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2 / 2)
几乎同时,回到成都的过程bo澜不惊,王弘毅沐浴净身,到宗庙祭告祖宗。
平定了西益州,是一大功绩,按照传统,王弘毅必须告祭宗庙。
首先是旗仗仪卫先出发,带了白牛白羊各一对,还有装在大盘中祭文,到了宗庙,王弘毅首先凝看,只见宗庙赤气隐隐,气相又和以前不同。
焚烧祭祀,宣读了祭文,王弘毅微微一笑,此时鼎器已经有着公器,青气却只有一大半,预料平定龙剑后,达到颠峰。
转身离开,王弘毅问着礼司:“各项称公的预备工作,怎么样了。”
“主公,按照古礼,公以青玉玺,已经在雕刻中,其次是金册和冕服。”
“冕服还是上红下玄,加到七章。”王弘毅指示的说着。
按照古法,天子十二章,为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
王九章,免去日月星,标志着不再受命于天。
公有七章。
想了想,又吩咐:“玉玺就雕刻蜀国公宝就行。”
有了这个,蜀侯金印就可退休了,并且估计这个玉玺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换上新的,不过除非失败,不然的话这些印玺都是帝业创建的见证,会一一封存保存在宗庙中。
按照王弘毅的想法,却要弄个王业百卷厅,把这些也放在里面。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祚垂无极。太祖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实际上就是这意思。
这话说远了,这样吩咐下去后,礼司却还不肯行,说着:“主上,历代封侯封公,都追封三代,您却只有一代,这不符合礼法。”
王弘毅就说着:“这次追封一公一侯,其它你不必多问。”
这时礼司却还没有着明朝那些士大夫的无聊,只争大礼不争国本,听了这话,犹豫了片刻,却还没有多说。
其实王弘毅仅仅是作为穿越者的想法而已。
追封一公一侯,就是把肉体父亲或者继承关系都回报了,至于再上祖先,和他并无太大关系,间接恩泽就可。
有时,王弘毅对气运还是有些吝啬。
在机场等候时写的文,通知下,今天五点飞机,明天就会恢复正常,不过由于还有几百里车程,明天凌晨时的一章就来不及了。
虽说如此,还请读者能投推荐票,我会在凌晨时开个单章求票,并且在明天更三章,时间在明天下午。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一百二十九章赤蛟上
六月七日,成都实际上“殿”,这种建筑是住不了人,是会客用,真正卧室面积不大,室内点着清香,凉风徐徐。
宋心悠伺候着穿衣,正是七章冕服。
穿完后,立时沉寂下来,只有一座金自鸣钟不慌不忙响着。
“夫人,婉儿这几日,就要生了”,王弘毅穿着衣服,轻声说着:“这内宫里的事,就全靠你张罗了。”
宋心悠笑着:“夫君,您就放心吧”,现在后宫就三个女人,还是照顾来着,她深知王弘毅最见不得后宫暗算的事。
上次有人给赵婉用了凉饭,被查出来立刻就打死了。
只是这类事,以后只怕层出不穷,就算王弘毅也无法控制,不过,这还在于宋心悠,宋心悠能把持的住,这大事还是能控制。
王弘毅笑子笑,说着:“你管这些,还有些事,素儿会管着。”
正说着,太监进来了。
王弘毅问着:“预备好了么”
这太监忙回话:“回国公的话,都预备好了。”
王弘毅起身说着:“那就启程吧”,太监连忙跑出门,大声说着:“国公启程了,乘舆shi候”,顿时细乐声起”这次和以前又不一样,前后有一百shi卫太监伺候,声势浩大,和以前不一样。
到了银安殿,这是朝会宫殿。
王弘毅坐乘舆而后,步进了大殿,坐在正中王座上”吩咐说着:“叫进来吧。”
顿时,钟磐清扬,发聋振聩,随着乐起,太监手捧拂尘徐徐而入,引着文武百官入内唱名参拜:“臣等拜见国公万安,万安”
百官参拜芜毕,殿中一片寂静。
王弘毅身着冕服,目似点漆”口带着微笑,头戴七旒冕冠,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七章。
双手轻轻扶膝正襟危坐,这正是东西益二州百万军民之主了。
望气术算是秘密,但是看相却广为流传,群臣下面就有王彦虞昭等人,这时看上去,王弘毅真是雍容从容,深沉刚毅,的确有着人主之相。
想起少年王弘毅在乡下营生,想起王弘毅十七岁出战,夜袭敌将挣扎求生,想起王遵之数十年辛苦,却局限于文阳郡一郡”这对比一来”真真是恍惚如梦。
王弘毅也心情复杂”坐在王座上,领有国公之器,王弘毅感受到,自己的鼎器越发深沉厚重。
不过”由侯到公,变化不大”经过这段日子的治政,法网已建”王弘毅的道,已经通过政治延伸到这东西二益州,这次升级,只是更能承载这百万军民之气运。
黑,白,红,黄,青,五sè华盖。
鼎中气运沸腾,宛然沸水,占鼎器的三分之二,若是满了,就可由青生紫,进位于王。
王弘毅就问着:“孤自建国称公,不知各州反应怎么样”,虞昭就上前说着:“一片寂静,这是主公威德所致。”,王弘毅笑着:“好一片寂静。”
其实是时日才短,还没有正式反应,就又说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