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易鼎 > 分节阅读 303

分节阅读 30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老道士目光带有审视,少顷认出玄洞,面上顿时现出惊喜之sè,说着:“原来是仙师到了,快请入内。”

态度甚是殷勤,向里行走,还感慨说着:“已过十载,不想仙师风采依旧。”

“你也依旧健朗。”玄洞笑笑,说着。

看向后面这人,老道士忍不住问着:“这是”

“哦,这是我所收记名弟子仙师之徒张铁,到你这里少住几日,还方便吧”玄洞说着。

老道士却甚是高兴,连声说着:“方便,方便仙师这次多留几日吧。”

“倒有此意,只怕讨扰于你。”

“怎么会,仙师在此留住,小道高兴还来不及,只管住下,只要不嫌道观简陋便可。”二人谈起来,真是旧识。

远处十里,就是府城,用脚步行走,也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路途,正好窥之。

到了一处静室,道士命小童捧出了茶盘茶、云片糕、红枣。

又命二个小厮赶快去打扫房间,空出两间静室来。

老道士尊玄洞坐在首席,斟上茶来,见他看着,就笑的说着:“本乡有个周进的先生,甚敬先尊,每年都捐银二十两银子,还打发了一些年轻的伙计来帮忙,却是真的善行。”

玄洞笑的说:“这等是善人,应该有福德。”

等得点心吃完,又斟了一次茶,小童报告,净室打扫出来了。

老道士就稽首行礼:“仙师先去休息,我这就去整治晚宴。”

话说地球上,释迦牟尼在世时,僧团都是奉行托钵正命,清净乞食,除开酒类,不论荤素,在家人供养什麽,就吃食什麽,此于经律皆处处可见。

佛教里最早公然主张吃素的就是佛门叛徒提婆达多,他嫉妒释迦牟尼的地位,处心积虑想超越释迦牟尼,甚至想灭释迦牟尼取而代之。

他为向世人表示他比释迦牟尼还优越,便提出五项苦行,其中一项便是「终生不吃鱼肉」,这一点也遭到释迦牟尼明白的驳斥。

地球吃素缘起是肇始于南北朝梁武帝,先是佛门推广,后就是连道教也吃了。

这个世界的炼气士不能简单视为地球道教,当然也没有梁武帝,荤素之别,并不重要,各人口味和进境。

老道士整治晚宴,当然不忌荤素,玄洞也稽首还礼。

门里出来,观中却也有几株桃hu柳树,看了一会,只见éngéng的雨下了起来,烟笼远树,景致更妙。

一时间,却在寻思:“王者集百万之气,掌握移山倒海之力,或生或杀,皆在一念之间,我等微薄法力,如何才能干预”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四十四章来由下

九月

王彦为开明县县令,也有着一个月,他可是带着一营上任,又是大帅的亲弟,当这县令,不管是资格还是实力,都绰绰有余。

一个半月来,王彦领会大帅的意思,虽然没有雷厉风行大动干戈,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动声sè,只通过几个案子,便让原本在开明县的几个家族血流成河,一时之间,人人侧目,争先投靠,李家失去了政权,在开明县的根基就土崩瓦解。

也就在这一日,王弘毅大清早就出行,带着二火骑兵,已经足够保护安全了。

到了虞府,只是稍微时间,里面大门而开,虞府的虞昭就开门迎接了出来,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虞昭就行礼,谈不上跪拜,至少得先拱手为礼,说着:“少镇前来,真是寒舍生辉。”

王弘毅带着和询的笑容,此时穿着蓝sè宽袖长袍,头上束着银冠,体态修长,英气逼人,微笑还礼:“不敢老先生素有儒士气象,我在少时,即慕大名,今来拜访,实是大慰于心。”

两人行礼,进入了大厅,分了主宾坐下。

此时,初到九月,天时还热,说了几句,王弘毅就说着:“久闻老先生治园甚佳,可容我观摩一二”

虞昭听了得意,说着:“不敢,小家园子,寥表吾心”

一径来到园中,遍处观看,虽然不是很奢华,但是清槛精舍,走廊假山,盆鱼卷石,的确有着间苗之处。

王弘毅观看,连连称赞,说着:“此园虽小,疏密有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见老先生心中度量,只治一家实在可惜,不知可愿出仕乎”

虞昭听着,心知这句才是最关键的,心中寻思,又打量着王弘毅,就答着:“少镇不以老夫老朽,老夫自愿从命,拜见少主。”

王弘毅大喜,扶手说着:“有老先生在,我无忧也”

当下又回去喝了茶,就此离开。

等王弘毅离开,虞良博就出来,问着父亲:“父亲为何答应出仕”

“此子行事有章法。”虞昭说着。

见儿子一时不解,他又说着:“你看他杀了陈翔也就罢了,死中求活,败中求胜,自古虽然不多,也是不少,当时为父觉得他有福气,不然怎可如此”

“当他占了汲水县后,安抚流民,开垦良田,充实县衙,都是堂堂正道,为父觉得他有能吏之名,并不算过分”

“至于阵斩吕济,更是堂堂之师,一时镇内哑声,不但见其武略,更见其正,已隐隐有大器之相,为父觉得此子继位镇帅足矣”

“当上嗣子时,一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足可见此子的器量,不过言谈还不足为凭,你看他当上嗣子后,不急不徐,整日和军中操练,或有人说此子过于重于武夫,为父却不然乱世之重,军权最胜,你看这一个半月来,黑衣卫和义从军,已经渐渐掌控在手,这就是明略。”

“大军入手,此子又立刻拜访乡老贤士,这是何等所作所为”

虞良博想了想,似有所悟,犹豫了下,没有说,问着:“父亲,有哪些人做过”

虞昭轻声答着:“荀方、宋文鼎。”

这两个名字,声音虽轻,在虞良博耳边竟如同平地了打了个霹雳,他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父亲。

荀方何许人,赵太祖是也,白手起家,五十岁统一天下,虽然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后世子孙无能,三世而亡,但是说到他,史称都是明君。

宋文鼎更不得了,本朝太祖,鼎革改命,南征北战,由弱到强,一统天下,虽然由于六王之乱,使天下崩乱,帝都迁移到金陵,但是到现在也有二百五十年的天下。

王弘毅只是嗣子,现在不过拥一县之地,连上义从军,也只有三千兵,父亲对他这么高的评价,嘴上虽不敢反驳,心里总有点不以为然。

这神sè一,知子莫如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