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4(2 / 2)
有人开心,自有人不开心。
文昭阁内。
朱由检坐在大堂最上面,神色有些发呆,眼神里的不可置信转化成一种无奈。
他本以为朱栩真的静下心来,安心读书了。却没有想到,他是跑去了危险的辽东,还取得了这么一个大胜
钱龙锡等人也是如此,他们这段时间取得了不少“胜利”,权力正在一步步向他们接近,可是今天,一切都化为乌有
一群人都很失落,大堂内笼罩着让他们喘不过气的压力。
忽然间,施鳯来神色一震,大声道:“王爷,杨涟等可上奏了”
众人都是一怔,转头看向施鳯来,旋即钱龙锡神色骤变,道:“王爷,快,一定要拦住,要是杨涟的奏本到了平王手里,麻烦就大了”
朱由检还有些恍惚,蓦然间也清醒过来,他想到了之前关于三朝要典的事
在朱栩大胜而归,声望最隆之时,他们去添这样的堵,绝对会迎来最严厉的打击
朱由检猛的站起来,沉声道:“我立刻去督政院。”
督政院与文昭阁几乎对门,朱由检急匆匆的跑了过去,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这道奏本进入朱栩的眼帘。
同样,担忧的还有杨涟,左光斗等人。
顾大章,魏大中等人齐齐又来到杨府,都是忧心忡忡之色。
魏大中道:“杨兄,皇上本就年幼,任性妄为,此番恰好遇到辽东大胜,威望定然大增,怕是”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魏大中的言外之意都能听懂。
皇帝向来听不进人言,再多的弹劾,劝诫的奏本他也视若罔闻,现在有了这等大功,怕是越发的跋扈,大明要“多灾多难”了。
左光斗倒是不担心日后,而是顾着眼前道:“杨兄,那道奏本,可呈递到了督政院”
众人想到这个都是心神一寒,他们将熊廷弼描述成了辽东最大的功臣,本来并没有不妥,可皇帝也在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不管他有没有出力,这最大的功劳,都只能是皇帝
杨涟眼神一变,道:“前日已呈递上去,现在,可能已经在司礼监了”
一群人心里阵阵发抖,他们都能知道,皇帝对东林没有好感,除了杨涟这个“帝师”还勉强立在朝堂之上,若是再有了这么一个借口,怕是杨涟也要被牵累,辞官归乡了
真要如此,东林将彻底没落
左光斗神色肃然,道:“诸位,决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想办法补救”
顾大章等人的眉头都拧成一个个川字,所谓的简在帝心,一旦让皇帝记在心里,那不是简单补救就行的
魏大中脸色变了数变,猛的看向杨涟道:“杨兄,当初,可是张太后,让你做的皇上老师”
杨涟双眼一亮,道:“魏兄,是让我去太后,求情”
魏大中摇头,道:“不是太后,是张国公,请张国公出面,效果定然会强过张太后”
杨涟也是人情练达,明白过来,道:“好,我这就去国公府。”
魏大中又道:“不是你,而是都察院所有副都御使以上,都要去,去过之后,还要去见傅昌宗”
杨涟会意,看了几人一眼,就要大步离去。
左光斗忽然拉住他,道:“杨兄,此番大胜,朝廷是否会大赦天下”
杨涟等人一愣,按理说,新皇登基就会大赦天下,可旨意迟迟未下,这一次,若是有人上奏,或许可通行。
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除非有些不太好搭救的人在狱中。
魏大中蓦的会意,道:“是为了汪兄”
魏大中嘴里的“汪兄”是指汪文言,东林党最厉害的智囊
左光斗去摇头,道:“不止是汪兄,还有赵南星,高攀龙。”
顾大章等人立刻明白,他们这群人,有些独木难支了,需要帮手而能够帮到他们的,也只有还在牢里的赵南星等人。
杨涟沉吟一声,道:“好,此事我会想办法。”
想放出赵南星也没有那么容易,得大胜而归的朱栩同意才行。
杨涟知道追不回来,想办法补救,信王来到督政院,坐班的平王笑呵呵的将他接了进去。
平王一脸的人畜无害,道:“信王怎么有空来看皇叔,虽说咱们门对门,见面的机会还真是不多。”
朱由检看着平王,深知这位皇叔没有表面这么“白痴”,淡然一笑道:“皇叔,杨涟之前上的那道,关于熊廷弼的奏本,可还在”
平王几乎一秒都没有犹豫,道:“哦,那个啊,昨天就送到了司礼监,然后八百里加急给皇上送去了。”
朱由检脸色变了变,有些僵硬的笑笑,站起来道:“谢皇叔,本王还有事”
他还没有说完,平王就将奏本从袖子里扔在桌上,落到朱由检眼前。
朱由检拿起来一看,顿时脸色微变,看着平王,有些惊愕的道:“皇叔”
平王面无表情,淡淡道:“这道奏本,我就当没有看到。”
朱由检心里长吐口气,拿着奏本,道:“由检多谢皇叔。”
平王无动于衷,端起茶杯默默喝茶。
朱由检也不知道说什么,拿着奏本匆匆走了。
平王看着朱由检离开,轻轻叹了口气,摇头的自语道:“终究还是比皇上差太多,这道奏本从通政使司进入督政院,真以为从我这拿走奏本就没事了吗”
鲁王从里面出来,笑道:“王爷,即便通政使司守口如瓶,皇上也应该早就知道了吧”
平王眨了眨眼,好似什么也没有听到,又自语的嘀咕道:“很久没有打猎了,不知道皇上这次回来,会不会去城外打猎”
就在平王嘀咕的时候,一道从英国公府发出的明信,通过驿站,直奔河南,洛阳。
接信人是福王。
是劝他入京的。
第340章欲裁一京
随着辽东大胜,皇帝回师。
京城演绎着从未有过的精彩纷呈,文武百官,上奏称功颂德的不计其数,仿佛,从这一刻开始,朱栩才是真正的大明皇帝,大明中心的中心
朱栩回到皇宫,一切都好似不同了。
不止宫里的宫娥内侍,甚至是刘时敏都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的目光看着朱栩。
回到景阳宫,朱栩一边脱掉披风,一边对着曹化淳笑道:“朕这次回来,怎么觉得什么都不一样了”
曹化淳深知朱栩继位以来的艰辛,接过朱栩的披风,笑着道:“这是内廷外廷都知道了皇上的能力,打心眼里佩服。”
朱栩迈进御书房,叹道:“果然啊,任何地方,唯有能力才能让人尊重。接下来,都有什么安排”
曹化淳连忙道:“首先,皇上要召见参谋部,商议建奴降兵的事,然后是文昭阁,督政院,文武百官,还有要去慈宁宫,堆积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