌宗是更进了一步,将西南的官绅全都拉入,也就是要全西南,除了宗室,的所有人都要交税
众人心底都是一突,齐齐看向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