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独断大明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教室是用玻璃窗户,郎朗坚定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忠君为国,亲政爱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忠君为国,亲政爱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忠君为国,亲政爱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朱栩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上面一个教授,在举着双手,大声呼喊,下面的生员在跟着大喊。

仿佛已经成了习惯,每一个人都很激动,眼神热切。

在教室上方,还有一张朱栩的画像,画像上的朱栩一身龙袍,威严而睿智。

朱栩背着手,站在阴凉下,看了许久,不时含笑点头,倒是没有白费他写了那么久的“教材”。

沈阳。

黄太吉,阿敏,多尔衮,济尔哈朗,佟养真等人聚集在一起,都神色冷然,眼神里好似喷着火。

阿敏伤势已经好了,站在黄太吉面前,怒吼道:“毛文龙太放肆了,居然在我们眼皮底下练兵,他想死吗”

黄太吉,多尔衮都没有说话。

毛文龙近日来,声势浩大的在搞练兵,与沈阳就隔着一条太子河。

佟养真看了眼黄太吉,对着阿敏道:“二贝勒,明朝士气正盛,不宜力敌。”

所谓的明朝士气正盛,后面佟养真还有一句没说:“金国士气正低”。

阿敏猛的一挥手,冷声道:“那又怎么样,就凭毛文龙那点人,给我三万人,我直接杀到义州”

佟养真本没有资格在这里,只是后金上次一战凋零的厉害,他也勉强列席。阿敏在后金的地位本仅次于代善,现在代善不在,黄太吉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压制阿敏,因此阿敏吼起来,黄太吉也得让三分。

多尔衮今年只有十六岁,之前被黄太吉压着,两旗人马也被拿走,现在还给了他一旗。多尔衮是个极其聪明,懂的趋利避害的人。

他也非常清楚,这偌大的金国,谁才是将来真正的大汗

他面无表情的坐在那,他还没有资格参与两位哥哥的争斗,他需要不动声色的扩充力量。

黄太吉皱眉看了眼阿敏,又瞥了眼在座的众人,微低着头道:“好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毛文龙,我大金粮食短缺,沈阳的粮价一天高过一天,再不想办法,八旗都没有吃的了。”

阿敏脸色涨的通红,道:“你给我五万人,我立马扫灭毛文龙,要多少粮食都有了”

黄太吉眉头皱的更深,强耐着性子道:“毛文龙既然敢弄出这么大动静,就不怕我们讨伐,若是来个坚壁清野,五万大军无功而返,那我大金就要雪上加霜了,咱们,拖不起。”

对于后金的局势,黄太吉是最清楚的。他们本来就不善耕种,人口也少,今年夏粮欠收的厉害,若是往年还能依靠劫掠,走私从大明,蒙古各处补足,现在明朝进行了严厉的封禁,粮食进不来,加上之前的大败,损失的粮草,没有得到丝毫补充。

后金已经出现了粮荒,要是再不补足,根本熬不了多久。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抢。

抢辽东都司的毛文龙,本来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可毛文龙显然有准备,成功率反而是最低的。况且,后金现在最怕的就是与明朝陷入僵持战后金耗不起

阿敏被黄太吉的态度激怒了,冷哼道:“毛文龙不行,那察哈尔就行吗你怎么知道他们有粮食,万一他们一把火烧了,还不是一样”

黄太吉被阿敏的胡搅蛮缠惹的有些恼怒,语气有些冷淡的道:“林丹汗接收了明朝几十门大炮,若是再不剪除他们,东京就要再危险一次了。”

阿敏看着黄太吉,再看看多尔衮,济尔哈朗,佟养真等人,一甩手坐下,怒气哼哼的道:“总之就是你们铁心要攻打察哈尔了,那找我商议什么”

黄太吉见阿敏默认了,也暗松一口气,现在后金只剩下两大贝勒,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压制阿敏,相反,还得多借助他的力量,来巩固金国的局势与他的权力。

他看了眼阿敏,又看向多尔衮道:“这一次,多尔衮也一起,出兵四万,再联合科尔沁,喀尔喀,务必一战而胜”

多尔衮漠然点头,他领兵不过半月,一切还得听黄太吉的。

佟养真见事情已定,还是皱眉道:“那,大汗,东京该怎么办若是毛文龙弄假成真,真的来袭,我们该怎么办”

黄太吉淡淡一笑,道:“本汗肯定明朝不会,他们的麻烦比我们多,只要我们不开战,他们不会乱来。”

阿敏心里一顿子怒火,猛的站起来道:“都听你的不过这一次要是再败,别怪我动用家法处置你”

说完,阿敏抬脚就走了。

黄太吉看着他的背影,脸色平淡,眼神却冰冷一片。

多尔衮将一切看在眼里,心底泛起冷笑,神色不动,静静的等着。

果然,黄太吉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多尔衮道:“多尔衮,多铎这次就不去了,让他领四门兵马,负责守卫东京。”

多尔衮眼神喜色一闪,站起来道:“谢大汗。”

黄太吉点头,望着门外,嘴角一笑,道:“去准备吧,五日后,发兵”

“那,还用通报明朝皇帝吗”一直沉默着的德格类,忽然开口道。

这句话落下,同样沉默着的济尔哈朗,硕托也抬起头看向黄太吉。

“不必”

黄太吉猛的站起来,大步向外面走去。

第374章与信王的又一次冲突

朱栩在军政两院待了一阵子,见了两院的院长,重申了不得结党,不得涉政等要求,这才又顶着大太阳回宫。

一回宫,信王朱由检与吏部尚书周应秋已经在等着了。

“皇上。”两人同时行礼。

朱栩一摆手,道:“走,偏房叙话。”

朱栩的体质是冬怕冷夏怕热,更何况是顶着外面这么大的太阳。

两人也都没有异议,跟着朱栩来到偏房。

朱栩擦了擦汗,换了身衣服,又分别上了三碗凉茶,喝了几口,这才觉得缓过气来。

坐在软塌上,他看着两人笑道:“都坐,不必拘谨。”

朱由检毕竟是皇兄,他犹豫了一下,坐在朱栩不远处,周应秋也只得跟着坐下。

朱由检不清楚朱栩出宫做什么,也不关心,他腰杆挺直,稍稍一顿,便道:“皇上,今科举士在即,臣是为了科举之事。”

朱栩一坐下,又觉得浑身燥热难耐,又喝了口凉茶,一笑道:“嗯,皇兄说说想法。”

朱由检看着朱栩,又沉默一会儿才道:“皇上,南京贡院已裁,现在科举需要重新理顺,我与周尚书谈了很久,有诸多争议,特来请圣裁。”

朱栩神色不变,心里暗笑。

周应秋是他的人,朱由检这么说,怕是想来说服他的。

周应秋见朱栩微笑不语,便开口道:“皇上,科举自唐以来,历朝历代弊病太多,臣与吏部诸同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不过,王爷不太同意。”

朱栩颌首,示意朱由检说。

朱由检眼神里有着凝色,语气不急不缓的道:“皇上,科举对朝廷,对天下士子关系重大,纵然有些弊端,也不能全部推倒重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