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四面围攻(2 / 2)
当然也有时候,会被溃散下来的炮灰给冲散阵型,莫名其妙的败了。
这次,单经亲自指挥北面,让麾下将领各自带一支部队前往其余三面,发动攻势。
云梯和冲车暂时充足,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投石车准备!”
单经望着身后的架起来的五辆投石车,大喝道。
公孙瓒方,总共打造了三十辆投石车,全部投入战场。
为了搜索石料,单经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让麾下士兵在附近找了个遍,只为今日一战!
北面战场并不适合架投石车,相反南面战场更适合架投石车,所以在南面战场投入了十辆投石车。
“放!”
五辆投石车纷纷将偌大的石块弹射而出,只不过准头很差,有一枚没有落到城池,三枚落到城墙上,只有一枚大石头准确的落在了城头之上!
投石车要填充石料很麻烦,毕竟石料那么重,需要很久时间才能填充完毕,所以做不到火力压制!
轰!
石头砸在了倒霉的黄巾军头上,石块裂开四溅而出,许多黄巾军都遭重了,让守城士气有所低落。
廖化已经反应非常迅速了,让黄巾军趴下,可依旧还是有倒霉蛋遭重。
“弟兄们不要怕,那投石车需要时间填充,拿起手中的弓箭,迎敌!”
廖化大喝道。
由于颜良之事,第二军团是没有配备投石车的,就连箭矢都有点稀缺,守城都颇为困难。
但为了对公孙瓒大军进行迎头痛击,再紧迫的箭矢也得拉出来遛一遛。
箭如雨下,无数箭矢飞向城头,射向那些扛着云梯,推着冲车走的将士。
云梯需要数人才能抬得起,而冲车更是需要十人才能推动,而且目标巨大,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谢二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幽州环境实在是太艰苦了,既要防备外敌入侵劫掠,又要忍受环境带来的肆虐!
有时候还要被官员剥削,远不及冀州老百姓的生活,要不是没得选,谢二才不会选择定居在幽州。
十三岁的时候,父母被劫掠的乌桓所杀,这让少年的谢二对于乌桓恨之入骨,也对公孙瓒颇为崇拜。
要知道公孙瓒可是打的乌桓抱头鼠窜,不敢明目张胆的与公孙瓒为敌,只敢派小批兵马劫掠!
后来公孙瓒需要招兵买马,无牵无挂的谢二参军了,当了光荣的幽州军。
此时此刻,幽州军放眼全国待遇已经算不错了,没有被肆意的克扣俸禄,有饭吃,有衣服穿,导致许多幽州人都想参军。
但人口基本上都在名门望族的手中,由于幽州常常被劫掠,基本上都会建立堡垒迎敌,堡垒堪比小型城池,再加上地理位置独特,易守难攻!
哪怕是公孙瓒也不想招惹这些存在,堡垒里有良田和人口,有公孙瓒需要的一切,要不是公孙本就是大家,再加上岳父给予的政治资源,以及公孙瓒在塞外的威名。
想要有今日的成就,还是很难得。
公孙瓒不动堡垒的前提,那就是这些土地主必须得交粮交人,两者达成一种共识,形成微妙的默契!
这七万兵马,很大部分都是由这些土地主交的人组成的,只有小部分是家破人亡的平民以及豪族子弟!
在幽州,想要钱粮,必须问问这些拥有堡垒的豪强,毕竟在乌桓侵略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散落在外的村庄,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大多良田都私有化。
这种情况之下,哪怕是县令都得对豪强低声下气,除非不想让税收了,当然,啃下这些堡垒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兵源,可想要啃下堡垒前提是兵力充足。
等战火蔓延全国,十三州建立堡垒的名门望族只会越来越多,幽州地形不好,如若一马平川的地形,可以建立巨大无比的堡垒,堪比大型城池。
因为平原意味着人多,交战兵力也会急剧上涨,大规模军团作战,都发生在平原地区。
宛如幽州,就算是拥有大量兵马,也没有场地铺展开来,兵马多也是白搭,一万人也就一千人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大规模作战能够名垂青史,比如官渡、赤壁之类的,因为其他地形只适合小规模作战,大部分诸侯都会选择兵分几路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