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1 / 2)
事可特奏入内。”
“是”张攸之伏身行礼,这时这内侍就大声喊着:“启驾”
顿时细乐声起,一百侍卫太监执仪仗,向内宫行去。
皇宫内宫,早早的就有人在候着,中间自是皇后宋心悠。
因天气有些寒冷的缘故,太后并未在内宫门前等候,却也派了人在这里等消息。
王弘毅的御舆到此,等候在这里的众人,“啪”的一声,都跪下行礼,各自行礼山呼万岁。
连皇后都轻声下拜,王弘毅温言说着:“都是许久不曾见了,免礼,平身吧。”
目光扫过皇后和众妃,发现她们的脸上都带着喜悦之色,说着:“皇后上来和朕共坐,余下都跟着,一起向太后请安。”
说着又对着贵妃、瑾妃点头。
仪门进去,一条莆道直通,过一座玉带水桥,再行上千米,入得宫去,只见黄琉璃瓦朱红墙,宫墙太监都叩拜。
路面清扫干净,王弘毅顾及步行跟随的妃子,速度并不快。
而且和皇后已很久不见,宋心悠的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不能在众人面前失了体统,所以端庄着坐着。
而在身后的妃嫔,包括赵婉在内,都跟随着,盯着皇帝的身影。
王弘毅对贵妃自然也是有着思念,但这时却要给着正妻体面,这里距离着太后的宫殿,已是不远了。
王弘毅离别许久回来,自是要先去见过太后,包括皇后在内的这些后宫嫔妃,也是要陪着。
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直向着太后宫殿行去。
又穿过三道,前面是一处正殿,这就是慈宁宫了,王弘毅下了舆,上了丹摒,满殿太监宫女见王弘毅进殿,都啪的行礼。
王弘毅看了一眼,抬手叫起,问:“太后精神还好进的香不”
“皇上,太后娘娘精神不错,今天午膳进了一碗饭,又进了一小碟荤菜听到皇上回来了,太后更是胃口不错。”
王弘毅听完,点点头说:“你们办的不错,今天就算了,明天朕有赏赐。”
这次不再停留,进了殿,就看见了太后,上前行礼请安:“给母后请安。”
太后母子相见,自是欢喜,说着:“皇帝清减了。”
又笑的说着:“皇帝快坐下,我前面就作了梦,听着捷报很是欣喜,现在天下打下了我王家也真正出了天子了。”
王弘毅笑了笑:“是平了天下,就剩幽州了,也不是一时半时能办下,但总能办下来不知太后作了什么梦”
太后有些恫怅:“我梦见回到了当年,陪着你父亲去县里买东西,不想转眼之间就是几十年了。”
太后说着,就有些伤感。
这事不大不小,由于王弘毅是穿越者,又是过继给王遵之,因此追封王遵之皇帝,但原本名义上父亲只追封许王。
这有些难办,王弘毅说着:“国家有制度,不过母亲只管放心,我会派人专门重重祭祀。”
说着,这才真正入座。未完待续
正文第三百二十二章回都下
宏武二年
一月
按照着大成后宫的规矩,每日上午七点,各宫嫔妃向皇后请安。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怀有身孕,因着行动不变,被免了请安礼,又或有触犯了龙颜或坏了宫规,被禁足或是打入冷宫而不具备朝见的资格。
大多时要无意外,妃嫔都要每天定时的去向皇后请安,就连四正妃都不例外。
“娘娘,天还未亮,是否先用过早膳”虽开春,只是一月,天色亮的有些晚,这时距离着请安的时辰有着大半个时辰,外面天还是有些微黑。
瑾妃的宫内,点起了琉璃灯,十分的明亮,谨妃已是起了身,宫女服侍着她穿衣、净面、洗漱。
谨妃估算着时间,知道现在去还有些过早,说着:“也好,左右还有着时间,让人准备了早膳吧。”
在准备期间,桃竹和两个宫人,给谨妃取了头饰、外服,胭脂。
琉璃灯在房间内亮着,这里布置的并不算十分华丽,却也有着贵气。因着谨妃性情淡漠,虽荣宠不断,甚少有妃嫔到这来,宫内宫人又不是很多,整个宫殿,有着一些清冷的气息
“娘娘,这发簪您戴着可真是美极了。要臣说啊,您这样的容貌实是少有。”桃竹这时将一只银色的蝴蝶簪子,戴在了谨妃的头上,口中赞叹着。
王弘毅宫制,太监和女官并举制衡,最高都是正五品,又新建内史院,却是一些才学皆优又没有或者不愿出嫁的女官入内。
王弘毅回宫后,觉得在外被称皇上多了,因此“谕:内宫人等称朕为官家,有官品内侍并女官,都自称臣,不得称奴婢而辱官也,钦此。”
意思就是有官品的,都不得称奴婢,这会羞辱官体,桃竹是七品女官,所以必须自称臣。
这簪子的确雕的逼真,蝴蝶在簪上微微颤着,只是一动,就微微煽动,每一处细节都极精致。
谨妃倒是对银饰有些喜爱,在铜镜前照了照,轻轻笑说着:“别这般宽慰我了,且不说天下之大,什么容貌的女子不曾有就是这后宫也是年年新人,人比花娇。
她看着铜镜内的自己,并不在意:“就是去年新入宫的那些女子,也个个美丽动人,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过。”
说到这,谨妃拿起胭脂,在唇上抿了抿。
她虽容貌美丽并无瑕疵,可谓天生丽质,但在去请安时,淡淡妆容是必要,这是最基本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