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0(2 / 2)
除了尚荣成外,陪同的还有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省委常委,汪毕秋,汪毕秋和汪峰是堂兄弟,张青云以前听过他的名字,没有接触过其人,但是因为有了汪系的一层关系,两人熟悉得很快,在欢迎宴上气氛十分融洽。
岭南的五羊市属于一线城市,城市规模仅次于黄海、京城,在全国排名第三,整个华东省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和其相比较。对五羊市调研,张青云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而这其中他最感兴趣的部分便是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城市公共环境的改造。张青云以前在港城就分管这一块,港城的城市规模和五羊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张青云就已经感觉很吃力了。
当时他就想,如果换做五羊这样的城市,应该如何来抓城建才能做到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匹配呢在这一方面,张青云没料到汪毕秋和粟一宵竟然都是高手,汪毕秋详细的介绍了五羊的城建情况,而粟一宵偶尔会插言补充,有时候还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让张青云是大开了眼界。
最近这段时间,张青云一直都处在充电的状态。最近几年,随着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张青云也愈来愈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现在国内国外专家治国的呼声都是越来越高,这也让张青云意识到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性。
其实在这两方面,张青云平常就是十分重视的,只是他向来对己要求苛刻。每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人家,他就会拼尽全力去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这也间接的让他本来高傲的个性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在为人处世上锋芒也敛了不少。
在五羊调研结束,一行人又去临港,在临港,张青云考察的重点是港港合作。临港市和香港仅一河之隔。自从香港回归以后,港港合作一直都是临港地区的主旋律。
通过港港合作,临港和香港成功的实现了强强联合,在经济、教育、旅游、金融、人力资源、能源、交通,等等各个方面两地通过合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在全国都是非常闻名的。
香港是高度自治的地方,和黄海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法律,在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都和内地相差非常大。在这种形式下,港港合作的难度远远超过泛黄海经济区合作的难度。
所以在张青云看来,港港合作的历程是非常宝贵的,港港合作中所收获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华东和黄海的干部认真去学习和总结,张青云就这些问题深入到一线认真的进行了调研。
可以说张青云的临港之行是非常充实的,他几乎没有浪费时间在觥筹交错上,整整两天的调研,他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临港的方方面面,跑的地方之多连临港方面安排的陪同人员都叫苦不迭。
而詹红桂更是老骨头一把,经不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倒是粟一宵一直是善始善终,他和张青云一起用心完成了这次调研
有句话叫“闻名不如见面”,张青云的大名粟一宵早就听过了,张青云真正名扬全国是他在淮阳的打黑、打走私,以及他推动黄淮合作并获得成功。
不过这些成绩在粟一宵的眼中都是不过尔尔,张青云在淮阳确实倾尽了全力,也确实展露了其非凡的才华。但是粟一宵认为,在共和国这样的干部很多,张青云的出名可能更大的程度上是占了年龄的便宜。毕竟30多岁的副省级高官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
而像张青云有如此风头的,更是仅此一家,如此好的噱头,怎能不让其名声大噪
但是,通过这一次学员调研,粟一宵对张青云是刮目相看了。粟一宵从张青云上看到了许多年轻人不具备的素质,张青云很坦诚,没有年轻干部的虚浮。
遇到了问题,他不懂就直接说自己不了解,虚心向别人请教。要知道这一点品质是非常宝贵的。然而最宝贵的是张青云的认真和用心,这一路行来,天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但张青云却完全沉浸在了工作中,一点都不觉得累。
除了走走看看,剩下的就是耐心,虚心的去问。而后就是和粟一宵或者詹红桂来讨论问题,如此认真敬业的态度,让粟一宵从内心敬服。
同时,粟一宵也第一次觉得自己遇到了今生最值得与其竞争的对手。现在两人的级别差不多,而且从两人的发展方向看,两人迟早都会是雄踞一方的霸主。
到时候,两人说不得要有一番较量,要知道共和国的几十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很激烈的,尤其是相邻的省份,或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差不多的省份。
常常为了保稳定、求发展,争夺有限的资源,省于省之间的较量和竞争相当的频繁。什么是山头主义什么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些主义产生的根源都是来源于竞争,都是来源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较量。
虽然山头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不是好事,常常受到社会和人民的诟病,但是这一点恰恰体现出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这种激烈的竞争,上升到领导的层面,则就是政绩和能力的竞争了。
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这也是党考察干部重要的法则,要想作为更大,就得在竞争中胜出
正文第八百二十二章华东是非
第八百二十二章华东是非求月票
在岭南,四季温差很小,岭南和华东虽然同为共和国最发达的两个省份,但是其差别是非常大的。
在张青云看来,两个地方唯一看上去相似的便是大海。
临港的天气很好,碧空如洗,蔚蓝的大海和天空在无尽的远处水天相接,只是天色已经快近黄昏了,要不然这种天气在海边转转,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坐在回下榻酒店的汽车上,张青云看着外面的大海,心思却飞到了华东。
就在五分钟以前,他接到了华东马未然的汇报电话,在电话中马未然详细的汇报了华东近期的改变,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张青云是何许人也
张青云马上就判断出来,乔国盛吃大亏了。对这样的结局张青云是有预料的,从乔国盛初临华东的表现来看,其心思有些急了,秦卫国是何许人也他也是乔国盛能糊弄的
无疑,乔国盛也是个很厉害的人,其本身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其权谋手段都是上上之选。但其错就错在了判断错了形势,没有看清华东系强大的本质。
在他内心,华东系已经是江河日下了,秦卫国病体沉疴,也到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在他心中的盘算可能还是秦卫国怎么才能下去得体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