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2 / 2)
大凌河,右屯都太靠前,城小,易攻难守,无法长驻,撤回是对的,哪怕金兵占据了,只要锦州不失,金兵也无法久占,只得放弃,终归还是明军的。
细细看了一阵,朱栩道:“恩,孙阁老的安排朕是信的过,再命刘化驻扎塔山,满桂的骑兵留在山海关,随时策应。”
熊廷弼思索着也点头,辽东现在兵强马壮,兵力超过二十万,经过两年的修筑,城高墙厚,远不同于两年前。
朱栩又看了一阵子,道:“大军修整半日,明日随朕一起走。”
满屋子的众将脸色大变,熊廷弼也沉着脸,道:“皇上,您,这是去哪里”
朱栩不在意的笑了笑,道:“黄太吉还有两日就要进攻锦州,朕先去宁远。”
先去宁远
这将满屋子的将领都吓了一跳,熊廷弼猛的跪地,道:“臣请皇上留山海关,以保万全”
熊廷弼这么一做,山海关众将,甚至包括刘化,满桂也跟着跪地,高呼道:“皇上,请留山海关”
他们的心思朱栩哪里不懂,不过止步于山海关,那他这次来与没来有什么区别
他忍着双股间的痛楚,站起来淡淡道:“朕意已决,不必在意”说完站起来,就向外面走去。
熊廷弼等人要再劝,曹变蛟已经领着禁军挡住了所有人。
“快快快,曹化淳,找太医来。”朱栩一进安排好的房间,就大呼道。
曹化淳连忙答应一声,进来的却是李解语。
朱栩脸上红晕一闪,咬牙脱裤子道:“快来,朕忍不了了。”
朱栩的屋内尴尬异常,外面的熊廷弼等人却苦恼满面。
皇帝御驾亲征本就不是小事情,何况还要深入危险的地方。
吴襄,杨麟等人也紧锁眉头,要是皇帝真有个三长两短,辽东丢失还是小事,只怕整个大明都要天下大乱,远胜过当初的土木堡之败。
毕竟当时明朝国力还厚实,相对稳定,现在可是纷纷扰扰,最是多事之秋
吴襄道:“大人,决不能让皇上出山海关,否则我等百死莫赎”
杨麟也沉声道:“大人,还请阻止皇上,不然我等都要大祸临头”
熊廷弼坐在帅位上,脸色漠然,心里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新皇,他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的人,要是那么好劝服,调离辽东,入了大牢的绝对不会是袁崇焕。
熊廷弼想了一阵,忽然道:“立刻派人去松山,通知曹都督,就说皇上要去宁远,务必请他回来一趟,阻止皇上”
众人顿时恍然,要说整个大明谁是皇帝朱栩的心腹,绝对不是时时跟在边上的曹化淳,也不是他舅舅傅昌宗,而是很早之前就跟随皇上还是惠王时候的曹文诏
“是,末将这就派人去”吴襄神色大喜,握着腰间佩刀,大声说道。
朱栩来到山海关,还是秘密,但孙承宗在不远处的宁远,已经收到消息,正从宁远返回。
朱栩的房间内,李解语给朱栩双腿间上完药,难得的红着脸退了出去。
上完药不觉得疼,反而还有些清凉的感觉,朱栩侧躺在那,姿势有些别扭,看向曹化淳道:“除了变蛟的禁军,火器营,其他兵马都交给孙阁老。”
“遵旨。”曹化淳道。
大明这边,皇帝想要去宁远,惊动了无数人,拼命的想要阻拦。
而与右屯一河之隔的广宁城内,杀气激荡,兵甲如潮。
大营内,黄太吉一身汗服,下面站着代善,莽古尔泰,济尔哈朗,杜度,岳托,豪格,等几乎后金全数重臣大将
黄太吉坐在那,面容和缓,嘴角含笑,一举一动都带着从容自信,道:“本汗隐而不动半月,这次,势必拿下锦州,宁远”
豪格是黄太吉的儿子,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上前一步沉声道:“父汗说的对,这一次,一定要给南蛮子一个深刻的教训,凡有不降者,格杀勿论”
济尔哈朗伤势也只算半好,他没有阿敏伤的那么重,还能参战,道:“别的我不担心,就担心南明的火炮。”
阿济格空着左袖子,脸色阴狠,怒声道:“这一次,我一定要杀个痛快”
其他人也都各个发言,都是自信满满,恨不得立刻杀过大凌河,血洗辽东。
他们与明朝作战,胜多败少,自信无敌。
黄太吉对于这个情势很高兴,站起来,沉声道:“听我命令,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率兵为前锋,绵甲军殿后,其他人随本汗为中军,分三路,先伐大小凌河堡,右屯,一旦拿下,即刻发兵锦州”
第310章利器
锦州城内。
赵率教等人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大凌河方向升起的狼烟,神色凝重。
他身后站着监军太监纪用,副将尤世威,祖大寿。
纪用地位超然,他阴沉着脸道:“赵总兵,贼酋进攻突然,从宁远补充过来的大炮还没有到,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朝廷有严旨,红夷大炮决不能有一星半点儿落入建奴手中”
右屯,大小凌河堡都已经清空,四周百里也都坚壁清野,人马齐聚在锦州。
尤世威也道:“大人,纪公公说的是,不说大炮丢失,若是以大炮攻城,就绝非是小事”
祖大寿有些胖,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赵率教是有勇有谋之人,并不迂腐,沉吟一声,道:“公公,我们派人去建奴账内议和,拖延时间,你看如何”
纪用眉头一皱,大明上下向来都是主战,要是与建奴屈辱求和,只怕会被朝廷一干清流撕碎。
不过想到大炮,想到锦州的重要性,他咬了咬牙,道:“好,不过消息绝对不能走漏,若是让朝廷知道,你我都死不足惜”
赵率教深吸一口气,道:“本将明白,祖大寿,你去选守备、千总一人,出城去建奴大营。”
祖大寿一抱拳,道:“末将领命”
金兵提前攻城的消息很快传遍辽东,一片风声鹤唳,本就紧绷的神经,越发紧张。
从宁远赶回山海关的孙承宗,不得不又折返回宁远。
同样,松山的曹文诏也不得不继续留下,后金来势汹汹,谁都不敢大意。
山海关内的朱栩,神色肃然。
黄太吉不同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极善变通,在辽东的策略一直都很灵活,尤其善围点打援。
朱栩猛的站起,沉声道:“曹化淳,传旨,即可去宁远”
不能继续等了,去不了锦州,最起码到宁远。
熊廷弼等人知道消息,纷纷前来阻止,朱栩却不等他们说话,道:“不必多言,曹变蛟,即刻领兵,前往宁远。”
熊廷弼等人见实在阻拦不了,也只能快马加鞭的写信给孙承宗,希望孙承宗能有办法,劝说皇帝回山海关。
马车内,摇摇晃晃的,朱栩坐在软塌上,双股间还是隐隐作痛。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