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易鼎 > 分节阅读 472

分节阅读 47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子运数也不错,长定文阳二镇相互纠缠,已经十数年,恰在此子立世子时,柳思明死了,岂不是运数”

“后以迅雷之势,移老臣,灭长定,声威赫赫,因此虽自立定远将军,却稳如泰山,现在看来,这自立定远将军,实是含义深远,现在看来,成龙根基,就此奠定,你看蜀军此时,上下合心,不为名分所动,自立自成,此举意义深远。”

“蜀地大乱,虽有龙气,却根基孱弱,此子却迅速一统,此时荆秦龙气虽浓,却尚未成形,正好吞噬。”

道人突然打断讲述:“照你看,此子英武,现在只能选他了”

道服人冷哼一声:“你又打断我的话,哼,此子根基我也看不透,既无地龙,又无天格,全靠人事,这也是好事,敌方无法以秘术驱散龙气。”

“但是正因为这样,此子龙气全在人道胜数,若是一场大败,将直接折损此子大半气数,就算一时保全xg命,也再无争龙之机。”

儒服人说着:“那就是襄阳了。”

道服人大笑,说着:“是了,论地理,就是襄阳,论时间,就是今年夏秋,这可定南方气运。”

“此时,郑平原攻荆南,吴王伐五镇,王弘毅攻襄阳,若郑平原在襄阳城破之前,以及在吴地平定前,攻下荆南,就还有成龙之机。”

“吴王在襄阳城破之前平定五镇,就可使兵十万上荆州,此势就可一举吞荆逐蜀,奠定南朝了。”

“蜀国公能在今年夏秋前,赶在吴王平定前平了襄阳,就算江陵有着吴国水师,也难以对抗,必可正式成龙了。”

这时,老人笑着,对两人说着:“你们听见了”

两个少年躬身说着:“听见了,这时龙气杂乱,非成就死,我们都有家世族人,哪能随意谁得先机,我们就投靠谁。”

三人不由微笑,说来说去,就为了自家子弟。

庄兴,南郡洞口县人,为人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躬耕度日,以教导学生为快,虽说如此,庄族也是大族。

庄兴收徒二十一,个个都是良才,其中有二人,一就是庄广,是自己孙子,还有一个就是石谦,被誉为“弟子第一”

乱世君择臣,臣也择君,学了一身本事,当然不是埋没,选择谁当主君,就很关键了,这次讨论,无非是决定一点以襄阳论龙

当下酒饱,两个少年都撤下酒席,看着两人出去,道服人遥望两人片刻,忽然长叹一声:“唉,此时无人,我看庄广才器虽不如石谦,却温润似玉,而石谦才器甚大,此时命数显黑气,只怕其寿就在一二年了。”

听了这话,儒服人一皱眉,而老者遥望看去,沉默不语。

一时间,亭内逐渐沉闷。

片刻,老者问着:“我和石家是世交,其父又早去,事到临头,你可有办法为这改换命理”

道服人摇头说着:“庄门双壁,一碎一成,这不是密法,是自然而成,已经定下了,再也无法改变,你也别内疚,石谦早死是注定,你只是正好趁此有益庄广,过了这关,庄广子嗣连绵,位到卿相,你可舍得”

“再说,异术只是趁势,自救尚不能,何况救人而还是这等涉及气运的人才,救不得,救不得,我可不想因此背生毒瘤,呕血而死。”

老者叹的说着:“这就也罢了,可是石家人丁不多,你帮他传一子孙后裔,这总可以吧”

遥望远处,道服人沉思很久后,说着:“也罢,若是要改易格局,我却不敢,也是不能,但是多留一线后裔,不至香火断绝,我还能勉一为之,可选一福泽绵长,又有益男的女子,再以密法催之,只是还要你来配合。”

“这无妨,我是他的老师,他现在父亲早去,又是世交,可以为他点婚,你看中了哪个女子,我就出面求娶,却是要快了。”

“你放心,我既答应,却不会食言,郡西陈慧有一女,正好十六,求娶此女,只要三月,必有孕也”道服人还是信心满满。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一百六十二章从军上

第一百六十二章从军上

罗田县城

因地处吴越边境,这座县城的商业发展,还是很不错。

四个城门,从早上到夜晚关门前,络绎不绝的商队,从这里过去,或是停住下来。光是关卡收的税金,可以支撑这座县城的经济。

在这个地方做县令的人,可以说是很幸运,不用过于操心财政上的事情,又不必像偏远县城,需要时刻防备着山贼的入侵。

这里比邻着郡城,顺这官道一直向着郡城而去,骑马顶多一日路程,附近也没有隐蔽藏人的穷山僻岭,因此也没有山贼在此潜藏。

远方的郡城,虽已经染上战火,可在这里却依旧是平静的气氛。

不是军事要地,不是大城,不是要道,这样平凡的县城,反因此而得福,很少被诸侯看在眼里。

早上,天刚éngéng亮,北边城门便已打开,有些商人,赶着大车,从这里入城,或是在城中进行着买卖,或是顺着城中道路,由南门行出,继续着商队的行程。

主街道两旁的店铺,这时都开始打开店门,收拾着店铺,打扫着卫生准备做生意了。

还有一些给别人做帮闲长工的人,也从家里出门,向着主家而去。

一阵阵的饭食香气,顺着拂过的风,蔓延到整个街道。

卖馄饨的老汉,已经推着车,来到了街道上,摆起摊来。

三三两两的人,坐吃着馄饨,低声交谈着,整个县城看起来,都是这样平静。

就在这时,从北门那里,晃晃悠悠的走进来两人。

两个年纪都在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上穿的衣服不新不旧,其中一个长的很是高大,带着些煞气,还有一个身材中等,长的很清秀,眉眼之间,却带着些油滑。

凡是他们路过的店铺,店老板都很是警惕的盯着他们,直到他们走过去,方微微松一口气。

街人望着这二人的目光,也是无奈里带着些厌恶。

“大哥,你看,王老汉又出来摆摊了,咱们是不是”个头稍矮些的少年,在看到馄饨摊的时候,转脸去问高个少年。

高个少年瞥了馄饨摊一眼:“刘老汉无儿无女,何必总去找他麻烦清静寺里的老和尚不是很有钱么找他去要些吃食就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