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2 / 2)
郑平原说到这里,亲自扶起张瑜:“就请先生代表与吾,去朝廷争一争”
张瑜起身,又笑着:“而且,主公只是派我去见皇帝,请朝廷下旨,与吴王又有何关系荆南大都督之职,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极易办到,到时,主公和吴王同为燕臣,虽有上下,却非君臣,主公何忧”
张瑜笑着的说出这话,在座的人,都先是一怔,随即哈哈笑起来。
的确如此,即便是与魏越联系,可明面上派使者去觐见天子,天子还活着,不是么
既然如此,魏越日后大胜,可以选择臣服,若是失败,以后也可以来一句只认天子不认吴王,起兵相争并不会落得话柄。
“说句大不敬的话,当朝天子也就是一块遮羞布了。天下诸侯有谁没有从中谋过好处就是拒绝秦王的蜀国公,在处理朝廷使者时,不照样是金银赏赐过后,平安的送其回去而且,还留下了关中地图”张瑜在说起这件事时,很是平淡:“交出了江陵,蜀国公和吴王就没有缓冲的余地,必是交战,这时,主公挟数万军静于荆南,谁也不会逼着主公出兵。”
郑平原听了张瑜的话,越是想便越是有理。
就在这时,纪圭微笑的说着:“前去朝廷,可要快些启程,有了名分,在平定荆南时,也可少折损些人马。”
郑平原一想有理,立刻叫来去唤来自己信任的一个亲将来,这样的人,一是忠诚度有保障,二是,安全有保障,会伪装身份,行路快。
这里离朝廷还是不近的,中间的这一段路上,可不算太平。
郑平原叫人摆上纸墨笔砚,想好说辞,刷刷刷,写了一份上表。
“怎么人还没来”看着外面,郑平原头也不抬的问着。
“臣这就出去催催。”服shi他的人,立刻小心翼翼的说着,就在这时,亲将过来了。
“让他进来。”郑平原说着。
片刻后,一个看起来普通的男子,从外面走进来,翻身拜倒:“见过主上。”
“这是本帅交给你的任务,张先生为正使,你为随从亲将,率兵五百,送这上表,到金陵或者济山郡。”郑平原说着,又将表文封好,交给了张瑜。
张瑜小心翼翼的将表书接到手中,说:“主公放心,臣一定完成主公的使命。”
“那先生就明天起身。”郑平原说着:“拜托先生了。”
看着张瑜拜谢出去,郑平原看着他,心中思考。
张瑜气度宽宏,精于战略和奇计,多谋善断,xiong襟广阔,郑平原被张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张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但是实际上,真正要获得信任,不是这样简单,这次献策固然有道理,但是真正是忠是jin,还看从朝廷获得了什么。
若是什么也没有获得,非是无能就是别有用心。
这也算是一种考验吧,就算张瑜不说,自己也要派他而去。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一百五十八章出使下
第一百五十八章出使下
雨是前半夜已经停住了,只是到了现在,天sè尚未放晴。
云层布满天穹,村庄和田野显得朦朦胧胧,远远望去,田野一片,道路蜿蜒延伸,令人为之精神一爽。
心情中略带郁闷烦躁的魏越,出得城来。
寒风阵阵,吹动着干枯的树林,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魏越站在一处高地,面沉如水的看着下面军营中的演练,手上兵器都是木制,在相互厮杀着,就算是木制,刀枪还是和丛林一样,不断汇集冲杀,不过这些变化,全部落在眼中。
风不停,天上的云,时不时的遮住太阳,周围的光线,显得有些y沉,在吴王的周围,五百禁军持刀、持长矛,持弓,都是肃穆,没有丝毫说话声。
此刻正是正午时分,本是用饭的时候,这些人都提前用过饭食了,并不去理会时间的推移,只是专心看着远处。
同时也在警惕着四周的情况。
“王上,新兵还不错啊”有人说着,魏越只是“恩”了一声,并不说话,今天之所以来观看两队新兵进行训练,是因为对平定吴越有些着急了。
五镇的平定,还在继续,可每一天都会有士兵折损,虽对这些损失,魏越不怎么放在眼里,吴越的平定也是迟早的事。
可蜀的发展,荆州的异动,都让他很有危机感。
手中掌控着的皇帝,已经形同虚设,不能快速解决吴地的话,情况就不好了,有时还真想彻底把朝廷灭了。
不过这时还不是一刀了事的时候,天下大乱是没有错,可局面还没有撕破最后一块遮羞布的时候。
吴越尚未彻底平定,这时自然不会将全天下人的矛头,都引到自己的身上。
“王上,为什么他们在这里设伏”此时魏越的身边,跟着的贴身护卫中,有人见到魏越一直挂着这段时日来有些烦躁的表情,想了想,还是问了个问题,想让主公分分神。
这些人都是魏越的心腹,当年跟随着杀出来,位置虽然不高,却非常关键,平日里都是能和魏越说的上话。
对待这批老人,魏越还是是很平和,再说这些随时保护自己安全的护卫,和只需要服shi的内shi价值是绝对不同。
内shi随时都可以更换上一批来,可有本事又忠心,自己还能信任保护自己安全的人,就不那么好培养了。
对于身边老人提出的问题,魏越漫不经心的回答:“这条路,虽不是伏击最好地点,可是越是如此,对方越可能放松警惕,猜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