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易鼎 > 分节阅读 536

分节阅读 53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蛊神为什么来就是它喜欢钉螺,钉螺能散发吸引盅神的气,家里钉螺多了,盅神就要来,来了不但人死,家还要穷一这是事实,生病了谁家还能富

杀钉螺就变成了他们自发的行动,就立刻就动员无穷的伟力,如果扣除了现代药物和技术,单从人力上说,比官府动员强无数倍,并且可以自动变成一项风俗,世代传下去,可所谓年年严打。

并且只要最后再说一句,说“烧了钉螺供盅神,盅神就满意,不会施咒了,还会赐福”,就更有效了。

想到这里,王弘毅已经决定,派十三司监督,又派咒禁司完成这任务,想必有着大批专业神棍忽悠,这事执行下去不难。

ot建盅神庙,烧钉螺,到时交州就可迅速发展了有时解决问题就这样简单。ot

未完待续

第七卷楚王与吴帝第二百零四章蛊神庙下

橡胶手套和脚靴

王弘毅皱眉,突然之间决定:“令各地郡县搜索有乳垩汁的植物献上少府,能用者赏金千两,散官七品。”

橡胶的原产地,在地球上是美州,鞭长莫及。

但是实际上,能够产橡胶的有千种植物,王弘毅朦胧记得产地就在中垩国的鹿角藤,就能产橡胶,虽然不能满足工业要求,但是可制一般日常橡胶制品。

可王弘毅只要能满足一般日常橡胶制品就可,朦胧记得,这种植物可大量种在山岭上,每亩可产为斤橡胶,这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想必也有类似的植物,不奢求找到橡胶树,找到橡胶草橡胶藤也足够了。

布了这道命令后,王弘毅就不再理会。

至于打下交州的治理,以及丁虎臣一批人的封赏,却不能马虎,王弘毅在自己位置,阅看着交州地图,又问着:“虞卿,你对交州有何看法。”

虞良博早就密切关注着交州资料,心中有着打算,这时稍一沉吟,就说着:“臣以为,首先还是建郡立县,这一步是纳入王制的关键。”

“只是交州地处偏远,流放犯人都是大罪,尊廷命官都是外地人,去了水土不服,受毒彝之害的十有五六,这非常棘手”

当然,对郡级以上官员影响就小多了,这是由于郡级以上城市开发已经繁荣,周围地区已经熟化的缘故。

不过县级就还是上面的问题,本地人还可,外地人迁移进去,十个有五六个都死,这牺牲的比例,比战场都还要残酷,硬是压迫只怕不行,王弘毅抿着嘴唇想了想、觉得无可奈何。

只得说着:“现在不是前朝和平时代,官员没有这样金贵,知吏部,凡派往这些县治的官员,俸禄加一倍,三年任满必调回富裕地区优养,加二级处理,下级吏员,从军中解甲的优选。”

“是,王上”虞良博直了直腰,应声说着。

王弘毅苦笑的摇头,这些地区,就是瘟疫和血吸虫。

瘟瘦好解决,火烧丛林,填平湿地,清洁卫生就可,但是血吸虫,虽然理论上是处理了钉螺就可,可是如果没有橡胶手套和脚靴,主动清理的人,就会感染,因此在没有发明橡胶手套和脚靴之前,下达命令清理钉螺只会导致大瘟疫。

地球历史上缅甸、泰国、越南,实际上并非是技术或者地理阻挡了汉族扩张的步伐,实是瘟疫和血吸虫。

十有五六死,这对殖民的打击太恐怖了。

这只有等发现了橡胶草或者橡胶藤了,只要制出了橡胶手套和脚靴,再推行“蛊神庙”一切障碍都不是障碍了。

把这个念头去掉,王弘毅再仔细想着,理出了头绪。

交州平定,山间旗用不上了。

这些旗兵,经过不断的战事,消耗了一半,上三旗总共只有四千人了,不足为患。

王弘毅下了决心,这一次就让山间部上三旗回去享受荣华富贵。

先就是三旗旗主和大将,各赐爵就可,赐爵后在城市赐府赐田,别的旗民按照牛录和甲喇分配到各郡县就可,除了旗主,甚至不必专门切开联系。

历史上八旗入关二十年就彻底腐化掉,靠政垩治政垩权维持着联系,等政垩治特权一旦去掉,旗人立刻分崩离析。

现在上层只有爵田,下层只有田宅,没有政垩治特权,别说几代,二十年后山间三旗就是历史了。

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对这些旗兵,王弘毅不会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可阳谋腐化却理直气壮,王弘毅可不是忘记,这旗兵一旦势力壮大,会对蜀地造成多大的影响。

现在不过是实力强大,令旗兵不敢反抗罢了。

令他们渐渐消耗掉,丧失斗志,被城市同化掉,却是大善。

想到这里,王弘毅说着:“虞卿,你代垩表秘文格,和六部,特别是礼部协商一下,制出合适的爵位赏赐名单。”

顿了一下,又笑着:“孤知道你心有度量,多多繁劳了。”

虞良博受到王弘毅嘉奖,挺直了身子拱手说:“臣敢不为王上分忧。”

王弘毅目送虞良博出殿,心中感慨。

虞良博原本命气只是黄色,高不过五品,现在他就是五品,但是这些年来,一直亲近御前,奉公廉洁勤谨办事,居移气,养移体,有着庞大的气运和恩典,渐渐已有演化淡青色气运的迹象,这实是可喜可贺。

一丝风吹入,王弘毅感觉到很爽快,想起给太后请安,又和妻子见面,就出去了。

襄阳,七月十五日,天气微阴。

天空从昨夜开始,有些阴沉,就算改革了朝制,相当于地球时间六点四十分点名,可是官员还需要在五点起床,在六点半时到达朝堂。

因此早上天还没有大亮,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就从着城池各处,向着皇城行去。

皇城之中,戒备森严,一队队亲兵侍卫,面无表情,端然肃立,纹丝不动。

不过每一辆马车进入皇城前,就要经过数道关卡的检查,才能来到皇城前的广垩场,到了广垩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要步行着走入皇城。

轿夫、仆人之流,只能是在皇城外等候。

朝会大部分情况进行的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能结束,因此并不会耽误到每一天各官衙的工作。

十五日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文武大臣进入皇城大门,三五成群的向里走去。

王弘毅的官员,现在都以青壮年为主,就算是老臣,精神体力还是不错,步行这段路并不吃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