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5(2 / 2)
“难不成这一次汤书记会大力支持张青云吗”陈晓心中不断的想着各种可能性,他越想心中越没有底,终于忍不住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你好,是凡刚主任吧我陈晓,书记现在在忙吗”电话接通,陈晓开门见山的道。
“对陈书记,现在电话可能不方便转进去,要不你等一个小时再打过来,怎么样”接电话的是汤运国的秘书凡刚,他直接歉意的把话给封死了。
陈晓一愣,下意识的道:“怎么书记会见什么重要客人吗怎么电话都不能转”
“这呃,是省长正在和书记会谈,书记叮嘱了,任何人不得打扰”凡刚道。陈晓脸一下变了,道:“哦,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陈晓觉得浑身痒得难受,想用手去挠,又不知道将手伸到哪个位置合适,他人已经站起身来开始在房间里面踱步。林则姚一语成谶,张青云还真去见书记了,他们之间的会谈涉及到的是那些内容
张青云会直接向书记要人事权吗书记会全力支持张青云的工作吗
各种纷繁芜杂的问题迅速充斥了陈晓的脑海,一时让他心神有些乱。看陈晓的那副模样,先前心情还有些忐忑的林则姚心中也有些底了。
同时,林则姚心中对江南的局面也有了一个判断。他忽地想到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某个评论,这条评论是一个网友将张青云和其他江南主要领导比较的。
评论中陈晓被说成是“守户之犬”,林则姚第一眼看到这个评语感到好笑,但是现在他却觉得好像这个评论不无道理。
相比张青云来说,陈晓无论是视野还是气量都狭窄很多,张青云是放眼江南,陈晓则是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是“守户之犬”又是什么
正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汤张会盟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汤张会盟求月票
张青云好喝茶,汤运国便让人准备了上好的西湖龙井
龙井属于绿茶的范畴,喝龙井茶没有乌龙茶那么多讲究,只需一只玻璃杯就行了,明晃晃的玻璃杯,杯中茶叶碧绿,浓郁的茶香中和着淡淡的栗香,让整个房间都香气弥漫。
张青云手中把玩着一只颇为精巧的玻璃杯,茶香便是从杯中散发出来的,汤运国就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不过他不喝茶,只喝白开水。
看着张青云手捧茶杯的那副好整以暇的模样,汤运国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弯起了一个颇具玩味的弧度。
和陈诚相比,汤运国肯定高处不止一筹。陈诚分析得很有道理,在内心深处,汤运国并不喜欢张青云这一类型的干部,张青云年纪轻,名气大,国内媒体对张青云的炒作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张青云头上有“最年轻的部长级干部”、“最年轻的省长”等等许多耀眼的光环,基本上只要谈到张青云,都是一片赞誉,鲜少有人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在汤运国看来,是祸不是福,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人物,汤运国对政治这玩意儿自然有他独特的理解。他能够做到政坛“不倒翁”,自然更是有他一些独门的手腕。
汤运国不太喜欢像张青云这样“张扬”的干部,政治上越低调越好,试想这么多年来,共和国的众多领导人中,又有多少是一路高调过来的谁不是先当孙子再称霸王
政坛上是枪打出头鸟,尾巴翘得太高,容易遭嫉,最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像张青云这样,不仅是名声很显,而且行事又喜欢剑走偏锋的人,在汤运国眼中更是危险得很,所以,江南的事情,汤运国是不可能让张青云为所欲为的。
汤运国有汤运国的执着,江南的局面出现问题,并不是汤运国出问题,只是江南恰好在他任上变得越来越糟了,他背了一个黑锅而已。
所以,汤运国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并不好,甚至有很多领导看汤运国的眼神都颇为异样,认为是他的无能导致了江南的迅速颓败,可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汤运国如此四平八稳的人,怎么可能他上任,江南就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滑坡世界上终究是明白人多,而懂江南局面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他们都清楚一个事实,江南的问题是日积月累所致,错不在汤运国。
相反,如果不是汤运国,江南的局面绝对要比现在更加糟糕。汤运国这几年能够在江南苦撑危局,而且任劳任怨,不仅是没有错误,而且还颇有功劳。
无疑,包括汤运国自己都是这样看事情的。汤运国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在意自己在老百姓嘴中的虚名,相比这些,他更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他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对他构成威胁的人,也必定是能够看得懂江南局势的人,至于那些整天狗屁不懂,只知道嚷嚷让他滚蛋的所谓民众,离他汤运国所处的层面太远,根本对他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汤运国的性子中,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因子作祟,现在江南的局面如此,他不仅不感到压力大,相反,他常常都会比较适应这样的感觉。
在他看来,他面临的局面比张青云面临的局面要好很多,张青云是一片赞誉,上至中央下至普通民众对其都是抱了很大的希望,这么多希望集中到他一人的身上,可以想象他身上肩负了多大的压力。
张青云纵是天纵奇才,其毕竟也就是一个40岁还不到的年轻人,能有多少经历能有多少城府能有多少本事江南的局面并不是靠兵行险招就行的,也并不是靠张青云所谓的“威望”或者说是“凶名”就能改变局面的。
江南的局面至此,是各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大家在斗争中越来越守不住底线,最后一步步走到了今日的局面,要解这个局谈何容易汤运国殚精竭虑这些年都没有找到破局的办法,张青云就能够比他强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汤运国早些时候的内心世界,张青云来江南差不多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中,汤运国的内心也在慢慢的修正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
“盛名之下无虚士”,张青云算是那种负有“盛名”的干部,而他在江南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