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2(1 / 2)
大成军的霹雳车,轰击的到处皆是石渣,大旗更是支离破碎。
许文道厉声喝着:“令厢军立刻以巨石堆之,你不是要轰开城墙嘛,我就让巨石封城”
“诺”下面有人,匆忙应着,传下命令。
远处一处宅子,大门紧闭,一处楼上,却有人透着窗口向外看去,见此,松了一口气,一个中年人,中等身材,两鬓已经染霜,这时说着:“终于调了厢军去了南门了。”
一个年轻人也舒了口气,说着:“按照和大成王师的协议,这战要打到入夜,一旦入夜了,就好办了,现在四处开花,打的郑军四处分散,等入夜了,我们的人就可一起开城迎接王师了。”
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人都是应是。
虽和大成军说了内应,可是厢军行动很受控制,这些内应也难以动,再说这种事,成者富贵,不成者族诛,这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
虽说这几个人,都是久经历练,在外面还撑得住,还沉的住,不过心中油煎火烧一样的滋味,毕竟不好受,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一些。
“这时联系,怕露形迹,事先都说好了嘛”中年人不放心,还是问着。
“放心,都说好了,一旦移到南门附近,夜里就兵变,打开城门很容易的事,一刻时间就能完成。”
“这就好,希望上天保佑了。”中年人已经几天没有睡好觉,这时觉得疲倦,让人又上了一次参汤,坐在椅上支颐假寐,余下的几人,都也这样。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之间,一人猛的上来,喊着:“老爷,开城了”
中年人惊颤一下,猛的醒了过来,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扑到了窗口,迟疑了一下,才推开观看。
一看下去,只见南门杀声震天,火光燃烧,的确城门开了,而在城门外,一支骑兵持着火把,猛的迅冲来,已经堪堪到门前五百米处了。
这时,房间里的人,都挤到了窗前,观看着,只见大成军,在越来越急促的鼓声中,冲入了城门,在冲入城门的一刹那,中年人呼吸一顿,向天祈着:“上天庇佑,祖宗庇佑”
这时,城中的郑军也反应过来,拚死顽抗,阻挡从城门处潮水一样涌入的敌人,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
只见厢兵中,有人连声高喊着,都是本城的大户子弟,素有控制和威信,这时呼喊,由本城人组成的厢兵,顿时大乱。
一部分立刻反戈了,还有一部分崩解了,两不相帮,只有少数人还在战斗。
而在城外广阔的平原,大成军旌旗似海,火把连天,敲响了战鼓。
一种规律的鼓音,一下接一下,直敲进入许文道的心中,这是大成军的号令,潮水一样的大军,向着城内推进。
许文道登上高台,一下子看了明白,喷出一口血:“我恨啊,当初没有把这些家族都赶尽杀绝”
“放”前面的大成守军,还有军官试图阻止敌军涌入城池,随着一声号令,一片矢雨落下,并且还有着大小不一的石块,猛的在人群中砸下,飞溅出血色的浪花。
可更多的人群,在鼓声中前赴后继的冲击。
“将军”亲兵问着。
“杀”许文道举刀喝着,决意抵抗到底。
将军有了决意,五千精兵还是能执行,顿时,两军在城中,就产生激烈战斗,在街道中反复拼战格杀起来。
毕竟是郑国公的精锐,一旦反应过来,抵抗还是相当激烈,甚至过了大成军的预料,一时间竟相持不下,片刻就制造了大量交错狼籍的尸体。
“杀,真是疯了,想不到这里也有这种精兵”吴兴宗亲自斩杀了一个敌人,看着前面交错狼藉的战场,不由皱起眉头。
对方的抵抗很激烈啊
就在这时,后面有人欢呼:“铁皮车上来了”
回身一看,只见街道中,几辆车进来了,这是土坦克的进化版本,下有滚轮,上覆铁皮,一旦进入城中,就无敌了。
只见这铁皮车左右,还有着挡箭板,里面有着火铳手。
火铳射不远,但是有着铁皮车,就挥着巨大威力,只听敌军怒吼着,用弓箭射击,却被铁皮和挡箭板阻挡,叮当之声不绝,弹了出去,只留下一个个印子。
而在这时,只听一声号令,躲在里面的火铳手,顿时就架在挡箭板上开火了。
“啪啪啪啪”火铳齐鸣,喷射出了弹丸与烟雾。
只见抵抗的敌军,顿时惨叫一片,在地上翻滚着。
不仅仅这样,铁皮车轰隆有声,撞在敌方在街道上临时垒墙上,顿时就撞出了一个缺口,大成军顿是欢呼雀跃起来。
“杀”吴兴宗大喝一声,骑兵奔驰着扑进缺口,对着崩乱的敌军就进行践踏,并且挥刀直斩
“再射”
“啪啪啪啪”火铳齐鸣,喷射出了弹丸与烟雾,又一片敌军倒下。
“城中敌军大势已去”
南门上,不知何时,卢高已登上了,正用一只千里镜,看着前方激烈攻战。
虽敌军围绕缺口奋力拼杀,让人触目心惊,但是的确已经大势已去。
果然,坚持了半个时辰后,外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声音
“队正死了”
“营正阵亡了”
“将军在哪里”
“啊”
郑军终于崩溃了,而大成军顿时士气大振,疯虎一样扑向敌人,追杀着。
看见了这一些,卢高收回了千里镜,对着一个文官说着:“事情已经定了,就此写向皇上的捷报吧”
“诺”这文官应命说着。
ott,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ot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二百九十七章震怖上
翼州得到河内郡的消息。
翼州本就处于幽并二州夹攻之中,本就是惶恐不安,但汗国开始建官立制,由杀戮转向了安抚,这使许多人存着观望的心思。
而现在传回来的消息却让这些人感到恐慌。
胡人的残忍,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为了攻城,还是大把驱赶百姓上阵,消耗守城者的士气和物资。
这事,如果是一面倾倒的战争,没有选择的局面上,比如类似地球时满清,已经占领大半中国,而且四顾而望,没有成功的抵抗力量,那类似扬州七日的屠杀,驱赶百姓的行为,反而会获得威慑,成为打垮汉人抵抗的脊梁后一记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