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6(2 / 2)
再念口诀,白雾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玉符也化为亿万灰尘,没有留下一丝珠丝马迹,院落还是依然如故,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陈凡心中兴奋不已,虽然它只具有一定的防守功能,威力并不算巨大,但首次实际制作玉符就能一气呵成,效果显著,已经心满意足,暗暗得意道:“符咒两术实为一体,呵呵,反正时间多的是,这些桌凳还有那么大的凉亭都是难得的材料,正好拿来练练手法,哈哈,不用白不用。”
“好,再来”连续制作了几十块玉符,手法一次比一次熟练,威力一次比一次巨大,当整个玉桌只剩下一个基座时,对灵符九章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忽觉全身疲惫不堪,体内真气空空,毫不犹豫地服下化丹丸,就地盘坐入定。
化丹丸的药力根本不是飞升丹所能比拟,刚一化开就感到一股气流冲向全身经脉,强大得不可思议,比原有的阴阳真气高出数倍,好像庆湖里的滔天巨浪前赴后继,气势磅礴,永无休止,霸道无比,万物俱毁。
气流充斥于阴阳两套经脉,每一条大小经脉都像吹大的气球,迅速膨胀数倍,不断地扭曲、拓宽,每一个细胞都在剧烈地跳动,每一个地方都像在烈火中烧烤,疼痛难当,仿佛瞬间就要烟飞灰灭。
陈凡的笼罩于一片浓雾之中,身形模模糊糊,四周气流激荡,而且向外不停地膨胀扩散,院落里的所有东西都卷入空中,摇摇晃晃地飘出百米方才落下,就连四张玉凳以及余下的桌基也不例外,坚硬的地表划出一道道深达半尺的沟痕。
体内气流横冲直撞,所有的经脉都在颤抖,经受着极大的考验,三只内丹开始加快旋转,不一会儿就快到极点,疯狂地吸纳汹涌而来的气流。
吸收的气流越来越多,内丹渐渐增大,发出耀眼的强光,四周的七彩星星也在快速运动,气流进入内丹后很快就转化为自身真气,而且比以前更加浓密。
气流进、真气出,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化丹丸的药力逐渐减少,慢慢地全部进入内丹,慢慢地转化为真气,所有的经脉都被拓宽了一倍有余。
内丹旋转的速度也逐渐减慢,当气流全部被炼化之后,阴阳两气同时增长了数倍,阴气还是洁白无暇,阳气还是金光闪闪,三只内丹忽然开始收缩,渐渐地变得只有从前的一半,但吐呐真气的数量剧增,速度也大为快捷。
陈凡缓缓地睁开眼睛,精光四射,神采奕奕,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跨入化丹期,化丹丸果然药力奇大,一般丹师的经脉根本无法经受如此强大气流地冲击,也许转眼间就会全身爆裂,化成一堆血肉。
凭借药力增长了功力,但对天道的领悟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估计神识也没有丝毫进步,只是感应力有所增强,心中一叹,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也许就停在化丹期,也许能够跨入金丹,不过,无论修到什么境界,始终已经无法摆脱对飞升丹的依赖。
四周虽然狼藉不堪,但身上衣服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陈凡唯有暗暗摇头,走到厨房抓起剩下的几块干肉,边吃边苦笑道:“这是最后的晚餐,从今天开始饿肚皮,只好喝水为生。”
拍着肚子向湖边走去,拣起地上的玉凳,放声大笑道:“桑公千虹,我先把你的凉亭拆了再说,哈哈,临死前再拆房屋、砍树、拔草,让你付出点代价。”
突然浑身一震,僵立当场,默念几遍南荒楼的口诀,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哈哈,原来如此。”立即扔下玉凳跑回院内。
盘坐在楼前,陈凡开始整理口诀,很快就大有收获,原来此诀是一个乱码,包含了口诀与手诀,将它们打乱后重新组合而成,虽说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他数年的特工生涯最善长解破密码,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完全分开,然后按序排列。
对比平生所学,不到一个时辰,整理出一套口诀和手诀,总共分成十几个小段,完整无缺,顿觉心情舒畅,满脸笑容,摇头笑道:“应该是赤霞子传授时有所保留,桑公千莲也上当受骗此诀在厚土无人能解,哈哈,桑公千虹,爷爷我取宝去了”
静立在门前,陈凡深吸一口气,放松一下稍稍紧张的心情,然后睁大眼睛,手动口念,大门微微波动,毫不犹豫地一闪而过,与赤荒殿里的黒墙相同,犹如越过一道水帘,全身一阵清凉。
里面依然一片漆黑,再念口诀,手势连动,屋内大放光明,四周既无灯火,也无夜明珠,此光仿佛是凭空产生,强弱适中,柔和养眼,与自然光别无二致。
陈凡呆了呆,眼前是一个面积庞大的空间,四壁还是漆黑一团,仿佛是一片虚空,中间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书架共分为六个小区,每个小区大约有十几排,左侧有一只蒲团,旁边摆放着一只半尺高的大肚青玉瓶。
这里的书籍浩如烟海,不下于数万册,陈凡看得眼花缭乱,想了片刻,每排书架随手抽出几本书,大略翻了几页,很快就发现每个小区的书籍都记载了一种技艺,六区总括了道门六艺,顿时兴奋不已,当即盘坐在蒲团上开始阅读。
书中都是一些六艺的基本知识,没有什么高级的技艺,不过,还是让陈凡为之心动,因为绝大部分书籍记载着许多代赤荒殿主的修炼心得,也许是赤荒殿的传统,无用置疑,他们都是修士界的一代宗师,对六艺的理解非常透彻。
高明的技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由最基本,最简单的技艺逐步演化而来。每一种技艺无论高低,都经过无数年的完善,凝结着一代代先辈心血,它们都秉承最基本的原理、理念,只有领悟了其中的奥妙,才能自成一家,推陈出新,真正成为一代道门宗师。
几个时辰后,陈凡合上第一本书,长舒一口气,满脸佩服,赤荒殿不愧是修士界领袖,对其中的微妙之处有详尽的解释,还有一些奇思妙想,普通的技艺稍加改变,立马化腐朽为神奇,威力倍增。
顺手打开身边的玉瓶,顿时喜出望外,里面存放着数百枚避谷丸,略一思索,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对,应该是殿主们闭关时所用,哈哈,太好了,最大的问题解决了。”
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陈凡开始安心修习,心无旁鹫,逐排逐本地详细阅读所有的书籍,完全沉浸于玄奥无比的海洋之中。
陈凡的道术只是半路出家,虽然学会了不少高级技艺,但基础很薄,此次修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与以前不同,他没有强行记忆书里的内容,而是领会其中的精华,相当于和数百名绝代大师相互交流,尝试着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这些书籍的年代各不相同,最早的一本是创派组师爷南荒子的手稿,最近的是五年前,赤霞子留下了一本笔记,历代殿主无一遗漏,不仅有本殿技艺的注解,还有其它门派独门绝技的介绍,见证了赤荒殿十万年来道术理论的发展,称得上是一部六艺全书,也许是幻阵中环境特殊,所有的纸张都和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