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硬件领域开源基金的想法(2 / 2)
吕智明无奈地补充道:“还有高端传感器领域也是如此,像是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医疗设备的高精度传感器,就连生产这些传感器所需的关键原材料,都依赖进口,想要在这个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谈何容易。”
胡玮武也叹气道:“是啊,要是仅在一些边缘的硬件技术上打转,比如普通的电路设计、常规的传感器设计,虽能带动部分行业发展,但对整个硬件产业的核心提升,影响力实在有限。”
吕智明接着补充道:“说实在的,我对玮武这硬件开源基金的点子,心里也没底,在我看来,硬件研发和软件研发差别巨大。”
“软件研发有几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再加上你们的方寸集成开发环境,就能开始研发,而且软件的研发周期短,一款普通软件,几个月到一年就能完成开发并推向市场,人员需求也相对灵活,几人到几十人的团队都能运作,所以能吸引大量人才投身其中。”
“可硬件研发尤其是芯片设计的门槛比软件要高太多了,这真的能够通过开源来推动产业发展么?”
秦奕听着,脑海中瞬间闪过前世打破指令集架构垄断格局,推动全球计算产业开放协作与技术民主化的RISc-V基金会。
从技术民主化方面来说,RISc-V出现之前,企业要用像AR的指令集,得支付巨额授权费,像AR的rtex-A77,单次授权费就超过1000万美元,而且企业还不能随意修改指令集,处处受限。
可RISc-V完全不一样,它的指令集开源免费,企业能按照自身需求自主扩展,中小企业不用再因高昂授权费被拒之门外,能够凭借自身特色,围绕RISc-V开发出差异化芯片产品。
在物联网领域,众多小型企业可以设计出成本低廉、功耗极低的芯片,满足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样化需求,促使产业从少数巨头垄断走向百花齐放,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除了让技术民主化促进产业发展之外,前世RISc-V基金会还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生态重构角度看,RISc-V推动了产业生态变革,把原本金字塔式的产业生态,变成了网状协作模式。基金会助力打造了芯片设计的完整工具链,还建立开放Ip交易平台,促进各企业跨领域融合,如西部数据、芯驰科技在存储和汽车领域的应用创新。
地缘博弈上,RISc-V成为技术主权争夺的关键,我国众多企业都借其突破制裁,工信部也规划提升其在物联网市场占比,欧罗巴、?天竺等国也通过相关计划和政策,借助RISc-V提升技术自主。
商业范式层面,RISc-V带来新变化。基金会依靠认证服务和会员费运营,企业盈利模式转变,供应链权力重新分配,代工厂、EdA厂商等获利方式也随之改变。
想到这里,秦奕建议道:“其实这个硬件基金会我们可以从开源指令集架构出发。”