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易鼎 > 分节阅读 366

分节阅读 36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九十一章神道上

回去后,王弘毅先去看望老夫人,赵婉也在这里。

老夫人见了他回来,就吩咐开饭,又问着:“听闻城里又建了个道观,和你岳父有些关系”

“是,不过这神是新建,来历不明,母亲你就别去拜了,捐些款子可以。”王弘毅说着,坐了下来。

没一会,菜就送上来了,一盘腰片炒,一盘宫爆鸡丁,一碗鸡汤,热腾腾泛着香味,王弘毅嗅了一下,不禁赞的说:“好,不错”

老夫人笑了笑:“既然说好,我儿就多吃些”

王弘毅和大家一起用餐,边说边吃,十分融洽,饭后,又见老夫人拿出一卷画来,说着:“这是你亲家送来的画,给我庆寿用,你看看这是什么”

王弘毅听了,拿到桌上展开,却是一幅仕女赏月图。

只见一仕女,侧身而立,面向左方,细腰长袍,衣长曳地,下摆向前后分张,衣上饰卷曲的云纹图案,仕女脑后挽垂髻,两手向前伸出,合掌作揖。仕女上面,是一轮明月,端是精美,画卷虽然保养的非常不错,却有些发黄,画儿押着密密麻麻印章,这是历代收藏的人的印记,显见是一幅极为名贵的古画。

王弘毅不禁问着:“这是谁的手笔”

老夫人想了想,说:“据送的人说,是前朝大家纪道之的画。”

王弘毅笑了笑:“儿子不善鉴别,不过宋家送来,想必是真迹,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画现在不值很多,若是到了和平盛世,只怕五千两都不止。”

又想了想,说着:“这是宋家的心意,就收起来,我们家内库在这方面的确不多,以后要收藏积累才是。”

就算日后成王成帝,内库丰满也不是一代二代的事。

说了这话,王弘毅就有事,吩咐了素儿一起跟去。

到了书房,王弘毅就吩咐的说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对正祀和y祀怎么看”

素儿活过来,继承了肉体的记忆,这阵子又读了些书,当下就想了想:“总是有益无益吧”

心中暗想,自己对王弘毅就有益。

王弘毅听了,扑哧一笑,说着:“你这话虽然粗,却也说中了些,但是还要多读书,特别是礼典。”

王弘毅说着,执笔在纸上写着:“历代册封过的,一般都是正祀,哪怕是前朝,前前朝所封,这是第一点原则。”

“第二点,就是强者为王,久受香火,或者上古真神,有大能者,多半不能罢黜,只要此神不明着倡言造乱,就不宜废除。”

说到这里,王弘毅自失的一笑,一切政治都是实力为根基,神道也不例外。

素儿却没有多少心思,很是以为然,说着:“表哥说的原本就是正理。”

王弘毅又说着:“礼记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y祀,y祀无福。又道,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这有几个意思,也是以后神道的规范。”

“第一,就是y祀无福,民间祭祀本是为了求福,但是他们不知道不少鬼神不能赐福,因此不能祭祀若是不能赐予福分者,就是非祭。”

说简单点,就是按照气运的道理,只有低位向高位祭祀,没有高位向低位祭祀的道理。

大部分鬼神,层次比人类低,根本没有庇护或者赐福的力量,人类祭祀时,人本身气运就向低处流了,这些鬼神和吸血鬼一样吸取气运,却无力反惠,因此谁信了就会破家,甚至身死,这就是必须去掉y祭。

素儿心里直跳,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却不想王弘毅对此一清二楚。

“道德经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此言甚是大善,立神道可借鉴于此。”

“人死之鬼,是阴灵,最多只能庇护一家一户,因此除了子孙祭祀外,不许公祭。”

“神力显红色,能庇护一乡一县,并且能不扰民,就是县级允许的正祀,但是县令不许公祭,以免高祭低,流失气运,国家也只给予县级封号,封号与神力相当,才是正祭,加恩有损朝廷气运。”

简单的说,如果神力原本只有县级,朝廷加封更高的封号,就等于拿朝廷的气运来提升鬼神的阶级,王弘毅岂肯作这事

“神力红中带黄,才可出县,不然就是越格,有损民运,不可提倡。”

王弘毅当然清楚,神祇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阶级,都希望挣脱“祭不越望”的束缚,到外地建立行祠。

所谓的“祭不越望”,就是祭祀的鬼神不许超过所在范围,这限制了信仰世界神灵传播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实力低微的神灵,大面积扩大信仰,就等于是y祭,因为它根本没有这样高的神格来影响这样大的范围,所以祭祀时,大部分是索取,很少能反还恩典。

这种行为是有损民运,而损失的民运,事实上也损失了朝廷的气运。

听到这里,素儿不由一阵莫名的恐怖,心悸得卜卜直跳,额上也渗出一层细细的冷汗,一阵慌乱不能自持,脸色变得异常苍自,细白的手指握紧。

她想不到王弘毅对这个理解的这样透彻,她自己的神力,也就是红中带黄,按照这标准,勉强可出县流传。

“若是色泽金黄,灵验很多者,可由郡县祭祀,列为郡级正祀,有大功者,才可立为省级正祀。”

“这是从神力的角度上看,列为各级正祀的最初标准,但是朝廷自有贬褒。”

“祭者,礼也,或者风调雨顺有功一方,或者代表忠,孝,节,义,仁的鬼神,或者执司阴阳者,可由各级官府每岁亲祭,以潜移默化传播道德,辅助官府治民。”

说到这里,王弘毅一笑:“比方说,汲水龙女若是能调整风雨,就是有功一方,每岁就可由县令亲祭。”

素儿听着,才擦干的冷汗,又渗出,不知道王弘毅是何意。

王弘毅又说着:“神人共治,阴阳相济,才可善政,这事实在非同小可。不过,对于y祀,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帝王都是持反对态度,并严加禁止。”

“大燕成帝即位后,丞相上奏: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其余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重复,请皆罢。成帝曰可。”

“大纪皇朝禁断y祀,奸宄逃窜,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大楚武帝建德三年五月,禁诸y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此等都是正理。”说到这里,见素儿面如土色,王弘毅就说着:“这些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