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易鼎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流不畅,街上积水成河。

城市肮脏和污浊是疾病的温chuáng,大量疾病的流行。

虽然现在,县城重建,但是王守田也没有兴趣居住在危险的城市,要是来一场瘟疫的话,只怕一个县死上一半都不是稀罕的事。

按照王守田的规划,首先下水道已经建了,下一步,就是建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这并非是什么超前的事,在地球上宋朝就很普遍了。

思考而定,王守田顾左右说着:“去县衙。”

县衙,却也是少不了,这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在比较简单,但是也分布着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等建筑,若是以后人口多了,还会扩建,hu园之类也会建起来,现在满足办公绰绰有余。

到了门口,薛远迎接上来,躬身行礼。

薛远穿着一件石青sè的令吏公服,精神抖擞,神sè又有不同。

“主公,您今日而来,我倒正有事禀告,最近却有一些流民,又前来。”

“哦,这时节还有流民,是冬收催税逼的吗”王守田沉思了一会儿,问着。

“主公,您说的不错,大部分却是对面太素县的流民,川中都今年大败,要重建,自然需要大量粮钱,因此横征暴敛是免不了,百姓衣食无着,听闻着我们这里能有口饭吃,因此就投奔而来,这就有数百之数。”

“这事甚易,我许你拨下军粮赈济,但是要编户编组,监督jin细。”

“诺,主公,不过,这太素县的流民,还是小事,却有本镇的流民,这又如何处理”薛远脸sè凝重,问着。

“本镇流民”王守田皱起眉来。

“本府文阳府,除府城外,还有开明县、兴山县、东岚县、正定县。”

“开明县是文官管理,知县李存义宽厚,甚得人心,没有流民,兴山县却由长策都大将赫义管辖,供养一都兵力,可所谓不知治政,中饱si囊,百姓甚是困苦。”

“正定县原本是燕山都管辖,却由于陆炎战死,因此大帅收回,任命了傅廷为知县,目前情况还算可以。”

“东岚县是沙成都的辖地,大将张允信还算可以。”

“现在就有流民,由兴山县流出,主公如何处置”

这一串话说过来,王守田的脸sèy晴不定。

说是大帅,实际上论地盘,控制的只是文阳府本身,其它开明县、兴山县、东岚县、正定县都有问题。

论军队,大帅除了黑衣卫,其它三都也都有问题。

前世,自己就是想中央集权,收回大权,结果急功近利,导致众叛亲离,给了李承业摘桃子的机会。

哼,从前世来说,赫义等将虽然桀骜,却还没有有些人心怀反骨。

这次兴山县流民,固是由于逃荒,却也可能是人谋

若在自己接收了流民,说不定就有人挑拨,使赫义对自己不满,埋下了祸根。

可是,把流民赶回去,然后被赫义处死

或者任凭在野外,饿死在冬天里

王守田却是不肯,这不仅仅是原则问题,也是增长实力的问题。

汲水县初建,需要人口来充实,想了想,王守田就说着:“送十匹马,十副盔甲,给大将赫义,你亲自去,以得其欢心。见其欢心,再不经意,说起流民的事,就说本县缺少人口,有所冒犯之处,还请宽恕。”

“是,主公,这的确是好办法,现在主公不宜和大将生出龌龊。”薛远点头说着。

王守田心中却无喜意,开明县知县李存义宽厚治政,甚得人心,这十数年的经营,李家名声已经出去了啊

这就是未来祸根,却是与牙将桀骜一样的危险。

这时却没有办法,王守田只得先说正事:“城中如果不整净,容易生瘟疫,我yu以龙女托梦的方式,建公共澡堂和公共厕所如何公共厕所的粪土,也可方便于施肥。”

又仔细说了说具体要求,就是挑选专职的清洁工,负责清扫街道。

同时要求居民不能乱抛垃圾,马桶粪便必须倒在指定的公共厕所内。

但是真正的用意,却没有说,比如说非常关键的粪土可制硝的内容,这可是未来决定xg的力量之一。

“主公既有此意,这事也不难。”薛远想了想,并没有反对:“二日后,龙女庙就举行集体祭祀,到时候,我来宣布此事。”

王守田微笑,在他的印象里,这片区域恢复祭祀,要等到三年后,李承业就攻下此地,恢复祭祀。

既然是迟早的事情,那就在自己主持提前吧

当天,就传出了王守田夜梦龙神的事情,随后,一系列据说是龙神点化而成的公共卫生的习惯,开始被推广而来。

二日后,新建的龙女庙里,迎来了多年后的第一场祭祀。王守田带领着大小官吏和众多百姓,在这里祭祀了龙女,以少牢祭。

一时间,祭祀香气弥漫庙中,百姓欢呼跳跃,对许多人来说,这是难得的一个新年,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王守田,“能吏”之名,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开始流传出去。

第一卷青衫少年游第十二章能吏下

流民的总体情况,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这批流民大概有上百户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这些人站在城门前,等候着命运的裁决。

等着王守田出来了,一身青衫,却被众人围着,就纷纷跪了下来,哀求的说着:“小人出来逃荒,闻听大人仁义,特来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王守田目光扫过这些流民一眼,向着薛远点了点头。

薛远早已经定计,大声说着:“大人恩典,愿意收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要来此地,就要守此地的规矩,不愿者立时驱逐”

“首先,你们会有粥吃,要以工代酬,以后春来了,也要干活,开垦荒地,第一年免征税粮,第二年开始每亩征一半,其它别无田税你们可是愿意”

这些流民事先都打听过了汲水县的规矩,知道以后每户发三十亩地,现在劳作时,有米粥吃,管饱,这就足够了。

田中收一半,看似极重,实际上如果其它方面不加赋税,就已经是良政了,当下人人叩头说着:“我等愿意,愿大人作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