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4(2 / 2)
梁远达淡淡的道:“有很多政治家,都喜欢说平衡这个词,这个词我生平最不喜欢。现在外面传言最多的也就是这个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尤其多。
即使是不公开说,在私下里也是议论纷纷,最近我就听到很多人反应了这个问题。”
他顿了顿,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摘下了眼镜用眼镜布仔细的擦拭,他边擦拭边感叹道:“不知不觉,还真发现自己老了,这眼镜摘了,看世界完全朦胧。
以前一直觉得是自己的眼镜没擦好,可是现在再怎么擦拭,终究有些东西看不清楚了。”
重新戴上眼镜,梁总恢复了固有的威严,道:“这事再等等,时间还不必要那么急。有些同志讲,说我和叶老的意见统一,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和叶总书记之间没有分歧,但是这也不能说一定就定了,凡事都有变数,有变数”
梁总再一次强调了变数,凌祖红笑道:“变数是有,但不是很大,至少我个人是支持您的意见的,还有杜老大寿的时候,他拉着我的手聊了这事,他也是支持您的。
就现任班子内部,可能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表决的话,我认为通过是没有问题的。”
梁远达听了一半,连连摆手道:“这事不能轻易表决,对持有异议的同志,我们要有耐心,要相信他们最终能够正确理解此时。不能够一味的谈表决。
政治局的每一位成员,表决都是在党代会上了,真要表决,就在那个时候表决。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要保证不出意外的前提下,再给某些同志一些时间,让他们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阵营中来,分歧越少,对后续的工作就越有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明白总书记的意思”凌祖红点头道。
今天凌祖红前来,就是和梁总沟通,看看梁总对这事的态度。事实证明,梁总的态度很鲜明,但同时又显得极其富有耐心。
目前的最后决定还没有做出来,在最后人选问题上,在班子内部以及在老一辈的同志中还存在分歧。面对诸如此类的分歧,梁总的态度是给有分歧同志足够的时间,而不是强行决定。
无疑,梁总的这个思路和决策是极富有党内民主特点的,同时也是在为未来考虑。正如他所说,在中央政治局新成员的问题上,大家现在的意见越统一,对将来的工作就越有利。
团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目前梁总考虑最多的问题,在团结的情况下,实现组织意图,这就是梁总现在意见的核心。
一念及此,凌祖红心中只是暗暗的摇头。好的干部,合适的人选,在工作上做会有缺憾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凌祖红回想起自己的仕途历程,当年组织对他的考验,已经中央内部对他进常委的分歧一度也是相当有争议的,不夸张的说,凌祖红的上位,是在争议中一路上来的。
现在,虽然他还有一届总理,但是接力棒也要准备往后挪动了,他发现这个时候,他比当年自己进常委的时候要紧张得多。
因为,他是真的想给后来者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他能够真的给后来者留一个好的局面,而不是一个乱摊子。
一想到乱摊子,他不由得又想起现在风头正劲的那位后来者,这家伙不就是以擅长收拾乱摊子出名吗
正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家国天下
二次封推了,借机推荐一下新书诛天至极,不一样的仙侠世界,南华心中的仙侠世界。不喜勿喷
隆冬时节,京城气温普降,滴水成冰。
作为京城市市委书记,张青云天气越恶劣,他越需要下去视察走访。
京城冬季保障任务每年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隆冬时节,气温低,供水、供电、供气,安保等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很辛苦,每条战线都需要一一慰问。
除此之外,每年冬季来临,年关来临,京城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困难群众过节过冬的问题,也是重要问题。张青云在京城担任这几届书记,基本每年这些工作他都是在亲自过问,亲自抓。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京城的党政班子一把手,张青云抓党委工作,金耀抓政府工作,两人欧同是京津一系,也正因为如此,京城各方势力中总是有关于他们两人的风言风语。
就像最近,国历元旦到了,20大近在咫尺,在这样的时候,这些风言风语更甚。似乎张青云有任何举动,都可以上纲上线。
本来,金耀的意思是让张青云最近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省得有人拿这些琐事做文章,讲什么张青云现在临阵磨枪云云。
对这样的说法,张青云嗤之以鼻,他这么多年是什么样的工作模式,不可能因为有人说什么而改变,该抓的工作张青云还是要抓,即使有人说作秀又何妨张青云做得理直气壮,不害怕,不担心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走到这一步,张青云早有面对这些闲言碎语的气魄了。
这一天,张青云在西城社区居民区走访,和社区居民座谈,气氛搞得很融洽,大约中午时分,由西城区委安排吃工作餐,在吃饭的中途,张青云接到秘书传来的消息。
“西南省省委书记粟一宵进京了”
这个消息不长,但是这个消息价值极大,而洪小波能够知道这个消息,而且第一时间告诉张青云,也说明京城各方面对这个消息都是高度关注的。
粟一宵进京是述职,但是这个中央让他述职,时机太敏感,让人们很容易往其他地方想。
要知道现在20大召开在即,仅仅几个月时间了,中央的态度至今还不是完全明朗,按照一般的估计,最迟在今年年底,一些该确定的事情就要定了,同时当事人谈话的时机也成熟,各方准备工作都要拉开帷幕。
而粟一宵此次进京,十有八九就是来接受中央谈话的,张青云心中暗暗点头,他也很认同这种判断。
对粟一宵其人,张青云是非常认同的,两人认识的时间比较长了,可以说是彼此了解也彼此欣赏,对粟一宵能够顺利进入中央序列,张青云心底还是很高兴的。
吃饭午饭,秘书洪小波快步走过来,道:“书记,您的电话”他压低了声音,“是西南省粟书记的电话”
张青云点点头,接过电话,到休息室道:“老粟吗”
“青云同志啊,我好不容易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