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2 / 2)
直到上了马车,随着晃动的马车一同离开,卢高的心情,慢慢的平复下来,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在心间,慢慢弥漫开来。
“咦”一辆马车和卢府的马车正好面对面行过,在两辆马车交叉而过时,马车里坐着的人,正好掀起车帘一角向外看,眼神很好的瞥到了从对面行过来的那辆马车的标志,不禁轻咦出声。
凡是身有品级的官员,出入的马车有着一定的显现,而世家大族在这方面的讲究,显然是深入骨髓了。
“幽州卢氏么”马车里的人低喃说着,显然卢高所乘马车上的标志,此人正好看到。
“大人,出何事弘”前面赶车的随从听见马车里的大人说了句,一时没听清,于是出声询问。
“只是随口感慨了一句,你继续驾车便是。”马车内传来男子的声音。
“诺。”随从不再问,继续驾车赶路。
这辆马车行过几条街道,在临近内城的一座府邸前停了下来口四个跟在马车后面的亲随也翻身下马。
这座府邸看起来占地不小,能在这地有这样一座府邸的人家,绝不会是小门小户。
这座府邸的门前却很是清静,许是因这里临近内城,并无杂人的缘故。
掀开车帘,一个穿着官服的男子,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从马车上缓步下来,赖同玉和往常一样,抬头看看门上的匾额,一撩袍子上了台阶。
“大人,让小的来。”一个随从说着。
赖同玉点点头,随从走上前在门上扣了几下。
不一会,一阵脚步声从门里传来,听脚步声,是由远及近,一直来到了靠门的地方。
随后,一个略显芥老的声音响起来:“谁啊”
“老伯,是大人回来了。”扣门的随从立刻回着。
“原来是大人回来了”
门里的人一听,声音里带出喜悦来,连忙将门打开,一个五十出头,看起来很康健利索的老者笑容满面的走出来,向着赖同玉一拱手:“大人,外面天冷,速速进去吧老夫人才派人催问了一回,小的也觉得,大人您怕是要回来了”
“母亲催问了一回”向里走,赖司玉问着。
老者回答:“是啊,你下去试查了,但狠据你的信,估摸着时辰,大人也要交旨回来了,不过到了这时,还没有大人,有些担心了。”
“让母亲担心,实是我不孝,我这就过去拜见母亲。”赖同玉说着,向后面走着,思索着回来时看到的这辆马车。
奉旨而下去,还真是巧合,在路上遇到了卢大将军
对这位从幽州而来的卢大将军有些想法,不过现在陛下到底是怎么样想,还让人摸不清头绪,身份过于敏感的人,他还是莫要往拼凑比较妥当。
这样想着,赖同玉心下已是有了些主意。
和往日一样,赖同玉一回府,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前去后宅,向母亲问安。
今日听闻母亲催问过了一回,心下内疚,越发是加快了速度。
不过刚走到第二道门里,有一名仆人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追上来。
“出了何事,这样慌里慌张”赖同玉站住身,微微皱眉的看看来人。
“大人是圣旨到了传旨的是钱公公,说是让赖府家眷一同接旨”仆人喘着气回的说着。
“圣旨”赖同玉面上不禁带出一丝愕然,才交了旨,皇帝也没有说什么,怎么转眼又有旨意下来了
以前也不是没接过旨意,多是口喻,晋升官职的圣旨也接过,都不像今日毫无预兆,到底会是好事还是坏事
赖同玉微微一怔,很快恢复了镇定,淡淡的说着:“还不速去准备香案还有,请老夫人及夫人同来接旨”
“诺”家人很快醒过神来,立刻跑去后面,去请老夫人和夫人过来。
赖府一时忙成了一团。
不一会,赖府的家眷到齐了,男女老幼皆有,已经摆好了香案,前来传旨钱公公,已一脸严肃的走了过来。
钱公公进了院子,就站于香案面,面无表情,一字一句宣读圣旨上的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朝赖颐忠诚体国,为时人所倾慕,又与蜀地造福一方,素为朕所深知嘉许,巷野父老共知,朕思国家制度,与人臣惟忠惟德耳,赖颐能忠诚体国,就是有忠,能安治一方,就是有德,朕岂能不加之今着宣旨,追授赖颐礼部尚书,去恶赏善,赐谧文正,钦此”
赖同玉伏地静听圣旨,开始时不解,后来听了几句,只觉得五内俱沸。
想起垂正十三年,皇帝初请赖同玉,就在甲板上说了这话。
皇帝说:“赖公的事,我早就听说了,小时候就听着,哎,慷慨上书,贬职千里,赖公忠精爱国,正气凛然,却落得这个份上,朝廷还以恶隘加之,使其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你身为嫡孙,却要为之努力,早日去掉恶隘,加以美隘。”
又说着:“你不要这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话说祭祀不过五代,只要赖家五代之内,能去掉这事,也就可以了。朝廷不许,也有方法。”
这是七年前的事了,现在皇帝登基后,没有忘记,授下旨意,去掉恶谧,加以美隘。
赖同玉想到这里,浑身颤抖,种种委屈无不都在这一道旨意中融化消散。
听完圣旨,赖同玉跪都跪不起来,伏在了地上,哭得泪流满面:“臣臣惶恐,我赖家受此圣眷,能解祖上委屈,臣无以为报,惟有粉身碎骨忠勤侍君”
说到这里,哽咽不能成语,只听“啪啪”的巨响,却是拼命向地上磕头,顿时青砖上染红了一片。
第九卷白气照长河第二百八十四章冥土诏上
aos赖大人,旨意只富读了,快快请起n钱公公负责宣旨,宣旨的反应多了,有的痛哭,有的失态,但没有想到这道旨意会引得赖同玉这样。
ot本来还微笑着,见赖同玉,“噼啪,磕头,自觉宣旨完了,自己这个九品太监,实在受不起,连忙下来扶起了赖同玉,说:“这是皇上恩典,大喜事嘛,哎,世人都要羡你,有你这个孙子,赖老大人在九泉下,就能安息哀荣了”ot
见此,有二个侍从,连忙上前扶起赖同玉,而赖同玉还是一时站不起来,至于老夫人,也眼泪泼洒而下。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gt赖家会有这表现,实是这道圣旨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