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4(2 / 2)
王平不说话,只是不断的摇头,显然他不愿提起这件事情。兴许也是害怕提起这件事情,谢明君的倒台,让他的自信受到了空前的打击,总有一种直不起腰杆的感觉。
他和其他的停职干部是不一样的,毕竟中国人讲求血浓于水,他是大贪官的嫡亲外甥,而且自己也是体制内的高官,还和谢明君在一个市,在外人眼中他也必定是有问题的,毫无疑问
屋里的空气有些沉闷,张青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又想起很早以前,当时自己十分羡慕那些有背景的人,现在看来很多事情都不能孤立的看。
以前王平是自己高山仰止的人,可是现在自己却有些可怜他。造化就是如此的奇特,让人不得不唏嘘感叹。
王平已经不是以前的王平了,少了往日的年少轻狂,年龄也已经30出头好远了。从他对自己的称呼就可以感到两人的距离,一口一个张部长,而且还用敬语,这种转变幅度太大,张青云有些不适应。
“王书记,你还是要宽心,现在谢书记的事情还没有正式尘埃落定,还在风头上,所以你暂时复职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还是那句话,清者自清,你要相信组织”张青云道,指了指桌上的礼物,“像你这样就有些病急乱投医了这些东西还是拎回去吧”
王平脸一红,也觉得自己确实昏了头,讪讪的道:“这事我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说完他将茶几上的包拎下来放在脚下,因为这东西怎么看怎么刺眼。
随即,两人又聊了很多。王平的气色似乎也好了不少。心中对张青云更是感激莫名,这个世道能像青云这样的干部不多了。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谁还会念乡土情
他知道张青云能跟自己谈这么多,那纯粹只是因为两人曾今共事过几年,自己还当过他的领导,有一份上下级关系在。不然凭张青云现在的身份,自己还不够格坐在这里跟他谈。
人家这次来武陵,谈话的对象都是副厅干部,县委书记虽然是省管干部,但只是挂个名,市委才是决定部门,况且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县委书记了。一个被停职的处级干部,省一级的领导下来谁会正眼瞧一下呢
送走王平,张青云连忙找陈琳了解今天谈话的情况,要求他尽快将考察结果形成文字。
他正在筹划着一盘大棋,他要借这次处理停职干部的机会,将干部制度改革的铺垫先做起来,让所有人都有切身体会,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青云真正的目标是在武陵顺利的将干部制度改革做成功,这才是他亲自来武陵的重中之重。
一天的工作忙完,张青云美美的洗了个澡,刚准备上床睡觉,电话来了。一看来电,竟然是郭雪芳,他忙按下接听键接听。
“您好,张大部长这么晚打扰你很不好意思哟”郭雪芳格格笑道。
“你知道不好意思还给我打电话”张青云道。
“呵呵”郭雪芳不好意思的笑笑,“听闻你来了武陵,如果连电话都不给你一个怎么好意思呢怎么样,想找你出来坐坐,你不会拒绝吧”
“你在武陵”张青云道,抬手看看表,“今天不行了,改天给我电话,我没有那么快回去的”
郭雪芳哈哈一笑,取笑道:“我又没说今天,知道你现在是领导,要注意形象,不能搞夜生活这样吧,反正我常驻武陵,明天下午我再给你电话,如果不行后天再给,等到你有空为止如何”
“好”张青云爽快的道,“不过你也不要认为我会感动,你一开口我就知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真要是没什么事情,你会这么热情”
“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凌雪飞道,显得有些不高兴,“我跟你说
正文第四百零九章动手了
第四百零九章动手了求月票
省委组织部,覃言急匆匆的找刘进然谈事情。神色很严峻,额上隐隐有了汗珠。张青云在武陵大张旗鼓的搞干部考察,这本身就让人起疑心了,堂兄天天打电话问原委,自己都只能推脱。
可是今天一清早,张青云报上来的安置停职干部的计划却着实让他吓得一跳,实在是觉得张青云在异想天开,同时武陵方面肯定要反应激烈,这才忍不住过来跟刘进然汇报。
他进门的时候刘进然正在泡茶,一看到覃言,刘进然摆摆手道:“来,你的运道不错,刚泡的茶你还别说,这茶确实别有滋味,都是张副部长的功劳啊”
覃言一愣,心中暗叫不妙,刘进然这话一语双关,什么是张副部长的功劳是泡茶还是有泡茶的心情
“部长,您看”覃言亮了亮手中的文件,“这是张副部长一早发过来的处理建议报告,这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现在武陵需要稳定”
刘进然眼睛一眯。伸手拿过文件,只瞟两眼便放在了桌上道:“那你有什么好意见”
覃言脸一红,心中叹了一口气,看刘进然这架势他是站在张青云那边了。可是他怎么就会同意张青云的这个提议
张青云的提议很简单,他和陈琳两人在武陵呆了几天,详细考察了一批干部,拟定了一份干部名单出来,建议组织上重点培养名单上的干部,同时将这批干部派到各级党校学习。
名单中的干部有在职干部,也有停职干部,一共多达十余人,全都是处以上的干部,其中有一人竟然是武陵市委常委、现任宣传部长。
张青云的这个报告刘进然早就看了,他和覃言恰恰相反,当时他就拍案叫绝,早就为张青云记了一大功。
张青云的这个提议看似荒诞,实际上用心极其深远。首先,省委不可能反对这个提议,因为加强干部学习,端正党校教育是中央的精神。现在组织部提议重点培养一批高级干部,常委会上谁敢贸然反对所以说张青云的这一提议首先就让组织部立于了不败之地,让那些处心积虑想挑刺儿的人不敢动。
另外一方面,张青云这一动作等于是向全省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干部制度改革的风潮来了,组织部扮演的角色也在转变,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