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8(2 / 2)
“而且官爷说的明白,南方已经出了天子,楚王就是真命天子,天子慈悲为怀,见得我们悲惨,特地派了船接我们,救济我们去南方,天子岂在这事上哄骗于人”
“族长说的不错,天子有千万子民,还稀罕我们真能赶赴南方,分得田地,不仅性命可保,更能过上好日子,你们说是不是”
“是啊,听说南方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天子仁厚,赋税不要,真能去得南朝,那可就真是神佛庇佑了。”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附和着,对南朝有着向往,但对于眼前的处境,还是担忧。
“族长,不是我们不信你,更不是不信天子,可现在幽州兵荒马乱,就是南朝真的派人来招揽我们过去,要是没有接上线,错过了,我们怎么过去
“是,族长,这镇子冷清的很,要是他们不来,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有不少人纷纷议论的说着。
族长搓了搓手,心里没谱,但安抚着众人:“诸位莫慌,北武城还未被胡人占据,这里距离北武城可有着二百里,就是北武城真的守不住,一时半刻,这胡人也打不到这里,又岂会有事你们只管放宽心,先进了这安和镇,三日后,南朝的人不来,我们明日一早再继续赶路不迟,你们觉得怎么样”
事关众人性命,就算是族长,也不好自作主张,询问着众人意见。
“,便依族长所言,在这里等上三日吧“沉默了一会,三人中有一人开口说着,还有二人犹豫片刻,同意了。
这带头各房的族长,都月意了,别人还能如何
陆陆续续,大家都表示同意。
见未曾有人反对,族长就说:“大家都赞同我说着,就先入镇吧我们一连赶了几日几夜的路,都疲惫了,入镇后好生歇息一番。”
众人听了,都是赞同。
安和镇的里面,此时空无一人,让他们少了不少麻烦。
因逃难的时都带着粮食,片刻时间,弥漫着烟雾和粥的味道,大家都没有进房,在空地上用了,吃过一些东西,疲惫不堪的流民,横七竖八的躺着,有的打起酣来。
族长和各房嫡房,都派人在镇门轮流巡逻着,一旦有情况,立刻撤退。
日升到正中时,镇外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几个派出去巡逻的流民脸色苍白的跑进来,大喊:“不好了有骑兵来了”
骑兵
被他们咋呼声一下,千余流民都慌了神。
来不及反应,一队百人左右的骑兵进了镇,闪亮的盔甲,让百姓心生畏惧,不过看起来,却不是胡人。
在流民谨慎畏惧的目光下,骑兵营正目光扫视,开口问:“谁是刘家的族长”
“小人就是“听到军官喊着自己,中年族长连忙站出来,面带惶恐的说着。
我们是来接你们,这些人都是愿意去南朝“目光扫过在场的百姓,问着。
一听是南朝来的人,这些流民都站了起来,目光带着点希望。
刘家族长说着:“是,都是愿意跟去。”
“走吧,离此五十里有县城港,你们可乘船离开幽州赶赴南朝。”军官说着。
中年族长连忙叩拜:,谢天子恩典,谢将爷。”
有了目标,流民提起了精神,跟着军队启程,一路上,骑兵放慢了马速,跟在百人骑后面,流民还是十分吃力。
到了黄昏时分,当阵阵海风吹在脸颊时,每一人脸上都露出了欣喜表情。
“到了,谢天谢地,终于走到了”
县城港口并不大,但是这时,有不少船只在港口进出。
白帆点点,桅杆林立,上百吨的巨船,已让人侧目。
码头上,几个正式穿着十三司官服的人,身挂着腰刀,等待着,见这批流民到了,这些人都是松了口气。
“这一批十条船,就等你们了,总算将人送到了,一路上未曾遇到麻烦吧“一个千户问着。
“幽州局面动荡,官府自顾不暇,都想留条后路,还能遇到什么麻烦”营正话语隐隐带着对幽州的嘲讽。
百户听了,点点头,说:,说的也是,清点过了有多少人”
“这一批是一千一百六十三人。”
“船队每隔三天一批,时间急迫,必须今天开船,令他们立刻清洗身体,有病患者隔离,上船“这个千户看了一眼,凛然说着。
看见水师的军船,密布的甲兵,这些流民畏惧之余,又松了。气。
这样情况不会骗人,看来,这些人的确是南朝天子派来。
于是,这些流民乖顺如羊,在下面百户总旗的呵斥下,乖乖清洗登记,进了船。
半个时辰后,船只连夜出航,幸亏是沿海,并不要紧,一路南行而去。
第八卷胡风起北运第二百四十七章流民下
入夜,大海上,十艘大船,在海上匀速行进。每艘大船,都有着上千流民,显的非常拥挤,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沿海过去,到金陵,行程只有一周,到交州,就可能再需要一周时间。
一条船的甲板上,迎着海风,一个人正在沉思。
这人穿着总旗的官服,举手投足之间,已经开始有着公门那种特有的凛然之意,他就是护送这批流民的十三司一个总旗,是千户赵太平的心腹之一张和。
在幽州时,赵千户就与张和细细说过这件事的重要xg,作为从普通番子一步步爬上来的十三司总旗,张和岂是蠢笨的人
自是一点就明,将此事看的十分重要。
赵千户选择让张和护送流民回南朝,不是选择让别的总旗去,原因张和十分清楚。
根本上来说,即便是十吾司内,也有着派系之争,虽在现在天下未一统的情况下,派系之争斗未浮出水面,可已是有了征兆。
护送流民前往南朝,事情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