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北安考察(1 / 2)
车子疾驰,没多久便抵达了北安的高速出口。这条高速公路是由香港的合和公司与我们省的交通局合资建设的,终点位于北圳的皇岗海关。作为我国第一条合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它见证了香港商人在改革开放中的贡献。合和公司还参与了龙门沙头c电厂的建设,后来龙门大桥的建设也有他们的资金支持。令人感动的是,这些项目最终都无偿捐赠给了我们省的相关部门。
下了高速,我们很快就到了北安镇政府。这栋建筑颇有些人民大会堂的气势,建成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这座建筑与当时的镇长李炜有些关联,但他将责任全推给了当时的镇委书记,结果书记提前进入了政协,而李炜则顺利接任了书记的职务。
我们此行是来北安考察的,但镇里的领导对此并不知情。整个北安镇只知道今天会有一位新镇长空降,由市组织部的龙副部长亲自宣读任命。然而,龙副部长到来时,镇长却并未同行,只是神秘地说还在路上。龙副部长和镇委书记在办公室等了半个小时,我们的车才到。进门时,我们向门岗说明了书记来北安考察的事,北安镇的书记、镇长以及龙副部长早已在一楼大厅等候。
当他们看到袁仕强也在时,心里顿时明了。这是谢书记为新任镇长站台啊,难怪袁仕强没有和龙副部长一起过来。谢书记见到龙副部长后开口道:“龙部,先办你们的事,我们等会儿再去考察。”龙副部长看了一眼李炜书记,李炜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大家一同走进了镇府大会议室。会议室里坐满了全镇科级及以上的干部,主席台临时加了两个位置,留给谢书记和秘书长。
会议由李书记主持,他简单开了个头,接着由龙副部长介绍袁仕强的工作经历,并宣布市委组织部的任命文件。随后,袁仕强简短地发表了任职宣言。由于谢书记在场,他不敢多言,只是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对北安工作的期待。最后,龙副部长建议谢书记作总结发言。出乎意料的是,谢书记并未如龙副部长所愿,只听他道:“大家好,我这次是来北安考察工作的,工作还未考察,所以也没什么话要说。这样吧,
大家对谢书记的安排感到意外,但无人反对,袁镇长的任职大会就这样迅速结束了。刚才从龙门过来的路上,书记问我们对北安的印象时,我建议他们去考察生产学习机的两家企业。如今,它们的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正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于是,谢书记决定去这两家企业看看,大家都没有异议。我们出发前往北安镇振安路的步步高工业区,这个工业区离我原来工作的那个小工业区不远,但离北安镇政府却有些距离。
我们一行人分乘三辆车前往步步高工业区。我坐在镇里的一辆七人座商务车的副驾位,谢书记坐在中间,阮秘书长则在他旁边。李书记和袁镇长分别坐在谢书记的前后排。
车上,谢书记认真地向李书记询问北安镇这两年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亮点。李书记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谢书记有些生气,转向另一个官员问:“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职务?”
那位年约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有点紧张地回答:“谢书记,我叫陈元中,是北安镇党政办主任,政府的事我们党政这边还真的不太清楚。”他的回答让谢书记更加不悦,只好摇了摇手问:“政府这边有没有其他人过来?”
“有的,副镇长和企业办的负责人都在另外一辆车上,要不要让他们过来汇报工作?”见此情况,我主动开口说:“谢书记,不用那么麻烦了,我来说一下吧。北安镇这两年的经济发展总体不错,Gdp已接近我市的第一大镇龙门镇,两镇相差不到一百亿。北安镇的经济亮点是许多中小型工厂依靠特区大厂的外包订单及周边产品,让中小企业朝多元化发展。我认为,北安镇要居安思危,让中小企业有清晰定位,而有品牌的大企业则应在稳定期努力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竞争力。”
谢书记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各位,这位是我的新任秘书莫伟,大家对他的话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说一下。”这时,北安镇委书记李炜抢着说:“莫秘书说得很到位。我们镇现在的经济在全市三十二个乡镇中排名第二,但与龙门镇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也是实事求是地做好工作,朝着龙门镇的目标努力。”
谢书记听着李炜那套官话,眉头微皱:“好了,大家先不说了,现在在车上也不太方便,等到会议再谈吧。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到工业区?”
“回谢书记,我们已经到了工业区,只是要去的那家企业还需一两分钟。”大家都没再说话。不久,我们到了步步高工业区的大天才学习机生产企业。企业老板和接待人员在大门候着,我们先去了生产车间,老板介绍了生产状况和销售情况。得知企业的生产量按订单计划,订单量这几个月虽无增加但也无减少,销售量略有增加,但利润未增,主要是采用了让利销售策略。
我们转了一圈后回到企业的会议室,参加座谈会的有镇里几个领导和我们市里的人员。老板介绍说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近十亿,利润近一亿,上交税收五千多万,但今年销售不乐观,主要是同类型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低价竞争。企业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和促销措施,但这也影响了利润。
谢书记插了一句话,让在座的所有人意想不到,其实他也是表达了我的一些想法。谢书记说:“你们企业现在的产品已经饱和,不大可能增加生产线增加产量。所以有没有考虑转型或研发新产品?你们是市里的高新企业,每年都有政策扶持,比如税收、奖励等。”
听了谢书记的话,企业老板认真地说:“谢书记,我们企业去年就开始研发新产品了,只是技术方面还需要时间。至于是什么产品,这涉及到企业未来发展,现在不便透露。”在我的记忆中,这家企业当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手机生产,一开始想从国外购买生产线,但遭到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后来,北莞市第一家手机生产商诺基亚顺利在南城区设立。而这家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被迫拆分两家公司,一家继续生产中小学生学习辅助电子产品,另外一家则继续手机研发和生产,期间也生产Vcd、dVd、p3、p4等产品,虽然一度销售火爆,但很快被新产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