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4(2 / 2)
“原来如此寻个和他们熟悉的人,去和他们说,只要他们肯交出掠走的钱财,我可以算他们无罪。”王守田思索后,冷笑的说着:“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最好尽快做个了解。”
“大人的意思是”
“勿谓言之不预也”王守田冷笑一声,说着。
与此同时,齐罗山寨里,喜气洋洋。
这次下山抢掠,收获颇丰,无任何人员的伤亡,这次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齐罗山寨上上下。
春来之时,大家觉得都要作一票,以备上半年的吃穿。
对于齐罗山寨来说,能有肉吃有酒喝,就是好事。
山寨上,有人警惕的眺望远方,山寨内,却在分粮分肉分银子。
热闹了几日后,终于,有人进山了。
齐罗山寨,寨主房间。
“大当家,有人进山了。”一道声音到来的同时,门被人推开了,一人向着中间的人说着。
中间的人,中等身材,五官普通,却全身皆是彪悍之气,若是几个遭抢的苦主在此,定然能认出,此人便是带头抢劫的人。
“二当家,来的是何人”大当家问着。
“是山下镇子的王员外,说是来求见大当家。”二当家说着。
“王员外”想到自己过世的媳fu和王员外是堂兄妹,总要给对方一点面子,大当家站起了身,说着:“他现在何处”
“让他在忠义厅侯着,他还送来了一些礼物,也都摆到那里了。”二当家说着。
“王员外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我们十年前都是一镇上的乡亲,哈哈,这就过去瞧瞧去”大当家说着,就要向外走。
“大当家”二当家忽然想到了什么,在后面喊着说着。
“怎么了”大当家停下脚步,奇怪的回头看他。
二当家皱着眉,说着:“大当家,我觉得,王员外这次来,很有可能是为了前段时间那件事,前几日,我就跟您说过,有陌生人到山下询问咱们的事,王员外和官面上若是有了牵扯,您说怎么办”
“他敢”大当家本来还笑眯眯,听到这话,眼睛立刻出了寒光:“若是他真是来做说客的,我就剁了他”
“大当家,真下的去手”二当家淡淡的说着。
大当家一愣,略有些尴尬的回答说着:“杀他倒还真下不去手,不过若他真是来给官面上的人做说客的,就割了他一对耳朵,以做惩戒”
二当家不由沉思了会儿,认真的说:“不如,大当家您不要出去,由我去见他,听听他到底来做什么,如何”
“这个”
“大当家,咱们什么时候怕过官兵难不成,您还真怕了不成”二当家冷冷的说着:“又或者,大当家你害怕我会杀了王员外不成”
大当家被说的脸sè一阵红一阵白的,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胡说我什么时候怕过官兵”
“那不就成了您若去见了那个王员外,他真说出什么来,您又不忍心下手,这可是fu人之仁,只会灭了我齐罗山寨的威风请大当家允许我代您去问王员外来者为何,若是他不是为了那件事,自然一切好说,若是他果然是为此事而来,就少不得割了他的耳朵将他赶下山了”二当家态度强硬的说着。
看的出,这个二当家也掌握了山寨不少的实力,见他这样要求,大当家只好点点头,说着:“既然如此,你去问吧。”
二当家脸sè一喜,即道:“那小弟就去了。”
二当家走后,这大当家的便背靠在座椅上,叹息了一声:“王兄弟啊,莫要让我失望,我现在可不是以前一起的老兄弟了,身后有千条人命呢”
一柱香左右时间,门外又传来脚步声,随即二当家从外面走了进来,嘴角带着冷冷的笑意。
“王员外”
“大当家,他果然是来做说客的,难怪来时见了我神sè有异,这是官老爷给您写的信,若是您怕了,把我交出去就是了”将一封信函交给大当家,二当家y沉着脸说着。
拿起那信,展看一看内容,大当家的脸sè变幻了几次,冷笑着将信撕成了碎末。
“有本事,他们就来好了,齐罗山寨可是他们能攻下来的”随后,看向二当家:“王员外他”
“他是大当家从小的兄弟,我没要了他的命,这是割了他一只耳朵,赶了下去。”二当家撇撇嘴,说着。
“那就好,饶他一命,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大当家无奈的说着。
第一卷青衫少年游第十八章大怒上
王守田正研究着兵事。
亲兵当然是重中之重,不但要忠勤,也要有武艺,关键时能挡着。
记得清初,每家王府里都养着这类甲士,数目在十数到数十之间,都是勇士,可是这等人,都是战场上拼杀十数年培养出来,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
“内政之事,千头万绪,已经辛苦了,军事本不应烦扰你们处理,但是赏功却和土地相连,这事必须和你们商量一下。”王守田凝神思考,良久,叹息一声抬起头来说着:“我有些章程,不过未曾统筹考虑,你们听听看。”
“请主公明示。”赖同玉和薛远,按膝端坐。
王守田说着:“我亲经练兵,仔细想想,这练兵也是辛苦事,体魄,武艺,军纪,能合格者,十成中只有六七成”
“不合格退到田间,还是编成厢兵后勤先不说,这合格的就要安排上次你说平常人家给田三十亩,我觉得不行。”
“一户之家,自耕的话,三十亩已经是极限,再多也不觉得有奋斗流血的需要,不利刺ji耕战,二位先生,若是勉强够用,需多少亩”说到这里,王守田扫过二人。
“主公,若是耕作,每壮汉每天需用粗米1斤5两才为基本,老人孩子fu女稍少,但是如果算上油盐醋等,也差不多,平均每人的每月粗米数,应是50斤,一户五人,是二石半,一年需食三十石。”薛远想了想,说着,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数量概念,在他口中,立刻说出。
“五口之家,每家有两个壮丁,上限可耕三十亩,水旱互济,亩产大概在二石半到三石左右,是故善养百姓,需十亩之地。若是抽一半赋税,二十亩方可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