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0(2 / 2)
以前他不是元婴期修士,那些人不好动他,眼下便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找他的麻烦了。
陈长生皱了皱眉头,心里很是不满,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放心,我有分寸
“那就好白衣人满意的一笑,随即又道:“小友,我再问一句,五行宗不是还藏着五个元婴期以上的修士吗,听说是跟着你走了,不知道他们在哪”
“你怎么知道的”陈长生闻言一愣神,随即又觉得很不自在,有种时刻被人窥视的感觉。
倘若说这白衣人来找他,陈长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当初见过面,当时他的道行也不浅了,这白衣人估摸到他突破到了元婴期才找上门来也还说得过去。
可是五老一直藏在五行阵图中,即便是五行宗宗主也未必知晓他们的存在,没想到这五人只是在外面转了一圈白衣人就知道了,这就不得不让人觉得诡异了。
白衣人见陈长生一脸戒备之色,生怕他想到别的,当场就会翻脸闹将起来,忙道:,“我们有件法宝,每逢中土之上有元婴期修士出现便会有所感应,到时候寻过来便是
说到这白衣人看着陈长生道:,“说起来也是凑巧,贫道此番来本是为了他们五个而来的,故而方才去的是积石山,遇到小友不过是歪打正着,并不是特意过来的。”
听了他这话,陈长生心里虽说还有些疑问,但是戒心却也消散了不少,点头道:“你方才说的没错,五行宗的确是出了五个元婴期的修士,不过他们会随我一道去三过村,就不烦劳道兄了。”
“如此也好。”白衣人羔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道:,“如此,我就先告辞了
“不送陈长生摆了摆手,随后又想起一件事来问道:“不知道兄姓甚名谁,如何称呼
“窦文瀚白衣人闻言止步,随手将一件东西扔了过来道:“这是当日小友遗落的,被我捡了去,现下是物归原主了,别忘了,雍洲三过村,我等着你说着身形一闪,已经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陈长生也没在此多做停留,心念一动。祭出了九天十地流光梭,闪身进入其中,道:“老鬼,回青丘山”小
“好嘞老鬼也没多问,已经驱动流光梭化成一道光芒朝着青丘山而去。
“老鬼,你可知道这三过村”陈长生将方才从寰文瀚乖里听到的事一五一十的跟老鬼说了一遍后问道。
“没有老鬼摇了摇头道:,“丰土这么大,城池都是星罗棋布一般,更别说是小村子了,我哪里能个个都知道,不过,我虽没听过三过村,却知道风陵渡
“风陵渡是哪。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当初我去找玄空子的仙府之前也曾得到一位好友相邀,其实那位好友便是邀我去风陵渡,大概的说辞和方才窦文瀚所言差不多
“那你就乖乖去了”
“废话老鬼道:,“你知道他说什么吗。
“不跟窦文瀚说的差不多吗”
“大意差不多,不过我那好友当初见到我时却已经是分神期了,原本他的道行跟我相差无几的,当时我也是纳闷,本以为他得了什么机缘,吃了提升道行的灵丹妙药,结果他说,想要成仙的话,就去风陵渡相见,跟着他就走了
“你当时肯定非常好奇。”
“跟猫爪子挠似的老鬼道:“只要是个修士,谁不想成仙呀,何况这厮原本跟我相仿,有些日子不见竟然高了我一两个境界,要是说他在撒谎连我自己都不信,上古大能走后,多少年没人飞升了,有个希望当然得牢牢抓住了。
”陈长生明白修士们想的是什么,想必和簧文瀚一起的那些人更知道,于是随便扔出个能成仙的许诺,这些元婴期的修士就都乖乖的跟着走了。
一个三过村,一个风陵渡,一南一北,不知道两地之间有什么关联没有。
想来想去,陈长生也想不明白,不过他知道自己终究是要去三过村走一趟的。
比强烈呼唤推荐
第一零五章大禹皇钱
一了九天十地流光梭代步。陈长生从大荒泽回青丘时到是月”不少,返回青丘山后,陈长生并没有匆忙的将留守的张三和余有财带走,而是耐心的询问了一番自己不在时青丘山上的光景。
“我不在时,那些附庸过来的小丹派和闲散修士是否安分”
“回老爷话,倒也还算是安分。”余有财毕恭毕敬地道:“就算是偶尔有几个跳出来想要兴风作浪的人,也都被三爷给打压下去了,故而倒也还算是平静。”
“呵呵,有财老弟,你可别这么叫我,当不起。”张三听到余有财又称呼自己为三爷,顿时憨笑着摆了摆手道连说不敢当。
陈长生知道他的脾气,虽说自己器重他,想要与他兄弟相称,不过张三却不肯接受,依旧是以门人自居,本分而恭敬,见张三脸上流露着得意之色,笑问道:“老三。杀了多少”
“不多,不多,也就百十个人。”张三笑着伸出手指头比划了几下,跟着又道:“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当初道尊放出去历练的那些个老人陆续都回来了,有他们在才能杀的干净利索,要只是我一人,只怕得有不少漏网的。”“那些投靠过来的门派和修士就没人出手帮忙”陈长生眉头微微一皱问道。
“他们到是想,不过我没答应。”张三撇了撇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怕道尊笑话,别看在一起待着也有些时日了,那帮滑不留手。没有一点骨气的家伙我还真信不过,要是这帮兔崽子来个到戈相向,那还不如咱们的人自己干呢。”
“嗯。”陈长生点了点头,他也很清楚张三的猜疑。毕竟这些门派和闲散修士,甚至还有些修真家族都是为了寻求庇护而来,根本就不是真真心心的想要投靠,就算是他们真的效忠,陈长生也信不过他们。
当日四宗二十八派强盛时,那真是附庸门派无数,可是自己一打了沧溟山,瞅见四宗二十八派将要完蛋时,跳出来造反的也是这些附庸门派,那真是一呼百应,从者云集。
从这一点上来看,固然表明平素里四宗二十八派坐的着实不怎么厚道,只是示之以威而没有施之以德,再加上搜刮的太狠,下面的附庸门派与其离心离德也就不怎么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